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漳州市 > 漳浦縣 > 長橋鎮(zhèn) > 長橋村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長橋鎮(zhèn)長橋村

[移動版]
地名:長橋村隸屬長橋鎮(zhèn)
區(qū)劃代碼:350623109205代碼前6位:350623
行政區(qū)域:福建省 地理分區(qū):華東地區(qū)
行政級別:村車牌代碼:閩E
長途區(qū)號:0596 郵政編碼:363000
城鄉(xiāng)分類:鎮(zhèn)中心區(qū)分類代碼:121

地名由來:

因長橋自古為閩粵古驛道的要沖,有一口長滿茭筍和辣蓼的淺潭,稱茭蓼潭,因此茭蓼潭成為地名,宋代已形成村莊,以“茭蓼”的諧音雅稱為“嘉禮社”。宋慶歷四年(1198年)漳州知州傅伯成撥公款建造自漳州至漳浦35座石梁橋,以跨越茭蓼潭的一座為最長,共17孔,稱茭蓼橋,故名。

基本介紹:

“長橋長長,雁過掉毛”,民間流傳的一句俗語道出了“長橋”地名的來歷,也道出了長橋這村莊自古以來的名氣。長橋,地處國道324線福汕段357公里處,是長橋鎮(zhèn)的中心點,鎮(zhèn)政府所在地。東鄰潭陽村、西鄰長橋農(nóng)場、南鄰春光村、北鄰東升村。長橋自古以來就是閩粵古驛道的要沖。試看:長橋舊街那兩排長長的民房,舊居,那就是古驛道上的商鋪、旅館,它們見證了歷史的變遷。

長橋,在宋代之前并不叫長橋,而被稱為“茭蓼潭”,只因村口有一口長滿茭筍和辣蓼的淺潭而得名。到了宋代,以“茭蓼”的諧音又被稱為“嘉禮社”。宋慶四年(公元1198年),漳州知州傅伯成撥公款建造自漳州至漳浦段的35座石梁橋,以跨越茭蓼潭的一座為最長,

+查看詳細長橋村概況>>

歷史沿革:

長橋與溪仔(今東升、友愛)在清順治年間為橫內(nèi)保,康熙三十九年與橫口保合并為橫內(nèi)口保。

民國前期實行里鄰制度(情況不詳)。

1934年起實行保甲制度,長橋為長橋保,初屬于長橋聯(lián)保。

1940年起屬長橫鄉(xiāng)(1944年改名長橋鄉(xiāng))所轄。

新中國初期為第十一區(qū)(長橋區(qū))所轄的長橋鄉(xiāng);1958年9月屬長橋公社的長橋大隊;1984年9月屬長橋鄉(xiāng)(1992年9月改為鎮(zhèn))所轄的長橋村,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guān):

長橋村附近有天福茶博物院、漳州花博園、漳州東南花都花博園景區(qū)、濱海火山地質(zhì)公園、唐山過臺灣石雕園、漳浦六鰲翡翠灣濱海度假區(qū)等旅游景點,有舊鎮(zhèn)大蠔、漳浦沙西紅鱘、烏石荔枝、沙西榕樹盆景、深土紫菜、杜潯酥糖等特產(chǎn),有漳浦剪紙、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藝、浦南古儺、民間信俗(三平祖師信俗)、錦歌等民俗文化。


長橋鎮(zhèn)行政區(qū)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