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旅游

四川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圣諭碑[雒城鎮(zhèn)房湖公園東南隅•明代•市文物保護單位]碑紅砂石質,原立于廣漢市西門外萬人墳前,1934年移至公園內,1956年建亭保護。坐北向南。碑高2.1米,寬1米,厚0.20米。碑首刻有龍文,額題“圣諭”。碑文楷書豎排陰刻“天有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弊謴0.10米,字距3厘米,落款為“大順二年(1645)二月十三日”。碑陰原為閻錫命的圣諭六言注釋,后被南明平寇將軍,于隆武二年(1646)改刻為萬人墳碑記。碑文為“崇禎十七年(1644),逆賊張獻忠……[詳細]
  尹氏夫婦墓(原名:尹氏墓)年代:清類別:古墓葬公布時間:2012年8月15日地址:蓬溪縣下東鄉(xiāng)水口村簡介:尹氏夫婦墓位于下東鄉(xiāng)水口村胎沙鼓尹家大墳山,座北向南,面積約180平方米。墓冢由條石圍封土,長15米,寬12米,高1.2米,為雙人合葬墓;冢前有碑樓一座,為石質仿木結構,重檐廡殿頂,六柱五間七樓,兩側有抱鼓,碑樓高4.6米,寬5.6米,厚0.8米,碑樓、枋、正間及抱鼓高浮雕、透雕、圓雕戲劇場面、花卉、動物、怪獸等圖案,雕刻十分精美,正間匾刻“佑啟后人”,柱對聯(lián)“尊祖敬宗根深枝茂;報功崇德積厚……[詳細]
  王褒學識淵博,尤善詞賦,著述頗富,《華陽國志》把他與司馬相如并提,謂之王淵艷麗、蔚若華圃,其名篇如《圣主得賢臣頌》、《九懷》、《甘泉宮頌》、《洞簫賦》、《贈周處士》、《僮約》等膾炙人口。王褒墓在今資陽市墨池壩,由城區(qū)北去約10公里。墓冢高約五米 ,呈圓形,直徑約20米左右。墓前石碑為明代成化二十三年提督學校四川按察司僉事潘璋書立,碑高2米,寬約1米,正中碑文書西漢諫議大夫王褒之墓(原碑已斷成兩節(jié),現(xiàn)存于文物管理機構)。王褒墓西南200米左右,有池長約7米,寬約4米,窺之黝,擢之瑩,揚之香,吸之甘……[詳細]
  分水白塔位于遂寧市中區(qū)分水鎮(zhèn)東端,為字庫塔,清同治十三年(1874)借文星之名而建,用意在于振興文風,祈求當?shù)貙W子文運昌盛。白塔的結構,內為磚砌,外抹石灰,呈六邊形,下用條石砌成正方形塔基。第一層有地門洞,高0.4米,兩側書有對聯(lián):千篇勿棄文昌字,一庫盡藏倉頡書。二至四層為實心,西面造有壁龕,大小不等,均供有神像一尊。每層六棱皆飾有翹角,翹角上掛風鈴,微風吹拂,銅鈴擺動,響聲鏗鏘悅耳。每層檐下有精美的花草圖案。塔剎為相輪寶珠式,全塔高15米。地址:安居區(qū)分水鎮(zhèn)禹王宮社區(qū)……[詳細]
  永鎮(zhèn)庵年代:清 類別:古建筑公布時間:2012年8月15日地址:蓬溪縣赤城鎮(zhèn)二河口村簡介:永鎮(zhèn)庵位于赤城鎮(zhèn)二河口村,始建于明崇禎九年,清康熙四十九年重建,坐東朝西,呈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積約900平方米。前殿臺基用條石圍砌,高0.4米,木結構穿斗式粱架,三穿用五柱,單檐歇山頂,上覆小青瓦,面闊五間25.2米,進深四間9.8米,通高5米,脊檁題有“大清康熙四十九年”。正殿臺基由條石圍砌,高0.55米,為木結構抬梁式粱架,十一架梁前后雙、單步梁用七柱,單檐歇山頂,上覆小青瓦,面闊四間14.8米,進……[詳細]
  中國工農紅軍四川第一路軍籌備處舊址是當年曠繼勛為籌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路軍而戰(zhàn)斗、生活過的地方。舊址位于船山區(qū)永濟場(原名射洪嘴)的丁字路口,原為文武廟,建于清代中葉,座北向南,南面臨街。1929年春曠繼勛率二十八軍第七混成旅從廣安移駐遂寧縣射洪嘴一帶,司令部設在文武廟內,下屬各團分別駐扎在十教寺、蒲家祠堂等地。1929年6月29日,曠繼勛在大石橋鄉(xiāng)牛角溝舉行了震驚全川的遂蓬邊界武裝起義,起義軍改編為中國0工農紅軍第一路軍,豎起了中國工農紅軍四川第一路軍總指揮部的大旗;攻下蓬溪縣城,建立了四川第一……[詳細]
  朝陽洞在營山縣城東面,靈鷲鄉(xiāng)青羊村的一個石崖上。洞坐西朝北,洞頂有青羊宮,為歷代道家煉丹修道之所。洞內四壁存明清時代石刻題記十四幅,均保存完好。靈鷲鎮(zhèn)境內遺存有建于清道光元年的古建筑靈鷲文廟、青羊宮,以及明清時代的朝陽洞石刻、碑記和老爺山古墓、靈鷲大寨遺址等重要文物古跡。靈鷲境內河澤交錯、山石奇布.發(fā)展休閑旅游業(yè)很有潛力。南充市人民政府已于2003年6月18日公布了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朝陽洞:營山縣靈鷲鎮(zhèn),以朝陽洞洞口為準,向東30米,向南30米,向西50米(至山頂),向北30米以內為重點![詳細]
  熊文燦故里石刻,開鑿在西北—東南走向的巖壁上,坐東北向西南,鐫刻于清道光五年(1825)。石刻長5.1米,寬1.3米,上款刻“萬歷丁未題名碑省志俱作永寧衛(wèi)籍瀘州人”;正文陰刻楷書“熊文燦故里”五字,字徑0.6米;下款刻“丙子科舉人后裔熊鐘璜題,道光乙酉歲九月谷日”。石刻表面生長有地衣和苔蘚,且風化嚴重,字跡局部剝落。熊文燦,為今日瀘縣云錦鎮(zhèn)人,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進士,歷任福建巡撫、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等職,總理南京、河南、山西、陜西、湖廣、四川軍務。崇禎十二年(1639),由于招撫張獻忠……[詳細]
  長勝寺年代:清 地址:射洪縣青崗鎮(zhèn)竹筠村公布時間:2012年8月15日類別:古建筑簡介:長勝寺位于青崗鎮(zhèn)竹筠村4組,南500米為射洪至西充公路。該寺始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呈院落式布局,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解放后為青崗鎮(zhèn)糧食儲備倉庫,1961年改為竹筠山小學校,1990年恢復為寺廟。現(xiàn)保存古建有正殿、東岳殿、南岳殿、食殿,其余房屋均為仿古磚混結構。其中正殿素面臺基,高0.5米,前施石階4級,面闊3間寬11.4米,進深11米,脊高6米,檐高3.3米,木結構抬梁式梁架,11架梁用6柱,單檐歇山式……[詳細]
  陳子昂墓(原名:陳子昂陵園) 年代:唐 類別:古墓葬公布時間:2012年8月15日地址:射洪縣廣興鎮(zhèn)龍寶村簡介:陳子昂墓位于廣興鎮(zhèn)龍寶山村5組,東為農機站、耕地,南為龍寶小學校、獨坐山。該墓原位于獨坐山,為土塚墓,坐西向東,墓前原有石碑3塊,1958年毀。1988年、1992年縣人民政府撥專款在原墓址上進行了修復,冢呈長方形,冢四周用條石層層圍砌,中間泥土堆實,高4.2米,寬5米,深8米;冢前立石質長方形碑一通,碑楷書豎刻“陳子昂***墓”。墓園徑桿長200米,墓前坦道全長118米,寬14米……[詳細]
  火神廟[南興鎮(zhèn)興華街•清代•市(縣)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清咸豐二年(1852),民國年間維修,坐北向南,占地面積約1939平方米。四合院布局,前殿、正殿、東耳房保存完好。木結構,建筑面積約400平方米。前殿面闊五間21.4米,進深二間7.1米,通高4米。抬梁式梁架,硬山頂。檐柱高4米,柱徑0.21米。正殿為一樓一底建筑,底層面闊五間21.3米,進深三間17.5米;上層面闊三間13米,進深二間帶廊3.7米,廊寬1.2米,通高9.5。檐柱高3.5米,柱徑0.24米。抬梁式梁架,……[詳細]
  高洞廟及石刻年代:明、清類別:古建筑公布時間:2004年1月6日地址: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明月鎮(zhèn)高洞村簡介:高洞廟位于明月鎮(zhèn)高洞村,高洞廟現(xiàn)存正殿及僧房,建筑面積365平方米,正殿坐東朝西,素面臺基用條石圍砌,高0.7米,木結構,抬梁式梁架,九架梁用三柱,單檐歇山頂,上覆小青瓦,面闊三間13.6米,進深8.4米,通高7.15米,檐高3.9米,柱徑0.41米,覆盆式柱礎。僧房素面臺基用條石圍砌,高2米,木結構,抬梁式梁架,十架梁用7柱,單檐歇山頂,上覆小青瓦,面闊三間11.5米,進深13.1米,通6……[詳細]
  雷洞山寨址年代:清類別:古遺址公布時間;2012年8月15日地址:蓬溪縣大石鎮(zhèn)雷洞山村簡介:雷洞山寨址位于雷洞山山頂,由五座三頭組成,呈南北走向,面積約30000平方米,現(xiàn)有村民住宅3戶,可以種地、屯兵,寨內遺存有古井3口,石鑿石炤1個,該寨子原有3道寨門,東西寨門已毀,僅存南寨門,由條石壘砌,寨門洞寬1.88米,高3.58米,寨墻由條石壘砌,高5.2米,厚5.3米,單條石長1.4米,寬0.54米,高0.34米,寨垣總殘長800米。四周皆為絕壁,寨墻依山勢而建,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據(jù)縣志記載該寨……[詳細]
  告成寺位于小溪壩鎮(zhèn)。始建于明代,清乾隆時重修,原名太平寺,后取“大功告成”之意而名。現(xiàn)存建筑為清乾隆至中華民國時期修建。告成寺為一進三個院落,坐北向南。由山門、地藏殿、財神殿、觀音殿、大雄殿、左右?guī)考翱头拷M成,建筑面積1768平方米,占地面積8畝。寺內“木本水源碑”為圓帽矩形石碑,黃砂石質,高1.2米,寬0.65米,厚0.13米,碑首陰刻楷字“木本水源”四字,碑文主要記載了當?shù)鼐栀Y興修水利的歷史過程。告成寺是我市現(xiàn)存較完整的一處清代穿斗式三進四合院寺廟建筑群,其布局緊湊、結構嚴謹,具有十分明顯……[詳細]
  圣賜牌坊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元石鄉(xiāng)長埡社區(qū)牌坊街,橫向立于牌坊街,坐北朝南。據(jù)平昌縣志記載,清道光年間,坊主勤耕致富、樂善好施、扶危救困、富不欺貧,道光皇帝下旨建立牌坊,予以表彰。牌坊為石質仿木結構,五樓牌樓式牌坊,四柱三開間,青瓦屋面,通高8米,寬6.54米。四柱前后施抱鼓,門楣刻道光皇帝親筆“升平人瑞”四字,二級檐之間設堂,內立牌,刻“圣旨”二字,柱、楣刻龍。有題記“清道光十七年”。牌坊正、背面均刻有人物、動物、花卉圖案和清咸豐年間進士王際元(正面)、道光年間大興縣知縣吳銑(背 面)等人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