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旅游

河北省文物古跡介紹

381、南和造像碑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和造像碑
  北齊碑又名“透靈碑”。是一座浮雕造像碑,傳說站在碑前,能聽到南和縣大堂上審官司的聲音,所以,才有這個“通靈”的美名,F(xiàn)在碑已一斷為二,上下鐵榫連接,座北朝南,中間縫隙處尚有光線穿過。碑正面和背面均有浮雕造像。造像雕工細致,線條流暢,形象逼真,碑側(cè)有唐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僧智深重修字樣。碑在以南北向簡易的能夠遮擋雨水的磚結(jié)構(gòu)碑樓內(nèi)。碑樓為開式,即僅碑的東西兩側(cè)面有緊貼砌筑的兩面墻,南北碑面方向敞開,有脊形頂。碑的下部明顯還有部分埋在地下土中。碑寬1.45米,厚0.39米,高度據(jù)記載為4.30米。碑不知什么朝代什么年月斷為上下兩截,F(xiàn)對接處仍有較大縫隙,中部有聯(lián)接鐵榫孔洞。正面和背面均有浮雕造像。碑陽有圭形佛龕12個,雕有大小佛像32尊。造像雕工細致,線條流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較大佛龕均……[詳細]
間磁村定窯遺址
  澗磁村定窯遺址座落于河北省曲陽縣澗磁村。澗磁村定窯遺址是宋代的著名窯址。宋代的曲陽屬定州所管轄,故稱“定窯”。1951年故宮博物院首次發(fā)現(xiàn)了定窯遺址,1960年~1962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隊對遺址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考古發(fā)掘,證實了窯址始于唐代后期,盛于北宋,元代以后逐漸衰落的歷史史實。定窯以其燒制的白瓷馳名于世,器形以碗盤居多,瓷胎細膩,釉色潤澤,白中略顯青黃或灰黃,口沿因為覆燒而不掛釉。當時已熟練掌握了用覆燒裝窯的燒制技術,大大提高了產(chǎn)量。器物內(nèi)壁多用印花、刻花和劃花的技法裝飾花紋,圖案繁復而嚴謹,層次分明,各種花卉和動物是主要的圖案題材。北宋時期,這里成為北方地區(qū)最重要的窯場之一,為宮廷和官府燒制出大量精美的瓷器,窯址還出土有很多刻有“官”、“尚食局”、“尚藥局”、“五王府”等字款的瓷片。為……[詳細]
383、古蓮臺萬佛寺
古蓮臺萬佛寺
  古蓮臺萬佛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東南部,坐落在蠡縣東北九公里處的梁家莊。據(jù)史料記載“古蓮臺”是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后所建的高臺之一,三十八步臺階,高十余米,四周為蓮花池所敷設圍繞,故得“古蓮臺”之名;后因土山中天然生出一種小-花,故名“菊花山”。梁家莊以古蓮臺為中心圍繞建村,全村有九條道路貫穿于此,如九龍吐珠一般,故又名“九龍口”。古蓮臺萬佛寺開山祖師普善法師(號妙喜),于明萬歷初年(公元1572年)隨其師兄普渡法師及圓果法師等頭陀僧人云游至此,見此山丘,風景甚佳。普渡法師逐令師弟普善,駐錫修寺。歷史上的萬佛寺曾幾度興盛,高僧輩出。寺院常住僧人曾達百二十余人,萬佛寺在清光緒年間曾兩次大規(guī)模修復。解放前夕日軍侵華,古寺毀于戰(zhàn)火。-期間,萬佛寺僅存一明朝大鐘被毀。與其它寺院不同的是萬佛寺的兜率內(nèi)院(天……[詳細]
384、福林寺
福林寺
  原名清利寺,唐太和元年建,經(jīng)歷代重修,規(guī)模宏偉,是辛集的旅游勝地。辛集市是著名的皮革皮毛集散地,每年全世界客商云集商業(yè)城。福林寺在商業(yè)城東3公里,有公路直達,形成了集購物、旅游、食宿、娛樂一體的旅游商業(yè)景區(qū)。1995年重修后的福林寺占地64畝,建筑面積2.88萬平方米,投資3000萬元,是一座規(guī)模宏偉、金碧輝煌的仿古藝術精品,中軸線建九大景點和建筑群體。其中,浮雕琉璃影壁長45米,構(gòu)思奇特,徒刑新穎;大悲泉常年圣水噴涌,水聲潺潺;天王殿內(nèi)端坐慈眉善目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佛,還有威嚴的四大天王和韋馱0神像;北行是三座東西并排的金水橋,橋下是放生池,放生池兩側(cè)是由12通碑組成的功德碑林,捐百元以上者碑上留名。過橋是戒壇,兩側(cè)分別建有鐘樓、鼓樓。福林寺的主要景點大雄寶殿,氣勢雄偉,巍峨壯觀,內(nèi)有巨尊……[詳細]
385、南安寺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安寺塔
  相傳創(chuàng)建于漢代,疑為北魏所建。塔位于寺院中央,供人參拜,北魏至遼代該寺香火旺盛。580年(北周大象二年)建蔚州城時,南安寺塔以寺取名。南安寺曾為燕云名剎,歷史悠久,所以,蔚縣歷來有“先有南安寺,后有蔚州城”的傳說。南安寺塔的建造年代,據(jù)《蔚州志》記載:有城已有塔,明洪武初年,指揮使周房拆建蔚州城時,因塔院規(guī)模宏大,新建之南城墻、護城河正從寺院中穿過,遂廢其寺而存其塔。密檐式磚塔在我國起始于北魏時期,但南安寺塔身第一層橫額下垂一周如意頭的做法最早出現(xiàn)于遼代,據(jù)此分析,南安寺塔應為遼代建筑。南安寺塔由即塔基、塔座、塔身、塔剎四部分組成。塔基由石條疊砌,塔座為八角形,磚仿木結(jié)構(gòu),基部磚疊澀七層。八角每面出獸頭,東西南北四面浮雕獸頭,并雕有篆字福祿,頂仿木結(jié)構(gòu)出檐,頂上施仰蓮;塔身內(nèi)有隅有塔柱,塔橫……[詳細]
386、石氏家族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氏家族墓
  石氏家族墓位于藳城市徐村西南角果園內(nèi)。此墓是明代吏部尚書石珤及家族墓,始建于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分為東西兩墓區(qū),東區(qū)為石永、石智、石麟、太原按察使石玉、戶部尚書石玠等家族墓,西區(qū)為吏部尚書石珤之墓。石氏家族墓地面現(xiàn)存石碑6通,其中有2通碑文清晰可見,一通是明故曾文林郎廣東道監(jiān)察御史石公墓表,為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十一月初一立石;另一通是正德皇帝為石玉撰寫的褒文。還有翁仲8尊(文武各4尊),石馬4尊,石羊5尊,石虎5尊等。據(jù)縣志記載,石珤(公元1464一1528年),字邦彥,別號熊峰.明嘉靖年間任吏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俗稱石閣老),與父、兄同朝人仕,時有父子三進士、兄弟兩尚書之稱。石珤居閣3年,為官清廉,剛正直言,罷政歸里時僅歸裝一束,車一輛,都城人嘆其清廉。石珤后加官太……[詳細]
蔚縣彌勒寺
  彌勒寺位于蔚縣涌泉莊鄉(xiāng)彌勒院村內(nèi),屬清、民國建筑。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該寺院訂建筑分布南北一條中軸線上,從前至后依次為山門、前殿、正殿,各殿的距離較長,院落寬大。山門、前殿(彌勒殿)建于清乾隆年間,正殿(大雄寶殿)為民國十五年后建。彌勒殿座落在平臺上,單檐硬山布瓦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梁架為五架梁,磚木結(jié)構(gòu),前出廊。殿頂起背,獸吼走邊,殿西有空缺房4間為禪房,殿東跨院有正房四間,為禪房,有東下房五間為伙房,院內(nèi)有水井一眼,供僧眾游客飲用。殿前出廊里左右各有點(扁鐘)一面,上鑄寺年月,布施弟子,經(jīng)紀人等。殿內(nèi)中塑大肚彌勒佛,笑逐顏開、袒胸露腹、雙手扶膝、神態(tài)和善。彌勒佛背后有一-,臺上坐南面北有站立的送子觀音。后殿(大雄寶殿),座落在月臺上,面闊七間,進深二間。該殿為單檐歇山布瓦頂,殿……[詳細]
388、轉(zhuǎn)軍洞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轉(zhuǎn)軍洞
  轉(zhuǎn)軍洞轉(zhuǎn)軍洞(ZhuanjunCave)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初,河北鄴城遺址附近,考古專家最近發(fā)掘出1700多年前曹魏至十六國時期鄴城的南城門和北城門,同時還發(fā)現(xiàn)了民間傳說中的曹操“轉(zhuǎn)軍洞”。據(jù)介紹,這次發(fā)掘的鄴城遺址城門,位于臨漳縣城西南30公里處,距現(xiàn)存著名的曹魏時期銅雀臺、金鳳臺、冰井臺“三臺遺址”僅1公里。這一城門遺址南北長50多米,寬3米多,高4米左右,呈券頂式。在城門洞的兩側(cè),均勻地分布著眼距90厘米、行距70厘米建筑時的架板眼。在城門處,有兩側(cè)對稱的門轉(zhuǎn)軸安放的門軸石,門底下由北向南有一呈封閉狀的排水壟溝。城門有地上通過地下而走的秘密通道,可能就是民間傳說的“曹操的兵數(shù)不清”這一歷史典故中的“轉(zhuǎn)軍洞”。傳說,“轉(zhuǎn)軍洞”建成之后,曹操在鄴城舉行了一個盛大的閱兵……[詳細]
補要村遺址
  補要村遺址位于臨城縣東部臨城鎮(zhèn)補要村與村東南鎮(zhèn)樓公路南北兩側(cè)的農(nóng)田中。公路切割遺址形成了3-5米的斷崖。遺址位于路南的部分東至補要村內(nèi)土路,西界以村中生產(chǎn)橋為界,南端至村南小河,東西長約250米,南北寬約90米。位于南水北調(diào)干渠內(nèi)面積約8000平方米。路北遺址南北直線距離超過200米,東西約250米,南水北調(diào)干渠內(nèi)面積約28000平方米。其中遺址堆積較豐富的部分位于路北東南側(cè),大部分位于干渠渠道內(nèi)。經(jīng)初步調(diào)查勘探,遺址面積約6萬余平方米,文化堆積厚0.5米至3.2米。經(jīng)過發(fā)掘與整理,發(fā)現(xiàn)各個時期的灰坑300余座,墓葬37座,房屋4座,灰溝19條,窯址5座,地面青銅冶鑄基址1處。經(jīng)初步整理,已復原各個時期陶瓷器200多件,石、骨、木、角、蚌器及青銅小件逾千件。補要村還有下述幾大發(fā)現(xiàn):首先是甲骨……[詳細]
順德府文廟大成殿
  大成殿是文廟(又名孔廟)的主要建筑!俄樀赂尽酚涊d:順德府文廟“建自唐,尋廢”。順德府文廟大成殿原名為“文宣王殿”,唐開元27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謚孔子為文宣王”,自此全國孔廟的主殿皆被稱為“文宣王殿”!按蟪伞比∽浴睹献印とf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一語,孟子贊頌孔子達到了集古圣先賢之大成的至高境界。宋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趙佶尊崇孔子“集先圣先賢之成”,下詔將“文宣王殿”改名為“大成殿”。現(xiàn)在各地文廟大成殿門額上方橫匾的刻字為清雍正皇帝御題“大成殿”三個貼金大字。大成殿為磚木結(jié)構(gòu),坐北朝南,建造在一個平面呈長方形的石砌臺基之上,前有很寬的月臺,青石地面,東西長30.8米,高1.2米,寬9米,中間設踏道。臺基四周安裝了欄板望柱,月臺上建有精美的雕花欄板,月臺下正對大殿……[詳細]
井陘千佛崖石窟
  井陘千佛崖石窟位于井陘縣南障城鎮(zhèn)七獅村,是一處佛道并存的石窟造像。開鑿於北齊河清四年(565年),明嘉靖年間,臨城縣石匠武得朝、武得用重建。石壁分層分排雕刻千尊佛像,為省級保護文物。巖外有近千年的古松。碑刻五塊,均是重修千佛洞碑記。千佛洞內(nèi)四壁開鑿有大佛三尊,小佛龕數(shù)千。其中有明代嘉靖時期的題記多則,北宋元祐三年題記一則。但在元祐三年九月的題記中,同檢旱田,自山下步至此,然火窮邃洞而返的天威(今河北井陘)簿尉大梁王嶠,鎮(zhèn)陽(今河北正定縣)戶椽伊川王泰,并未提到有關造像的事情,所以人謂王嶠等人來此游覽必是已經(jīng)有佛像存在的說法,有些過于牽強。不過在與此題記相距不遠,北壁近洞口處的壁面上,同時還有“維那彭城劉貴□佛廿十五尊/維那王志□佛三十五尊/維那□□□佛三十七尊”的題記,但刻于何時,不得而知![詳細]
秦皇島法云寺
  法云寺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歷經(jīng)明、清、民國,曾受十方共贊,佛事昌隆,數(shù)百年間法云寺晨鐘暮鼓,鳴響于渤海之濱,香煙慈霧環(huán)繞于長城南麓,其歷史悠久,建筑雄偉、規(guī)模宏大,是遠近聞名的一座古剎。因久經(jīng)歷史風雨,飽受蒼桑,舊址己不復存在。為了“恢復法云寺古剎,宏揚佛教文化”,在十方諸佛菩薩加持下,法云寺將得以重新修建。其新址選在秦皇島市海港區(qū)新店子村北0.5公里處,此為山嶺陽坡高地,並處我國東伸的“龍脈”上,使法云寺更加充滿神奇。他與風光旖旎的旅游盛地北戴河海濱咫尺相望。立身法云寺新址放眼南望,碧海云天、鳥舞金沙,山光帆影盡收眼底;北對聯(lián)峰山,后倚連綿的燕山山脈,寺周翠林相繞,山風習習,更有新建的世界獨一無二的九層水晶寶塔,實乃不可多得的佛教圣地。在圣清法師精心設計和組織下,一期工程大雄寶殿、天王殿、……[詳細]
393、老君堂
老君堂
  狼牙山在河北省保定地區(qū)易縣西部.在狼牙山棋盤坨上,有一處古廟,這就是著名于方園百里的老君堂,傳說是太上老君煉丹的地方,自古以來,這里流傳著很多動要的故事。早在戰(zhàn)國時期,燕昭王復興燕國后沾沾自喜,驕傲自滿起來,并幻想長生不老。他手下一群善吹的門客們,投昭王所好,鼓吹練仙丹讓他吃,以求長生。昭王信以為真,派人尋訪煉丹的好地方,最后選定了美如仙境的狼牙山。選定了佳期,昭王親自登山遙拜星晨日月,然后派方士們組織煉丹,這拜壇的地方主是老君堂。到了唐代,有一名道家朱翁曾在老君堂修道,學會了縮地法。他回家之后,鄉(xiāng)親們求他試一試法術,想開眼界,朱翁不肯。有個叫陳士明的勇士挖苦他徒有虛名,搞得朱翁不服氣,決心露一手給大家看。這一天朱翁請陳士明喝酒,酒罷陳士明辭別回家。只好回去請朱翁撤回縮地法術才回了家,后來朱……[詳細]
郭底村墓群
  郭底宋墓群:郭底宋墓群,亦稱郭底古遺址,位于郭底村周邊。昔郭底村南有一東西向340米、南北向60米高于地表1.5米的高地,土層夾有戰(zhàn)國、秦、漢時期的銅鏃、陶片、五銖錢幣等。西北與之相連處,有一40平方米的土墩,內(nèi)含灰燼土和夯基五花土及秦漢陶片等,當?shù)胤Q之“上杭煙墩”。附近,1972年發(fā)現(xiàn)一坑宋代人、馬尸骨及砍殺的斧頭、磨刀石等。1985年,在“上杭煙墩”遺址南發(fā)現(xiàn)東西向700米的漢墓群(已被水渠分為兩處)。另在村東發(fā)現(xiàn)漢代成人瓦棺墓葬一座(瓦棺縣文化館收存)。郭底曾傳為五代后周太祖郭威屯兵處,其于史不符、,據(jù)歷史文獻佐證,此東西向高地為戰(zhàn)國時期的趙長城遺址。村西南地方、當?shù)胤Q為“破樓堂前地”,1950年,發(fā)現(xiàn)磚砌地道、內(nèi)有武將全尸遺骨一具,胸前有一銅制護心鏡(存于村內(nèi)劉家藥鋪,已破壞)。19……[詳細]
圍場興華寺
  興華寺位于圍場縣城北20公里處的棋盤山鎮(zhèn)境內(nèi),在鎮(zhèn)內(nèi)有一片古建筑群,這里就是遠近聞名的“興華寺”。興華寺也稱“超仙院”,民間俗稱“大閣”。興華寺始建于清宣統(tǒng)二年(公元1910年),原有殿宇六層,殿內(nèi)中間塑有四大天王泥像,兩側(cè)配大馬各一匹。第二層是“娘娘殿”,殿中間塑有娘娘像,兩側(cè)為“山神”、“土地”像。第三層為“老爺?shù)睢,殿?nèi)塑有關羽、岳飛、劉備、張飛、趙云、關平等像。第四層為“大閣”,遍體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呈八角形,密檐式(樓閣式),內(nèi)分六層,分別塑有南海觀音、玉帝、托塔天王、太白金星、烏雞0、孔子座像、千手千眼佛!拔母铩逼陂g,原第五層“內(nèi)閣”被拆毀。各殿堂的塑像同時遭到毀壞,F(xiàn)在這所寺院建筑前三層殿、后殿及西配殿、東西石亭的遺址尚存。興華寺是圍場縣僅存的一處清代寺院建筑,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