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寶蓋鎮(zhèn) | 隸屬:石獅市 |
區(qū)劃代碼:350581101 | 代碼前6位:350581 |
行政區(qū)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qū):華東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qū)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轄區(qū)面積:約26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約8萬人 |
人口密度:約307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2個社區(qū)、18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寶源社區(qū) | ~001 | 主城區(qū) | 石獅市安居工程小區(qū)所在地。設置社區(qū)時,取“寶聚百福,源溢千祥”之意,命名“寶源”,俗稱“安居工程”![詳細] |
龍穴社區(qū) | ~002 | 主城區(qū) | 相傳,古時該地曾有“龍穴風水”之說,故稱“龍穴”。轄龍穴、八斗、古坑后3個自然村,村委會設在龍穴。
清康熙年間,永寧外高高氏遷居坑東,隨后從坑東…[詳細] |
坑東村 | ~201 | 主城區(qū) | 相傳南宋年間延陵吳氏遷居于此,在村落低洼坑地東邊建屋居住,且此地系晉江縣十九都最東南面的村莊,故取名“坑東”。
另有一種說法,宋代吳氏先祖擇居于…[詳細] |
桿頭村 | ~202 | 主城區(qū) | 以坐落于“桿山”之前而得名,因“前”與“頭”方言同義,故取名“桿頭”。因“桿”與“官”諧音,桿山又稱為官山,“官山”以此成為桿頭的雅稱。如施氏家譜即稱…[詳細] |
前園村 | ~204 | 主城區(qū) | 村落后面有一片園地,林、蔡、黃等姓村民于園地前建屋居住,故取名“前園”。
前園開發(fā)較早,其中林姓一支系由泉州奎霞巷(街下巷)分支而來。始祖林彥安…[詳細] |
前坑村 | ~205 | 主城區(qū) | 元代,因村落前有一大片高低不平的坑地,故取名“前坑”。另有一種說法,村中有一座“坑仔山”,村民在其附近建屋居住,故稱“前坑”。據(jù)清代《錢山三房郭氏家譜…[詳細] |
塘后村 | ~206 | 主城區(qū) | 塘后村位于龜湖塘之后,故自南宋時即依地理特征,取名“塘后”。轄塘后、東茂、梧園3個自然村,村委會設在塘后。
塘后黃氏傳至六世四郎公,延請一地理先…[詳細] |
塘邊村 | ~207 | 主城區(qū) | 位于龜湖塘岸邊,故自宋代以來即取名“塘邊”。村中有一古跡,名叫“龍泉巖”,亦名“塘邊巖”,據(jù)乾隆版《泉州府志·樂善傳》記載,宋末元初,祥芝大堡慈善家劉…[詳細] |
侖后村 | ~208 | 主城區(qū) | 元初,晉江安海黃姓遷居于侖山之后,故取名“侖后”,雅稱“侖峰”。 轄侖后、院后兩個自然村,村委會設在侖后。
院后 該地原有一座著名寺院“布金院”…[詳細] |
松茂村 | ~209 | 主城區(qū) | 古稱“上墓”,記載于道光《晉江縣志·鋪遞志》。后來,村民避諱“墓”字,改稱“上慕”。
另據(jù)傳說,古時此地有一大片松樹林,生長茂盛,故取“松茂”作…[詳細] |
后垵村 | ~210 | 主城區(qū) | 村后原有一座赤山頭,山形似馬鞍,“鞍”與“垵”諧音,故取名“后垵”。宋末元初,延陵吳氏平庵公從興化平海衛(wèi)(莆田)遷居仙境,再遷靖山(松茂),暫居于“戴…[詳細] |
山雅村 | ~211 | 主城區(qū) | 該村山明水秀,環(huán)境幽雅,故取名“山雅”。俗稱“山仔”,見于道光《晉江縣志·鋪遞志》。
相傳,古時村頭有5塊靈石,形象各異。每當深夜來臨之時,隱約…[詳細] |
鋪錦村 | ~212 | 主城區(qū) | 俗稱“埔仔”,因原先村民在前埔山坡一帶建屋居住而得名。前埔山其實是村中一處小山坡,故又稱“前坡”。清代《龜湖鋪錦黃氏族譜》記載,黃福全,字孔諧,卒于明…[詳細] |
后宅村 | ~213 | 主城區(qū) | 坐落在鄭厝之后,故名“后宅”。南宋,九牧林氏派下原庵公開基于此,稱后宅為“桃林”(又稱桃源)。村中林氏族譜即命名為《桃林宗譜》!疤伊帧币幻苍娪谖摹[詳細] |
鄭厝村 | ~214 | 主城區(qū) | 宋代,滎陽鄭氏從仙游遷居于此,故稱“鄭厝”。因人丁興旺析為“上鄭”和“下鄭”,并演變成為角落地名。
村中有兩處歷史古跡“二十四都宮”、“宅上坊”…[詳細] |
蘇厝村 | ~215 | 主城區(qū) |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晉江清溝蘇崇龜遷居于此,故稱“蘇厝”。據(jù)明代李伯元《青陽志·氏族》記載,明初,龜湖蘇厝蘇有斌,號恪素,入贅莊氏,遷居晉-…[詳細] |
塘頭村 | ~216 | 主城區(qū) | 因位于象畔塘之前,故取名“塘頭”。轄塘頭、后廳兩個自然,村委會設在塘頭。
雅稱“龍?zhí)痢薄K未跏弦恢нw居于此,稱為“龍?zhí)镣跏稀薄C駠睹耐酢?a href=/fujian/shishi_baogaizhen_tangtoucun.html class=blue>[詳細] |
玉浦村 | ~217 | 主城區(qū) | 位于玉瀾浦下游而取名“下浦”,又稱“浦內”,載于道光《晉江縣志·鋪遞志》。
雅稱“玉浦”、“玉瀾”。宋元之時,蘇氏、高氏、金氏等聚居于此。元末明…[詳細] |
上浦村 | ~218 | 主城區(qū) | 位于玉瀾浦下游而取名“下浦”,又稱“浦內”,載于道光《晉江縣志·鋪遞志》。
雅稱“玉浦”、“玉瀾”。宋元之時,蘇氏、高氏、金氏等聚居于此。元末明…[詳細] |
雪上村 | ~219 | 主城區(qū) | 古稱“索上”,并在“索”字加上“土”旁或“糸”旁!犊滴踝值洹酚涊d,加“糸”旁之“索”,與“索”同音同義!八魃稀钡妹蓙聿辉敚涿d于道光《晉江縣志…[詳細] |
地名由來:
因轄區(qū)內有石獅市最高且聞名中外的寶蓋山,故名。
基本介紹:
寶蓋鎮(zhèn)是地處福建省東南沿海石獅市的重鎮(zhèn)之一,與臺灣隔海相望,擁有聞名中外的寶蓋山——萬壽塔(俗稱姑嫂塔),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全鎮(zhèn)土地面積26平方公理,常住人口3.5萬人,港澳臺及海外僑胞2萬多人,外來人口4.5萬人,下轄20個行政村(居)。
1993年建鎮(zhèn)以來,在各級黨委0的領導下,在寶蓋鎮(zhèn)人民的努力下,經(jīng)過10多年的建設和發(fā)展已初顯出四大優(yōu)勢:一是區(qū)域優(yōu)勢。寶蓋鎮(zhèn)北鄰“中國休閑西褲名鎮(zhèn)——蚶江鎮(zhèn)”,南面有年貿(mào)易額超百億元的石獅市鴛鴦池紡織面料市場和正在建設中亞洲最大服裝城之一的“石獅服裝城”,西有服飾輔料三大市場(石靈路、八七路和塔前三大輔料市場)。寶蓋鎮(zhèn)區(qū)現(xiàn)有蓋科技工業(yè)園和鞋
榮譽排行:
2024年9月,2024年度全國千強鎮(zhèn)名單揭曉,寶蓋鎮(zhèn)位列第386名。
2024年5月,2024年全國鎮(zhèn)域經(jīng)濟500強榜單發(fā)布,寶蓋鎮(zhèn)位列第262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zhèn)名單發(fā)布,寶蓋鎮(zhèn)位列第387位。
2023年9月,2023年全國五百強鎮(zhèn)名單發(fā)布,寶蓋鎮(zhèn)位列第347。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zhèn)名單發(fā)布,寶蓋鎮(zhèn)上榜。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廳認定寶蓋鎮(zhèn)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xiāng)村治理示范村鎮(zhèn)。
2021年10月,寶蓋鎮(zhèn)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zhèn)名單,排名第406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guī)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lián)合發(fā)布2021年淘寶鎮(zhèn)名單,寶蓋鎮(zhèn)榜上有名。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zhèn)社區(qū)名單出爐,寶蓋鎮(zhèn)上榜。
文化旅游:
泉州十佳中秋賞月點。一座生態(tài)文化公園,以泉州重要的文物古跡——姑嫂塔及虎岫寺、朝天寺等風景名勝中心,具有濃厚的宗教文化藝術色彩和地方風情,是人們游覽、休閑的好地方。這里,方圓百里,一峰獨聳,
龜湖蔡氏祖祠位于寶蓋鎮(zhèn)鄭厝村,建于清代,民國重修。坐東北朝西南,兩落三開間磚石木結構,由大門、前廳、中廳和后廳等組成,建筑面積200平方米。中廳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穿斗式梁架,硬山頂。石雕、
寶蓋進士坊位于寶蓋鎮(zhèn)鋪錦村古街上,年代為明代,類別為古建筑,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玉瀾橋遺址位于寶蓋鎮(zhèn)上浦村玉瀾浦,年代為宋代,類別為古遺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玉浦壽昌宮碑刻位于寶蓋鎮(zhèn)玉浦村,始建于明中期,清乾隆、光緒年間重修。坐北朝南,二落三開間,面闊18、進深25米。大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東、西兩側墻上嵌有清代及民國期間重修宮廟及興修水利等內
歷史沿革:
1993年9月2日由原來的石獅街道辦事處一分為四組建而成。
宋朝時期屬安仁鄉(xiāng)弦歌里,元、明、清時期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都,民國時期屬晉江縣石獅鎮(zhèn),1953年設初級合作社,1956年設高級合作社,1958年設石獅人民公社,1963年分設石獅鎮(zhèn)和石獅公社,1973年改設石獅公社革委會,1977年恢復石獅鎮(zhèn)和石獅公社,1984年設石獅鎮(zhèn)和石獅鄉(xiāng),1985年合并為石獅鎮(zhèn),1990年改設
區(qū)劃: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寶蓋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