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42′~104°34′、北緯24°20′~25°00′之間。東與廣西西林隔江相望,南與紅河瀘西縣、文山丘北縣毗鄰,西與陸良相連,北與羅平縣接壤。全縣總面積2783平方公里,其中山區(qū)面積占90%左右�?h城所在地丹鳳鎮(zhèn),海拔1850米。
人口區(qū)劃
全縣總?cè)丝?8萬人,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占總?cè)丝诘?0%以上,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7人。共轄丹鳳、雄壁、彩云、葵山4個鎮(zhèn)及竹基鄉(xiāng)、龍慶彝族自治鄉(xiāng)、五龍壯族自治鄉(xiāng)、高良瑤族苗族自治鄉(xiāng),共4鎮(zhèn)4鄉(xiāng)5個社區(qū)104個村民委員會767個村民小組。
歷史沿革
師宗早在3500多年前就有人在此繁衍,設(shè)州縣已有700多年的歷史。西漢建元年間,屬郡漏江縣地。蜀漢建興三年(225年)屬興古郡。兩晉時期屬建寧郡。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為東爨烏蠻部落所居,部酋首領(lǐng)名“師宗”,后演化為縣名,隸劍南道戎州都督府南寧州隴堤縣地。唐文宗太和年間(827~835年)南詔蒙氏并其地,為拓東節(jié)度鄯闡府所領(lǐng)。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師宗部參與大理三十七部會盟于石城(今曲靖市),隸石城郡。元憲宗三年(1253年)設(shè)師宗千戶所屬落蒙萬戶府。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設(shè)云南諸路行中書省,師宗為千戶總把,隸廣西路,師宗由千戶所升為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師宗州屬廣西府。成化年間(1465~1487年)明憲宗改土官為同知,設(shè)流官知州。清康熙九年(1670年)隸廣西府。雍正九年(1731年)屬廣西直隸州。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師宗由州改縣。民國元年至十六年(1912~1927年)設(shè)師宗縣行政公署,隸屬蒙自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曾直屬省。1950年4月隸屬宜良專區(qū)。1954年宜良專區(qū)與曲靖專區(qū)合并,隸屬曲靖專區(qū)。1958年10月23日,師宗、羅平、瀘西合并成立師宗縣。1959年1月13日,瀘西縣劃并紅河州彌勒縣。師宗、羅平合并成立羅平縣。1961年7月1日,師宗、羅平分縣,恢復(fù)師宗縣至今。
交通狀況
縣城距省會昆明180公里、市府曲靖130公里,現(xiàn)已全部實(shí)現(xiàn)高速公路通車。南昆鐵路經(jīng)師宗52.7公里,境內(nèi)設(shè)有5個火車站和一個遠(yuǎn)期年吞吐能力達(dá)80萬噸的地方鐵路貨場。國道324線高等級和省道以且至馬關(guān)四級油路、師宗至彌勒高等級公路穿境而過,且還有南盤江水運(yùn)航線通達(dá)廣西,素有“滇東鎖喉”之稱。
自然資源
全縣煤炭地質(zhì)儲量6.29億噸,可采儲量1.97億噸。境內(nèi)石灰石富集,僅白馬山礦點(diǎn)就達(dá)10億噸以上。全縣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dá)53.8%。境內(nèi)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從西北向東南呈階梯狀遞降,最高海拔菌子山2409米,最低海拔壩尼河入南盤江口737米,相對高差1672米。境內(nèi)河流屬珠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南盤江、篆長河、金馬河、大干河、清水江、小江等6條,另有南盤江、篆長河的支流小河數(shù)條,水資源豐富,水能蘊(yùn)藏量30萬千瓦,現(xiàn)僅開發(fā)3.28萬千瓦。氣候溫和,干濕分明,立體氣候明顯,縣城區(qū)年均溫度13.8℃。東南部海拔在1100米以下的溫?zé)岷庸葏^(qū),年均氣溫17~19℃。海拔1100~1700米的山區(qū),年均氣溫15℃。西部古高原地帶,年均氣溫13℃左右。日溫差10℃左右。年平均相對濕度在80%左右,最小相對濕度5~10%。年平均降水量1235.6毫米,年無霜期244~344天。年均日照1626.4小時。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