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長治市旅游

長治市文物古跡介紹

21、平順大云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平順大云院
  大云院大云院(第三批國保)時代:五代至清地址:平順縣城西北23公里石會村北龍耳山中院創(chuàng)建于五代后晉天福三年(938年)。原名仙巖院,亦稱大云寺,后周顯德元年(954年)建寺外寶塔,至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已有殿堂一百余間。太平興國八年(983年)奉敕改名大云禪院。后逐漸荒廢,F(xiàn)存建筑除大佛殿與七寶塔為五代遺構外,余皆為清代所建。寺址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山門(即天王殿)、中殿(彌陀殿,亦稱大佛殿)、后殿及兩廡。彌陀殿是大云院的正殿,始建于五代后晉天福五年(940年),是中國僅存的三座五代木構建筑之一。大殿臺基正面高1.3米,青石壘砌,其余三面臺基隨地勢漸高而筑。殿之前檐辟門和窗,后檐亦有門道通行。殿身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平面近方形。柱頭卷殺圓和,柱礎為覆盆寶裝覆蓮式,檐柱以上闌額普柏枋疊交成……[詳細]
22、襄垣五龍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襄垣五龍廟
  五龍廟五龍廟(第四批省保)時代:明地址:襄垣縣城北關襄垣五龍廟位于襄垣縣古韓鎮(zhèn)城北關。廟宇南北長33米,東西寬22米,占地面積約726平方米。五龍廟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據(jù)《襄垣縣志》和廟內(nèi)碑碣載,五龍廟大殿重修于元至正十年(1350年)。廟宇內(nèi)現(xiàn)存建筑有大殿、山門、東西廂房以及戲臺遺址。其中,大殿為元代遺構,山門和西廂房為明代遺構,東廂房為近代改建。大殿面闊五間,進深六椽,懸山式屋頂。梁架采用四椽前壓乳用三柱,斗栱六鋪作三下昂,重栱計心造,只設于前檐,補間各施斜栱一朵。山門是明代建筑,位于院落南端東側,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筒板瓦屋面。東廂房是近代改建。西廂房是清代建筑。2013年5月,襄垣五龍廟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襄垣城隍廟
  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廟。城隍,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于陽界的市長。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關并隨城市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城隍產(chǎn)生于古代祭祀,經(jīng)道教演衍為地方守護神。城隍本指護城河,班固《兩都賦序》:“京師修宮室,浚城隍!奔漓氤勤蛏竦睦(guī)形成于南北朝時。唐宋時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為國家祀典。元代封之為佑圣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為王、公、侯、伯四等,歲時祭祀,分別由國王及府州縣守令主持。明太祖此舉之意,“以鑒察民之善惡而禍福之,俾幽明舉不得幸免”。城隍由護衛(wèi)神變?yōu)殛幗绫O(jiān)察系統(tǒng),道教因之而稱城隍神職司為剪除兇逆、領治亡魂等。城隍,起源于古代水(隍)庸(城)的祭祀,為《周宮》八神之一!俺恰痹竿谕林母邏,“隍”原指沒有水的護城壕。古人造城是為了保護城內(nèi)百……[詳細]
平順大云寺
  看點:大佛殿殿內(nèi)保存有五代壁畫21平方米,東壁繪“維摩變相”佛教故事。扇面墻正面繪觀音、大勢至二菩薩。拱眼壁和闡額上保存有五代彩繪11平方米。殿內(nèi)還保存有五代石香爐、宋代石經(jīng)幢和石羅漢。:大云寺在平順縣城西北23公里的實會鄉(xiāng)實會村北龍耳山中,創(chuàng)建于五代晉天福三年(938),初名“仙巖院”。東、西、北三面環(huán)山,南臨漳水,林木交蔭,僻靜幽深。大云寺座北向南,共為兩進院落,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F(xiàn)存山門、天王殿、三佛殿(后殿)及前院東西廂房,均為明清兩代的建筑風格,大佛殿為五代遺構,現(xiàn)存殿堂共計24間。天王殿廣深各三間,懸山式屋頂,四椽伏直通前后檐,用二柱,前后檐用大額枋,柱頭科明次間補間科五踩斗拱雙下昂。大佛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四椽伏對后乳伏,通檐用三柱,單檐歇山頂,柱頭斗拱與明次問補間斗……[詳細]
北和炎帝廟
  炎帝廟炎帝廟(第三批省保)時代:元地址:長治縣北呈鄉(xiāng)北和村原名北禾村,傳說為炎帝嘗白谷得嘉禾之地。因北和村位居炎帝建神農(nóng)城的羊頭山之地,故得名。廟創(chuàng)建代不詳。據(jù)廟內(nèi)現(xiàn)存碑碣記載,明、清兩代曾多次修葺。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現(xiàn)僅存正殿、西耳殿。占地面積700平方米。正殿,亦稱五谷神殿,廣深三間,六架椽屋,硬山頂形制。殿身較短,斗栱為柱高的三分之一。柱頭斗栱五鋪作出雙昂,并出45度斜昂。昂形呈琴面式,斗栱肥碩,用材粗壯。殿內(nèi)使用減柱造,梁架使用原始材料,元代特征顯著。檐下懸掛著清順治年間立“炎帝真君”牌匾一塊,黑底金字。北和村,原名北禾村,相傳因位于炎帝嘗百谷得嘉禾之地——羊頭山之北得名。炎帝廟四周田園廣闊,農(nóng)舍毗鄰。該廟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相傳始建于唐代,元代重建。據(jù)廟內(nèi)現(xiàn)存碑碣記載,明清兩代曾多次……[詳細]
小張碧云寺大殿
  長子縣小張碧云寺大殿為宋代建筑,是“三普”中新發(fā)現(xiàn)的珍貴文物,被國務院直接列為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位于長子縣城西北約5公里的小張村中,廟宇坐北向南,現(xiàn)存大殿、東西配殿和廂房等殿堂15間,其他建筑已無存。碧者,綠也;云者,指廟宇建筑結構布局嚴謹,手法蒼古,從遠處看整個廟宇呈繁體的“云”字,碧云寺因此而得名。碧云寺分上院、中院和下院三部分。以“碧”觀之:下院有古槐1株,高五丈多,其粗14人方可合抱,從春到秋,遮天蔽日,滿樹碧綠;中院有巨柏5株,挺拔蒼翠,終年碧綠。以繁體“云”字觀之:碧云寺正殿為“云”之頭上一橫,引路及石階為“雨”之一豎,地藏殿與西廂房為“雨”左邊之一豎;上院矮墻與東邊關圣殿與西廂房為“雨”之橫折豎,引路兩邊之四株巨柏為“雨”之四點;中院南邊石階東側的巨柏為云之一點……[詳細]
27、天臺庵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臺庵
  天臺庵是我國目前僅存的四座唐代木結構的古建筑之一。位于平順縣城東北25公里處的壇形孤山上,始建于唐末天佑四年(907年)。天臺庵是我國佛教創(chuàng)立最早的宗派“天臺宗”的庵院。隋唐時期,我國佛教在修行方法上出現(xiàn)了南義北禪的局面,即南方重義理,重智慧;北方重止,重禪定。為結束這種0的局面。智順應潮流,提出“義觀并重”,“定慧雙修”的“止觀”學說,認為這兩種方法如同車之雙輪,鳥之雙翼,不可偏廢。他創(chuàng)立了第一個有中國特色的統(tǒng)一的佛教宗派,因他久居天臺山,故以天臺為名。天臺庵東傍山谷、西臨漳水,坐北向南,占地970平方米,建筑面積90多平方米。院東矗立一唐碑,字跡風化不清。佛殿建在1米高的石臺基上,廣深各3間,面闊7.15米,進深7.12米,屋坡舉折平緩,四翼如飛,單檐簡板布瓦,琉璃脊獸歇山頂。佛殿檐下四……[詳細]
天下都城隍廟
  看點: 自古以來,城隍廟都建在城里,可天下都城隍廟卻建在長治縣城東南25公里處的一座大山——天紫嶺上。此山獨矗山頭,威武壯觀,廟前舉起目,可望數(shù)百里之遙。 介 紹: 天下都城隍廟位于長治縣城東南25公里處的一座大山——天紫嶺上,坐北向南。為一座完整的單進四合院,坐北朝南。從山底到廟前108級砂石臺階,十分陡峻。院內(nèi)自山門起,戲樓、獻亭、正殿等建筑依次建在三層平臺之上。山門、戲樓合為一體,戲樓倒坐,廂房對峙。獻亭寬三間卷棚頂,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梁柱之間鏤空雕刻栩栩如生的花鳥蟲魚、武將騎士以及戲劇故事人物。天下都城隍廟現(xiàn)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傳說:據(jù)說這天紫嶺上原來只有一座小山神廟。相傳,當年王莽篡位,追殺劉秀來到天紫嶺上。這時,劉秀已口干舌燥,無力再逃。眼看追兵將至,劉秀一急……[詳細]
襄垣東岳廟
  東岳廟位于襄垣縣古韓鎮(zhèn)西李村北,坐北朝南,東西長25米,南北寬47米,面積約為1175平方米,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據(jù)廟內(nèi)現(xiàn)存碑記載,明景泰二年(1451年)重修。現(xiàn)存建筑為清代遺構。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由南向北現(xiàn)存山門、正殿,兩側東、西配樓,東、西廂房。東廂房面寬九間,進深四椽,五檁前廊式構架,柱頭斗拱為梁頭出挑,單檐硬山頂。院內(nèi)保存著明景泰二年(1451年)重修東岳廟碑記,清嘉慶元年(1796年)重修東岳廟碑記等碑碣八通。2007年被長治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東岳大帝即泰山神黃飛虎。泰山神作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與人間溝通的神圣使者,是歷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護神。根據(jù)中國古老的陰陽五行學說,泰山位居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也是萬物發(fā)祥之地,因此泰山神具有主生、主死的重要職能,并……[詳細]
東周文昌閣
  東周文昌閣位于襄垣縣侯堡鎮(zhèn)東周村東。坐東朝西,東西寬100米,南北長32米,占地面積約為3200平方米,六角三層樓閣式磚塔。通高約11米,據(jù)碑文記載,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塔基石砌,平面六邊形,高1.3米,邊長3.12米。塔身三層,每層檐部均設磚砌仿木斗拱,為三踩單翹,檐部各角施有套獸。一層正面辟方形門,并設上閣踏道,門額上題“文昌閣”三字;南面額題“水環(huán)抱”,北面額題“山拱翠”。二層正面辟門,門上磚砌匾額,上 書“奎光”;相鄰兩側辟窗。三層除西面辟門外,其余各面均辟六邊形小窗,鑲嵌“文光射斗牛”磚砌文字窗欞。六角攢尖頂,寶珠式塔剎。1981年被襄垣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昌帝君為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文昌本星名,亦稱文曲星……[詳細]
31、襄垣關岳廟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襄垣關岳廟
  關岳廟位于襄垣縣城北街。坐東朝西,東西長40 米, 南北寬20 米,占地面積約800 平方米。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建有山門(上為倒座戲臺)、獻殿、正殿,兩側建有東、西妝樓,東、西配殿。現(xiàn)存正殿為元代遺構,其他建筑均為清代遺構。正殿石砌臺基,高0.38 米,殿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前檐辟廊,單檐懸山頂。梁架結構當心間為六架椽屋五椽栿對前搭牽,通檐用三柱,次間為四椽栿對前后搭牽通檐用四柱,柱頭斗栱五鋪做雙昂。前檐裝修已不存。廟內(nèi)存明、清殘碑七通。2007 年被長治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關岳廟供奉的是關公和岳飛。關公,名羽,字云長,漢族,并州河東解(今山西運城)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將領,自劉備于鄉(xiāng)里聚眾起兵開始追隨劉備,是劉備最為信任的將領之一。在關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漸被后……[詳細]
北甘泉圣母廟
  北甘泉圣母廟北甘泉圣母廟(第四批省保)時代:元地址:平順縣苗莊鎮(zhèn)北甘泉村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現(xiàn)存一進院,占地1115平方米,中軸線依次為山門(上為倒座戲臺)、獻殿、正殿,東西兩側為夾樓、配殿、耳殿。正殿保留元代風格,其余皆為清代建筑。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前檐辟廊,斗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梁架結構為四椽袱對前乳栿用三柱。出發(fā)前作功課,知道大廟在酒廠里,酒廠里有眼泉。清泉美酒老廟,找不出不去的理由。山村很大,沉在溝底。村西的老廟山門關的密不透風。酒廠鐵鎖銹跡斑斑。純樸的老鄉(xiāng)可憐我們這群圍著骨頭轉圈的狗,指出一條“明路”。扒開草結,-躍窗,原來事情可以這樣簡單。老松樹絕對老態(tài)龍鐘,遙想當年一定風光無限。大殿鋪滿了酒瓶,椽檁上野鴿盤旋。少不了石雕、木刻;少不了戲樓、配殿,只是沒找到那眼清泉。……[詳細]
長樂村戰(zhàn)斗紀念碑
  武鄉(xiāng)縣城東45公里處監(jiān)漳鄉(xiāng)的長樂村,是抗戰(zhàn)時期我八路軍主力粉碎日寇對太行山根據(jù)地實行“九路圍攻”的主要戰(zhàn)場。1938年春天日軍調集重兵30OOO余人,由博愛、邯鄲、邢臺、石家莊、陽泉、榆次、太谷、沁縣、長治等地分九路對我晉東南地區(qū)革0據(jù)地進行圍攻,妄圖在遼縣、武鄉(xiāng)、榆社一帶消滅我八路軍主力,摧毀我初創(chuàng)的太行抗日根據(jù)地。4月16日,日軍北犯榆社撲空后,毀棄武鄉(xiāng),向襄垣竄去,我八路軍129師主力與115師一部遵照-總司令和彭德懷副總司令的命令,在-師長、-政委和-師長的指揮下,以四個團的兵力追殲敵軍,我軍以急襲手段將日軍壓縮在馬家莊、里莊灘至長樂村一帶的河谷地區(qū),截為數(shù)段,各個擊破,殲敵2200余人,取得了粉碎日軍九路圍攻的決定性勝利。為紀念這一輝煌勝利,當?shù)卣陂L樂村建起了雄偉的長樂村戰(zhàn)斗紀……[詳細]
關村炎帝廟
  坐北朝南,為一進院落,進出口居中。中軸線上的建筑有:院門(新建)、大殿;院東側是東廂房,西側是魯班殿及西廂房。大殿為元代遺構,其它附屬建筑為清代建筑?傮w占地面積約1445.22平方米,大殿占地面積152.88平方米。正殿磚砌臺基,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灰筒板瓦屋面,琉璃脊飾,有脊剎和吻獸;施三踩斗栱,出云形耍頭;明間與次間各施補間斗栱一朵;檐柱上有龍形彩繪。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現(xiàn)存正殿為元代建筑,其余多為清代遺構,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現(xiàn)存獻殿、正殿,兩側有東、西廂房各七間,東、西耳殿各三間,建筑均為磚木結構建筑。炎帝廟大殿平面近似方形。柱身有收分,柱頭有卷殺,闌額普拍枋呈“T”型結構,椽頭卷殺柔和,梁栿皆自然原材,符合元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大殿栱眼有壁畫6幅(時代不詳),皆為瀝粉貼金做法……[詳細]
長子崔府君廟大殿
  長子崔府君廟大殿(第七批國保)時代:金地址:長子縣城東大街長子一中校內(nèi)唐代以后直至明清之際,在晉東南上黨、澤州(今長治、晉城)一帶民間多見一種在其他地方見不到的廟宇,稱曰“崔府君廟”。今人多不知其中的瓜葛與原委。所謂“崔府君”,本名崔玨,字元靖,隋末唐初樂平(今山西省昔陽縣)人。唐貞觀七年(公元633年)時崔元靖為長子縣令,其在職期間秉公執(zhí)法、除惡揚善,一時間威名四震。崔曾嚴戒民間不得殺生,但有一日,有人講在發(fā)鳩山一帶有猛虎傷人,于是崔元靖派人去拘捕該虎;⒁娖淅艏措S之而至縣衙,崔元靖升堂歷數(shù)該虎吃人罪惡,該虎當即伏罪觸階-而死。從此,崔府君的名聲更是轟動域內(nèi)。崔玨是唐太宗李世民時的長子縣令,但在其100余年后的“安史之亂”時,唐玄宗李隆基居然還夢見他.而且夢醒后立即敕封百年前的崔玨為“顯圣……[詳細]
長寧大廟
  地點:黎城縣東陽關鎮(zhèn)長寧村中年代:元至清價值: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靈源圣井廟俗名圣王廟,位于黎城縣東陽關鎮(zhèn)長寧村中,也叫長寧大廟。一進兩院布局,坐北朝南,南北長49米,東西寬31米,占地面積1519平方米。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現(xiàn)存大殿為元代遺構,其余為明、清建筑。中軸線上由南向北為磚砌照壁、山門(倒座戲樓),獻殿、正殿、后殿;東西兩側有夾屋、配房、耳殿、廊房等。正殿建于青石砌筑的臺基之上,臺基長11.26米,寬2.85米,高0.75米,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琉璃脊飾,四椽栿對前乳栿,通檐用四柱,梁架用自然彎曲木材,結點古拙;前檐柱頭斗拱五鋪作雙下昂,螞蚱形耍頭;補間鋪作為枋上隱刻;前檐門窗木裝修新作,殿內(nèi)正中石砌神臺。山門由兩部分組成:一層為入廟通道,二層為倒座戲臺;主山門兩側又各增……[詳細]
冀南銀行小寨舊址
  冀南銀行舊址位于黎城縣黃崖洞鎮(zhèn)小寨村,這里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春天山花遍野,夏日云繞霧纏,秋天梨桃漫坡,冬季銀裝素裹。與黃崖洞八路軍兵工廠、武鄉(xiāng)八路軍總部舊址、左權麻田129師司令部舊址相鄰。舊址原是當?shù)亻_明人士延秋寶先生的祖宅,為清晚期民居建筑,F(xiàn)存有冀南銀行總行舊址、總行政治部舊址、印鈔廠舊址等,總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舊址內(nèi)設有冀南銀行發(fā)展歷史的基本陳列。它是全國唯一保存完好的根據(jù)地銀行舊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旅游價值。背景鏈接1939年初,抗日戰(zhàn)爭轉入相持階段,日軍侵占了許多城市,控制了交通干線,對抗日根據(jù)地實行嚴密的-和瘋狂的“掃蕩”,致使冀南、太行根據(jù)地經(jīng)濟和財政遭到嚴重損害。為了沖破日軍的經(jīng)濟-,中共中央北方局和晉冀魯豫邊區(qū)政府決定組建自己的金融機構——冀南銀行,發(fā)行冀鈔,……[詳細]
沁源烈士陵園
  位于沁源縣城十字街西北。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太岳區(qū)黨委為紀念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中犧牲于太岳革0據(jù)地的先烈,建造了這座烈士陵園。陵園于1949年8月1日奠基動工,同年12月15日正式竣工。陵園座北向南,可分三個部分。進入園門,兩側是古色古香的二層小樓,正面是屏風。屏風開左右兩門,供行人通行,屏風后小廣場北面是紀念堂,從紀念堂兩側大門入內(nèi),院中高聳著烈士亭。烈士亭坐落在9級臺階之上,呈方型,每面四柱通天。亭高三層。登階入亭,居中是烈士紀念碑一通,四壁是-、安子文、劉開基等同志的題詞。-同志的題詞是“為抗日戰(zhàn)爭和為解放戰(zhàn)爭而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在烈士亭前左右兩側建有兩座紀念亭。亭的臺基低于烈士亭,為四柱四門方型結構。左邊的叫“光榮亭”,是為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右邊的叫“勝利亭”,是為……[詳細]
西周黎侯墓群
  西周黎侯墓群位于山西省太行山區(qū)上黨盆地的黎城縣。乾隆版的《山西志輯要》中記載,黎城屬潞安府,同時還記載這里為古代的黎國!渡袝份d“西伯戡黎”古黎國即此。墓地東北方向的“東陽關”(古稱壺口關)是山西通往古燕趙之要道。因盜掘嚴重,山西省文物局報國家文物局批準于2006年1至9月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牽頭,長治市和黎城縣文物管理部門參與組成考古隊,對該墓地實施調查、勘探和搶救性發(fā)掘。經(jīng)調查勘探發(fā)現(xiàn),墓地面積約40畝,現(xiàn)已探明的墓葬中有帶墓道的大型墓,中、小型墓均無墓道,墓葬之間看不出排列規(guī)律。所有的墓口均開口于擾土層下,其上的擾土中以及灰坑里出有春秋晚期的陶片。這次共發(fā)掘墓葬10座,其中大型墓葬2座、中型墓葬5座、小型墓葬3座。其中部分嚴重被盜,部分未遭盜擾。出土隨葬品有青銅器、玉器、陶器等千余件![詳細]
爐溝村土地廟
  爐溝村土地廟位于襄垣縣王橋鎮(zhèn)爐溝村西。坐西朝東,一進院落布局,東西長33.7米,南北寬16.7米,占地面積約為562.8平方米。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據(jù)清代移建碑記載,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至四十七年(1782年)移建于現(xiàn)址,現(xiàn)存為清代遺構。中軸線上由東向西依次有戲臺、正殿各三間;兩側對稱有妝樓各一間(一層均東向辟門),配房各五間,耳殿各三間。正殿建在1.4米沙石臺基上,面寬三間,進深五椽,五架梁對前單步梁前廊式,單檐歇山頂,柱頭科三踩單下昂,近年新砌前檐墻遮蔽前端,僅見斗栱后尾部分;隔扇門滿面裝修,殿內(nèi)存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修碑一通。2007年被長治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民間傳說:玉皇大帝委派土地公下凡時,問他有什么抱負,土地公希望世上的人個個都變得有錢,人人過得快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