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成都市 > 金堂縣旅游

金堂縣文物古跡介紹

金堂云頂山風景區(qū)
  介紹位于成都西北部的金堂縣九龍鎮(zhèn)境內,距離成都市區(qū)65公里,由云頂山、沱江“小三峽”等景區(qū)組成。云頂石城是川西唯一幸存的南宋末年抗元的古城堡,綺麗的青山秀水與悠久的歷史文化遺跡相結合,是該景區(qū)的一大特色。交通可在城北客運中心或金沙汽千米站乘車到達金堂縣。•不錯的登山休閑之地,非常的清幽,山上還有千年古寺可以祈福。景點介紹金堂云頂山景區(qū)由大小云頂山、沱江金堂小三峽、三學寺、炮臺山等組成,山上的的慈云寺始建于南朝,現存建筑均是清代重建。相對一些著名的大山,這里顯得非常的清凈。大云頂山,又稱“石城山”,是宋末八大山城防御體系之一,是著名的抗元城堡遺址。山上有“云頂日出”、“霧山云!钡让谰埃有唐代的摩崖石刻造像。小云頂山距離大云頂山大約2.5公里,滿山翠綠。在山頂上,還能看到金堂小三……[詳細]
舒家灣天主教堂
  舒家灣天主教堂位于金堂縣淮口鎮(zhèn)舒家灣村13組。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光緒27年(1901年)被義和團燒毀,光緒28年,法國人司鐸用索賠白銀萬兩重建,解放后曾改為小學。1977年恢復原貌。教堂八座西北向東南120度,建筑平面呈“亞”字形,占地面積約650平方米,是川西地區(qū)最早的天主教堂之一,現存有石牌坊、禮拜堂、左右?guī)考白笥液髲d,形成一個兩廂相連的四合院。教堂周圍原有石筑圍墻及7道寨門,墻高3米,現尚斷續(xù)存在。正面原有門樓、鐘樓,均已廢毀。石牌坊是三層三開間的中西合璧式石質建筑,門柱刻半圓形花邊,柱斗刻蝶形圖案,左右上側刻葵花圖案,門柱兩側有素面半圓柱。外邊又有方形小柱。再兩邊為兩側門,門上刻有3聯半圓凸弧,兩側門左右又為2組交錯的小方柱和素面半圓柱。總計3個門,6根半圓柱,6根小方柱,排列整齊……[詳細]
三學寺景區(qū)
  三學山位于縣城東6公里處的棲賢鄉(xiāng)圣燈村。相傳為“蜀中八仙”之一的李八百3次學道之地。山路通往川北之古代“陰引道”上,山下“三學隘”道險而長,是成都東北門戶。隋唐時山上建有法海、普濟、廣濟,總稱三學寺。寺前有古開照寺,俗名前庵。諸寺前后竹樹掩映,泉壑交錯,原有飛來石、佛跡石、盤陀石、皇姑墳、黃犢塔、鸚鵡舍利塔、支提石塔、七佛巖以及棲賢洞(又名琴泉)、仙人洞、仙人井、洗馬池。三學山,唐、宋開始就馳名川西,有不少人在這里開龕造像,題詞刻壁。明洪武中,“以三學、云頂賜蜀藩為金雁莊”。三學寺改名“棲賢禪院”,并在寺后盤陀石上修建一座由大小八萬四千座塔聚成的“釋尊無量寶塔”![詳細]
金堂沱江文化博物館
  金堂沱江文化博物館(原名金堂金絲楠木博物館)于2012年10月建成,位于金堂縣白果鎮(zhèn)漩水灣;總投資達2億余元,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7800平方米,展廳3000平方米;2016年博物館根據金堂縣文化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2016】1號文件的精神及相關領導的批復,充分挖掘沱江源及流域沿線歷史文化內涵,搶占沱江源及流域沿線歷史文化高地,填補沱江源及流域暫無同類型歷史文化博物館的空白,從而打造金堂歷史文化符號。2016年7月對原博物館進行了全面改建,再次投入巨資啟動了沱江文化博物館的建設。博物館全方位的挖掘、展示了沱江歷史文化的同時,也傳承了金堂優(yōu)秀傳統(tǒng)歷史文化。博物館總共分為三個展廳及一個書畫廳;第一展廳介紹了沱江概況及沱江治水的故事;書畫廳為大家展示的是我館收藏到的精品拓片;二展廳講到了……[詳細]
五鳳關帝廟
  成都市五大古鎮(zhèn)之一金堂縣五鳳鎮(zhèn)關圣宮建于清康熙年間,已有約300年歷史,至今建筑物及雕飾保存基本完好。據古建筑專家西南交大季富政先生介紹,這是目前成都地區(qū)乃至四川地區(qū)保存最完好的關帝廟,很有文物價值。五鳳關圣宮吸引無數專家學者和民眾前往觀瞻和研究的還不僅在于他的文物價值,還在于其中尚有許多未解之謎。其一謎:五鳳關圣宮究竟系何人所建?關圣帝,即關羽,三國時河東解人,字云長。與劉備張飛結義,恩若兄弟。劉備起兵,命為別部司馬。建安五年為曹操所執(zhí),操重其才,拜為偏將軍,以斬顏良功,封漢壽亭侯。旋復離操歸備。備既得江南諸郡,命羽為襄陽太守,督荊州事。建安二十四年,拜為前將軍,圍曹仁于樊,威震一時。孫權用呂蒙計襲破荊州,殺羽及子平。關羽既死,至后主景耀三年追謚為壯繆侯。至宋徽宗始封為忠惠公,大觀二年加封……[詳細]
淮口瑞光塔
  瑞光塔,俗稱白塔,矗立在金堂縣城南24公里處淮口鎮(zhèn)外的蛇山上。背靠太平寺(俗稱白塔寺),面臨沱江,塔為樓閣式,塔基用條石砌成,面闊八米,塔身方形,十三層。通高三十三米,全用素磚建成。黃泥、白灰漿砌,塔身底層6.8米見方,各層漸次收縮,直至塔頂,每層均為仿木樓閣四楹三開間,所異于其他佛塔的是底層西方開門。層底有斗拱七個,轉角鋪作有假昂。塔為空心,內置右旋式順時針磚砌磴道可達第十層。每層設佛龕,并在當心間有卷洞假門,左右側門也有卷洞假窗。在第十層的內壁老墻皮上還有隱約可見的彩畫痕跡和一條墨書題記,文日:“府城孫寄行寶祜(癸丑)仲夏吉日到此游”。此塔原有鐵鑄高大塔剎,據傳,清代被雷電擊落,除此以外,此塔經歷了千百年來風雨侵襲和地震威脅,卻仍巍峨雄立沱江之濱,裝點著淮州古鎮(zhèn),有力的證明了古代建筑水平……[詳細]
7、彭家珍故居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彭家珍故居
  辛亥革命烈士彭家珍故居,在金堂縣楊柳鄉(xiāng)同合村毗河南岸,路旁有“彭大將軍家珍故里”碑。碑高1.64米,寬0.85米,碑文單行楷書,嵌于石座中。故居占地11畝,建筑面積約1/3。四周筑土墻,墻外繞渠,墻內廣植翠竹,房屋均以土坯壘墻,青瓦屋面。院壩左系書房,右系客房,左右?guī)恐g皆有矮墻與院相隔,廳側有過道通后院。梁檁上墨書“光緒十五年己丑季春月谷旦”;“白水花磚,蘭舍清風,仁里同居,長齡共享,廉泉讓水,孝悌力田,宅卜安居”。后院為起居用小四合院,主要建筑的梁、柱,皆用珍貴的紅豆木制成。彭家珍故居于1988年列為金堂縣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8、土橋禹王宮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土橋禹王宮
  土橋鎮(zhèn)禹王宮禹王宮,原名禹廟,又名湖廣館,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是湖南移民為聯絡友誼,防人欺凌所建,與同期修建的南華宮(廣東館)、黔南宮(貴州館),全稱“六宮”或“六館”。禹王宮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921.45平方米。宮前正面牌坊1座,三道拱門,嵌以宮名楹聯,飾以彩色瓷片圖案,斗檐翹角,姿態(tài)雄偉,正門前有雄俊的大石獅一對,左右相望,蔚為壯觀。1981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禹王宮現占地范圍。建設控制地帶:從外墻角起,北至3米處金樂公路邊,東西各至5.4米處,南至6米處坡坎上為界![詳細]
土橋南華宮
  南華宮,又名廣東館,也是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前后(注:又有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50年)一說。)的古建筑群。此處現為鎮(zhèn)政府辦公地。保護范圍:南華宮現占地范圍。建設控制地帶:從外墻起,東至5米處路邊,西至5米處,南至20米處,北至10米處為界。……[詳細]
趙鎮(zhèn)大成殿
  大成殿,清代,位于趙鎮(zhèn)十里社區(qū),1995年由成都市文廟前街石室中學內易地趙鎮(zhèn)修復保護。大成殿石闊5間,進深4間,建筑面積800余平米,保存完好,1985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鳳街50號民居
  鳳街50號民居位于金堂縣,年代為民國。2013年9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為現占地面積;保護范圍外四周延伸5米為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五鳳南華宮
  南華宮,清代,位于五鳳鎮(zhèn)五鳳溪社區(qū)愛國壩街,該宮東南向,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積1961平方米,保存完好,1992年金堂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供奉的是南華老祖,四合院式建筑,古樸典雅,總面積3500平方米,為五鳳溪之首。保護范圍:南華宮現占地范圍。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30米![詳細]
云頂慈云寺
  慈云寺,清代,位于淮口鎮(zhèn)云頂村,現存建筑面積5494平方米,保存完好,1981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三學寺摩崖造像
  摩崖造像,唐代,位于棲賢鄉(xiāng)三學寺村,僅存1龕8尊佛像,保存完好。1988年金堂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云頂萬年寺
  萬年寺,清代,位于淮口街道云頂村,現存建筑支架,很破爛,急須修繕,1988年由金堂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6、石塔記碑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塔記碑
  石塔記碑,漢代,位于棲賢街道三學寺村,碑文28行,正文23行,每行51字楷書,碑額篆書“棲賢山石塔記”,字有風化可通讀。1981年金堂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7、賀麟故居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賀麟故居
  賀麟故居,2018年5月2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成都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為文物本體占地范圍外延5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延10米![詳細]
五鳳鎮(zhèn)南華宮
  五鳳鎮(zhèn)南華宮位于金堂縣五鳳鎮(zhèn),年代為清代。2013年9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是南華宮現占地范圍,保護范圍外四周30米處為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平橋糧倉
  平橋糧倉位于金堂縣平橋鄉(xiāng)興平街1號,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共5個糧倉,建于1964年,是金堂縣當年重要的糧食倉庫。平橋糧倉用白灰、泥土、篾條作為建筑材料,屋頂用牛毛氈覆蓋,主體結構保存基本完好。該構筑物為研究當地上世紀政治、經濟及老百姓生活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參考材料,同時也承載了獨特的時代記憶。整個糧倉造型優(yōu)美,通風排濕設計較好,體現了實用性與藝術性的融合。2018年5月2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成都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七堆瓦天主堂
  七堆瓦天主堂位于金堂縣,年代為清代。2013年9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為現占地面積;保護范圍外四周延伸5米為建設控制地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