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大同市旅游

大同市文物古跡介紹

大同和平解放談判舊址
  大同和平解放談判舊址位于大同市平城區(qū)水泊寺鄉(xiāng)西墳村,年代為1949年,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大同和平解放談判舊址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西留龍王廟戲臺
  西留龍王廟戲臺位于大同市渾源縣西留村鄉(xiāng)西留村,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西留龍王廟戲臺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澗西古民居
  澗西古民居位于大同市廣靈縣壺泉鎮(zhèn)澗西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澗西古民居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24、城新城隍廟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新城隍廟
  城新城隍廟位于大同市廣靈縣壺泉鎮(zhèn)城新村,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城新城隍廟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前貴仁遺址
  前貴仁遺址年代為漢,位于陽高縣友宰鎮(zhèn)前貴仁村北。2018年12月25日,前貴仁遺址被公布為陽高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0米![詳細]
126、東水地城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水地城址
  東水地城址位于大同市云州區(qū)許堡鄉(xiāng)東水地村西,年代為東周、漢,類別為古遺址。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東水地城址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同開化寺
  開化寺(第五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大同市城區(qū)師校街8號開化寺坐北朝南,寺院東西長14米,南北寬17.11米,占地面積240平方米。據(jù)清道光版《大同府志》記載,該寺院毀于姜瓖兵變,后又在遺址上重建,寺院原有布局不明,現(xiàn)僅存大雄寶殿,為清代建筑。大雄寶殿平面呈“凸”字型,前檐設(shè)抱廈,抱廈面闊三間,卷棚歇山筒板布瓦頂,殿身面闊三間,進深八椽,五架梁通達前后通檐用兩柱,單檐硬山筒板布瓦頂,大雄寶殿用材較大,梁架保存完好。大雄寶殿前置抱廈,,屬于一殿一卷式勾連搭建筑。開化寺經(jīng)過歷史的變遷,現(xiàn)僅存大雄寶殿一座,為明、清時代的建筑,大雄寶殿的梁架保存完好。后檐柱頭卷剎明顯,荷葉角背及丁華抹頦拱雕刻精美。2016年,大同開化寺入列山西省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同玄真觀
  玄真觀(第五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大同市城區(qū)正殿街據(jù)地方文獻記載,玄真觀建筑臺基始建于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臺基上建筑為清代順治年間增筑,是在代王府廣智門舊址上新建的一座道觀,F(xiàn)存的玄真觀坐北朝南,東西長25.39米、南北寬15.76米,建筑在廣智門磚券門洞臺基之上。臺基北側(cè)門洞上現(xiàn)存寬1.98米,高1.18米磚雕門額一幅,內(nèi)書陽刻“廣智門”三字!睹魈鎸嶄洝酚涊d:“王城四門,東曰體仁,西曰遵義,南曰端禮,北曰廣智”;與明正德《大同府志》“代王府圖”中的廣智門圖示極為一致,F(xiàn)存臺基應(yīng)是明代早期建筑遺構(gòu)。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五椽,梁架為前單步梁對后五架梁通檐用三柱,前一間為敞廊,前歇山后懸山筒板布瓦頂。東配殿面闊三間,進深三椽,單坡硬山筒板布瓦頂。玄真觀臺基為明代遺構(gòu),至今已……[詳細]
129、法華寺塔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法華寺塔
  法華寺塔(第五批省保)時代:明地址:大同市城區(qū)塔寺街37號法華寺塔坐東朝西,據(jù)清道光十年(1830)《大同縣志》記載:“明時建久廢,磚塔存!笨芍ㄈA寺始建于明代,因年久失修,寺院殿宇毀壞,唯存法華寺塔。法華寺塔為覆缽式白塔,由基座、塔身、塔頂組成,塔的體量較小。塔建在一處六角平臺之上,塔座為兩層束腰八角須彌座,其上為覆缽式的塔身,塔身比較高瘦,下部細、中部粗,形若瓶腰,在塔身四面開辟焰光門以供佛像,每個焰光門的上部及兩側(cè)有琉璃質(zhì)的神像三尊,其上為“十三天”,用黃、綠、紫三色圓形琉璃收檐,共有八層的相輪,其上為累迭天盤、地盤,冠以銅質(zhì)鎏金的仰蓮、寶珠頂。塔身秀氣,更接近于瓶狀,四面開焰光門,塔身逐漸減瘦,相輪上下直徑逐漸減小,為典型的明代塔特征。法華寺塔形式優(yōu)美,建筑工藝精巧,為典型的明代建……[詳細]
搶頭嶺冶銀遺址
  搶頭嶺冶銀遺址(第五批省保)時代:明代地址:大同市靈丘縣柳科鄉(xiāng)刁泉村的自然村-頭嶺村東坡尖山腳下遺址地處柳科鄉(xiāng)東部黃土丘陵山區(qū),遺址東側(cè)為東坡尖山,依山勢堆集有冶煉銀后留下的廢碴,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約60米,占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初煉年代不詳,據(jù)村中義勇廟碑記載,明代這里就有冶煉的礦場。由此可知最晚在明代這里就是土法煉銀之地,F(xiàn)廢棄的礦碴、碾礦石的石磨盤、石碌碡分布于山腳下、村莊內(nèi)外。礦碴裝于高嶺土制作的圓柱筒中,直徑5.5~6.5厘米,長度為0.3~0.4米。石碌碡約有10余個,置于村民的圍墻下,直徑0.5米左右,長度亦在0.5~0.6之間,青石制。石磨盤存2個,直徑約1.8米左右。制作程序:采礦,用碾磨成黃豆粒大小,放入用高嶺土模制的圓筒中,窯中用石頭盤成類似于燒火洞的樣子,將裝滿……[詳細]
洗馬莊遺址
  洗馬莊遺址(第五批省保)時代:舊石器時代地址:大同市廣靈縣蕉山鄉(xiāng)洗馬莊村東北和加斗鄉(xiāng)上恩莊村北遺址地處大沙溝西岸的臺地上,俗稱“花石頭溝”,是晉冀兩省的分界線。東西長約872米,南北寬約679米,分布面積約59.2萬平方米。遺址內(nèi)遺物豐富,地表暴露的遺物有刮削、尖狀器、石片等,石質(zhì)為紅白相間的燧石等,為舊石器時代晚期。197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陳哲英先生曾做過調(diào)查,曾發(fā)現(xiàn)新石器晚期陶片、東周陶片及宋金以后瓷片等,但以大量石制品為主要文化遺物,代表其文化性質(zhì)。石制品先后采集近千件,原料基本是硅質(zhì)酸性火山巖,石英巖很少,質(zhì)地脆硬,種類有石核、石片、尖狀器、刮削器、石鏃、石錐等。1985年在遺址附近的廣靈縣化工廠建廠施工時出土了大象化石。該遺址分布范圍較大,面積近60萬平方米。在大同盆地,舊石器時……[詳細]
132、萬泉莊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萬泉莊遺址
  萬泉莊遺址(第五批省保)時代:新石器時代、漢代地址:大同市新榮區(qū)花園屯鄉(xiāng)萬泉莊村西南約300米萬泉河西岸崖頭上遺址坐落于西寺梁山山麓東側(cè),東西約440米,南北約660米,分布面積約29萬平方米。萬泉莊遺址原名為西村遺址,新榮區(qū)花園屯鄉(xiāng)萬泉莊2001年前稱“西村”,現(xiàn)名“萬泉莊”,故更名為“萬泉莊遺址”。遺址地表暴露的遺物非常豐富,遍布陶片等,遺存具有新石器時代、漢代兩種文化特征。在遺址東邊緣崖頭發(fā)現(xiàn)新石器時代墓葬1處,新石器時代文化層2處。地面采集遺物有新石器時代夾砂紅陶、夾砂灰陶、泥質(zhì)灰陶及石斧2件和漢代泥質(zhì)灰陶。新石器時代紋飾有籃紋、繩紋、交錯繩紋等,可辨器型有罐、豆、甑等;漢代泥質(zhì)灰陶,紋飾有瓦紋、繩紋等,可辨器型有折沿盆、罐等。該遺址面積分布范圍較大,地表遺物較為豐富,在晉北地區(qū)發(fā)現(xiàn)……[詳細]
133、神泉寺遺址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神泉寺遺址
  神泉寺遺址年代為舊石器,位于陽高縣東小鎮(zhèn)神泉堡村東南。2018年12月25日,神泉寺遺址被公布為陽高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0米。……[詳細]
李官屯遺址(高柳遺址)
  李官屯遺址(高柳遺址)年代為漢,位于陽高縣龍泉鎮(zhèn)李官屯村內(nèi)。2018年12月25日,李官屯遺址(高柳遺址)被公布為陽高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0米![詳細]
莫家堡遺址
  莫家堡遺址年代為漢,位于陽高縣羅文皂鎮(zhèn)莫家堡村東260米。2018年12月25日,莫家堡遺址被公布為陽高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0米![詳細]
太平堡遺址
  太平堡遺址年代為漢、遼金,位于陽高縣羅文皂鎮(zhèn)太平堡村。2018年12月25日,太平堡遺址被公布為陽高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0米。……[詳細]
大十字街五龍壁
  大十字街五龍壁(第五批省保)時代:清地址:大同市城區(qū)大十字東街大十字街五龍壁創(chuàng)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原位于大同縣文廟正門前,坐南朝北,青磚砌筑,長33.6米,高5.7米,厚1.22米,占地面積41平方米。壁座為磚砌須彌座,壁心是以剔地起突雕刻的五條團龍,屋頂為仿木結(jié)構(gòu)廡殿頂,檐下施三踩斗拱24攢。五龍壁兩側(cè)置八字墻,壁心以剔地起突雕刻的兩幅鯉魚跳龍門的吉祥圖案。大十字街五龍壁為清代遺構(gòu),布局完整,畫面生動逼真,碩大的壁身厚重、沉穩(wěn)、大氣磅礴,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xué)、藝術(shù)價值。2016年,大十字街五龍壁入列山西省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磚井遺址
  磚井遺址年代為漢,位于陽高縣下深井鄉(xiāng)磚井村東。2018年12月25日,磚井遺址被公布為陽高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0米![詳細]
直峪圣佛寺塔林
  直峪圣佛寺塔林(第五批省保)時代:遼、清地址:大同市廣靈縣宜興鄉(xiāng)直峪村圣佛寺,全稱為圣泉林山包峰禪院,始建于金章宗泰和年間(1201—1206),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大修,清代多次重修。寺內(nèi)各建筑毀于1967年,現(xiàn)僅存寺院基址和塔林等。圣佛寺塔林當(dāng)?shù)厮追Q“和尚墳”,東西長50米,南北寬80米,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從裸露的溝紋磚判斷,時代應(yīng)為遼金至清代,F(xiàn)存舍利塔16座,直徑1.5~2米,殘高3~5米,舍利塔由臺基和覆缽塔身及相輪塔剎構(gòu)成,其中臺基多為兩層八角形須彌座砌筑。壸門磚雕精致,是寶峰寺院歷代主持的墓地。直峪圣佛寺塔林保存較好,壸門磚雕精致,是研究當(dāng)?shù)刈诮淌返恼滟F寶藏,具有重要的歷史。……[詳細]
第十其遺址
  第十其遺址年代為遼,位于陽高縣東小村鎮(zhèn)第十其村南200米。2018年12月25日,第十其遺址被公布為陽高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0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