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廟位于葉縣昆陽鎮(zhèn)北關,葉魯公路北側。清同治辛未《葉縣志》載:“真武廟,在縣級北關外。自順治至道光年間,知縣許鴻翔、蔡文甲、陳德秀、鹿傳洵歷次重修”。此廟在解放初期仍保存完好,被譽為“中原北武當”。后來,由于修建葉魯公路,被大面積拆毀,僅存大殿一座!拔母铩睍r有人要破環(huán)大殿上的壁畫,群眾用白灰膏將壁畫粉封,使其得以保存下來。歷經幾十年的風雨,白灰膏脫落,壁畫又顯露出昔日的風采。葉縣真武廟大殿為懸山式建筑,坐北朝南。壁畫保存在大殿東、西墻壁上,內容主要是描述真武大帝得道升天的故事。真武廟供奉真武大帝,又名玄武大帝,民間稱祖師爺、上帝公,是北極玄武星君化身。玄武本二十八宿中北方宿之總名。戰(zhàn)國典籍……[詳細] |
葉縣的辛店、保安、夏李、常村等南部區(qū)域,有一條“龍”在山嶺峽谷之上曲折盤旋,俯瞰著廣袤的中原大地和江漢平原,這條“龍”就是當地百姓口口相傳、代代相傳的“土龍”--楚長城。楚長城是中國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長城,被稱為“長城之父”。楚長城既是南方部族“飲馬黃河”、“問鼎中原”的軍事跳板,亦是抵御中原諸國的軍事防御體系,它承載著楚國滄桑的歷史,見證了戰(zhàn)爭與和平的演變。遺址概況葉縣楚長城遺址是由“土龍”(城墻遺址)、山寨(關城遺址)、房基、水井、蓄水池、烽火臺等組成的重要遺跡連結線,涉及辛店、保安、夏李、常村4個鄉(xiāng)鎮(zhèn)。楚長城遺存較好的地段,都在山寨的頂部,老山寨、鷂山、闖王寨、紅石寨、歪頭……[詳細] |
中原軍區(qū)暨中原野戰(zhàn)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位于平頂山市寶豐縣商酒務鎮(zhèn)皂角樹村、北張莊自然村、何莊村、楊溝村等。北張莊村是第二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中原軍區(qū)暨中原野戰(zhàn)軍司令部下設參謀處、情報處、軍政處、軍械處、通訊處、機要室等。根據中央關于相對穩(wěn)定指揮機關駐地,以利統(tǒng)一指揮中野和華野在中原協同作戰(zhàn)的意圖,經過慎重選址,1948年5月26日,劉伯承、鄧小平率中原軍區(qū)暨中原野戰(zhàn)軍司令部領導機關進駐縣城西北商酒務鎮(zhèn)北張莊村,在此指揮開封、鄭州、洛陽、襄樊等戰(zhàn)役,1948年11月離開寶豐赴淮海前線。中原軍區(qū)暨中原野戰(zhàn)軍司令部現存劉伯承鄧小平舊居、軍政處、情報處、通訊處舊址,中原軍區(qū)團以上干部會議會址、中原軍區(qū)警衛(wèi)團……[詳細] |
徐玉諾故居位于魯山縣辛集鄉(xiāng)徐營村。年代為1894年。徐玉諾故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徐玉諾故居是一個用紅磚院墻圍起來的小院,院子坐西朝東,東面和西面各有3間瓦屋。說是故居,但院墻用的紅磚卻是新的。對此,聞訊專程從魯山縣城趕回來的徐玉諾的二孫子媳婦常大利說,院墻是前幾年才新建的,而里面的房子盡管也是前幾年才翻修的,但基本是按照原來的房子修建的,房子墻體外面特意用草摻泥糊上去的,以保持原有的風貌。在徐玉諾故居大門前,立著一個寫有“徐玉諾故居”的標志物,其背面關于徐玉諾的生平簡介,內容有:徐玉諾(1894—1958),原名徐言信,筆名紅蠖,20歲考入開封省立第一師范學校,1919年在《晨報》開……[詳細] |
澧河石橋始建于明代,距今約有600年歷史。但也有人認為該橋始建于南宋,擁有千年歷史。該橋南北走向,石板平鋪結構,長59米,寬5米,共35孔。每孔橋面為5塊石板并排鋪就,每塊石板長1.72米,寬0.64米,厚0.7米,石板與石橋之間用鐵抓釘連固。第1、3、5塊人行道上的石板為石灰?guī)r(青石)鋪設,第2、4塊專門行車的石板,用堅硬的花崗巖條石作梁。在行車用的花崗巖石板之上,正反兩面均有車輪碾軋的數厘米深的凹陷,足以證明其歷史的久遠。橋墩石塊體積龐大,并有龍頭雕刻,工藝精美,可惜絕大部分毀于“文革”期間。橋墩與石板之間亦用鐵條上下連固,雖歷經數百年的激流沖擊,但仍十分堅固。由于澧河為流沙河底,為防止橋……[詳細] |
葉縣文廟位于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縣城中心街南側,古縣城的東南隅,東南側緊鄰古城墻。葉縣文廟始建于金代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總占地面積29494平方米,是葉縣城區(qū)內現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落之一。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自孔子宣揚禮教,著書勵學,到秦始皇焚書坑儒,再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經歷了從產生、發(fā)展、挫折到成熟輝煌的歷史。唐太宗尊孔子為先圣后,昭告全國每個府、州、縣均建立祭俸孔子的場所。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封孔子為文宣王,故稱為文宣王廟,明代始稱“文廟”,F存的葉縣文廟是由金代葉縣知縣劉從益創(chuàng)建。劉從益,字云卿,金代時應州……[詳細] |
文筆峰位于縣城南2.5公里的文筆山上,內有文筆峰塔又稱文峰塔,明代,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塔于明萬歷四十七年建造為六棱實心磚塔,下有六角青石塔座,上部六棱尖頂,無層、無門窗,略似華表,造型別致,風格獨特,為河南省塔列中之孤例。文筆峰塔上方南側鑲嵌碑刻一方,碑文陰刻楷書,主要記述建塔主持人及捐款者姓氏、出身。捐款者有輔佐李自成大順政權丞相牛金星之名,與香山寺戊辰科狀元劉若宰于崇禎三年所撰“重修香山寺觀音大士塔記碑”碑陰之“崇禎丁卯舉人邑人牛金星”記載相吻合。寶豐縣城南五里許,東西橫臥著一道土嶺,因該嶺位于文廟南,于廟南北對應,故名筆山。山巔古射箭臺上,聳立一座塔,其塔高約15米,結構下石上磚……[詳細] |
寶豐縣城北10公里石橋鎮(zhèn)有一村名叫高皇廟。高皇廟因劉邦曾在此地駐扎而得名。從寶豐到洛陽的古道要經過高皇廟,高皇廟村北有北汝河渡口,南有黃土嶺作屏障,北有北汝河作天險,西有虎狼爬嶺連綿接伏牛山。出,可以掌握主動;守,可以游刃有余,退,可隱進山區(qū),所以,該村時常成為英雄豪杰聚居之地。高皇廟舊時有寨,寨為雙墻,寨高兩丈余,壕溝寬三丈,深丈余,壕溝之水從北汝河引來,清水經年不斷,水中魚蝦戲游,岸邊楊柳依依。寨有東、西、南、北四個門,東門“迎暉”,西門“送爽”,南門“鳳村寨”,北門“望汝”,在西南隅有炮樓一座。寨內有四條大街,高皇廟、關帝廟、文昌宮、丁家祠堂、戲樓等分布其中。寨內各路英雄齊聚,風云際會不……[詳細] |
中山寨遺址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區(qū)東7.5公里的紙坊鎮(zhèn)中山寨村及周圍,遺址依山傍水,地勢北高南低,面積75萬平方米。遺址依山傍水,地勢北高南低,地貌呈丘形,中心部分高出地面約5米。紙坊鄉(xiāng)中山寨村就位于遺址中心。村旁渠邊斷崖上的袋形灰坑,夾雜著大量紅陶片、黑陶片、石器等,連綿不斷,地表還散存有數量頗多的彩陶片,紅色的夾砂、泥質陶片,殘斷石器及西周、漢代陶片,內涵豐富。遺址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500米,遺址內文化層厚處約7米,內容豐富。遺址南部耕地層呈黑色,地面有不少夾砂紅陶、灰陶片。斷崖上暴露有很厚的灰層和互連不斷的灰坑,多呈袋形。遺址的東北部,暴露不少墓葬,很淺,一般在0.3米左右就見墓口。墓……[詳細] |
來安寨位于汝州市寄料鎮(zhèn)郭溝村。年代為清。 2016年1月22日來安寨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來安寨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寄料鎮(zhèn)郭溝村西南山頂之上,面積40860平方米。來安寨的基座始建于明代晚期,后因匪患日益嚴重,當地富豪為躲避戰(zhàn)亂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在原有基礎上構筑而成。來安寨的平面呈橢圓形,依山就勢而建。東、南兩側面臨山崖,寨高不足2米;西、北部為緩坡地帶,墻高在6--7.1米。整個寨體均就地取石,平排疊壘,墻體下寬3.5米,上寬2.1米,上部外壘垛墻。環(huán)寨墻內側有一條寬約3米的兵道,用以兵丁過往。來安寨辟有二門:北門(拱極門),南門(挹翠門)。兩門之間由一條3……[詳細] |
元次山碑位于平頂山市魯山縣高中院內。為唐代刺史、詩人元結(719~772年)墓碑。碑銘原立于魯山縣城北青條嶺泉坡元結墓地,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將碑移于此并建保護亭。碑亭為方形攢尖頂灰筒瓦頂建筑,元次山碑位于亭內。元次山碑系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于大歷七年(公元772年)63歲時為好友元結親手撰寫并書丹的悼文。全文以寸半見方的楷書寫就,字跡渾厚雄健,遒勁秀拔,氣勢磅礴,充溢著寧折不彎的浩然正氣。是顏體的代表作品之一。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次山碑為青石雕刻而成,碑額缺失。碑身為長方體,高1.9米,寬0.95,厚0.28米,右下角殘缺。碑文四面環(huán)刻,也稱四面碑,正背兩……[詳細] |
白朗墓位于平頂山市石龍區(qū)大劉村西、關莊北山之陽。白朗墓系我國歷史上最后一位規(guī)模最大的舊式義軍領袖白朗之墓,墓呈圓形,高1.5米,周長25米。土、石、水泥結構。墓前有一高2.5米的石碑,鑲嵌于典雅別致的碑樓之中。墓冢北依黑虎山,南眺玉帶河(關莊河)。1986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白朗(1873—1914),字明心,農民出身。1911年10月率眾起義。1912年4月攻克禹縣,提出“打富濟貧”口號,義軍發(fā)展6000余人,最多時達2萬余眾。曾稱“中原扶漢軍”,為配合孫中山二次革命討袁,義軍打起“扶漢討袁”旗號,轉戰(zhàn)5省,歷時4年。1914年8月回師河南,在臨汝(今汝州市)、寶豐交界……[詳細] |
塔里赤墓碑,元代,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趙莊鄉(xiāng)官衙村西南三堆山之陽。該碑通高4.1米,寬1.15米,厚0.36米。圓首上刻二龍戲珠,龜趺。額陰文篆書“大元臨汝郡公神道碑銘”。墓碑為至治三年(1323年)其子廣西道宣慰使都元帥萬奴所立,察罕篆額,宋民望撰文,姜元佐書丹。碑文楷書28行,滿行71字,首行題曰:“大元贈輔國上將軍,浙東道宣慰使都元帥、護軍、臨汝郡公神道碑銘”。塔里赤(1243-1306年),蒙古族,金、元時,祖籍康里人。幼習文藝,頗穎異,長而試勇,性彪悍。后襲父職,佩銀符理官,參戎幕,調度軍馬。征討南宗時,累以戰(zhàn)功,官福建招討使。評定后,遠出交趾、兩廣、收捕諸叛,遷浙東道宣慰使……[詳細] |
位于汝州城西北7。5公里處大張村的黃土臺地上。北依山坡,西近荊水,地勢北高南低,遺址高出河床近3米,總面積3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米。斷崖上灰坑時隱時現,地表灰層相連,遺物頗為豐富。遺址內陶、石器并存。石器均系河卵石精磨而成,有石斧、石鑿、石刀、石鏟等;陶器以泥制紅陶為主,夾砂陶次之,還散存著部分泥質黑陶及灰陶。仰韶文化晚期的陶器為紅陶,但器內多為灰色,質地緊密,器形趨于靈巧。有些陶器有彩繪,但紋理簡單。龍山文化晚期的陶器以磨光黑陶為主,灰陶次之。紋飾大多為蘭紋、細繩紋,間有少量的方格紋。器形有高領罐、斂口缽、大口缸、鬲、鼎、深腹缸等。其文化性質屬于母系氏族社會晚期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的一種獨特……[詳細] |
萬安西寨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大峪鎮(zhèn)梁窯村西南山頂,又稱龍頭寨。石寨平面呈橢圓形,東西40米,南北65米,總面積2600平方米。寨墻高約10米,通身用方形青石壘砌而成,南、北兩方各辟一拱形寨門,北門上部鑲碣石一塊,上刻 “瞻嵩”、“少室作屏”、“龍頭寨”,南門上同樣鑲碣石一塊,刻有 “望汝”、“萬安西石寨”、“回龍峰”、“宣統(tǒng)四年”等字樣。石寨南部現有石質拱券窯5間,南北長28.5米,東西寬11.7米,高6米。北部正中間有三間瓦房,屬石木結構,屋內墻體上設有5個壁柜,緊靠北門右側有石窯3間,形制同上。寨內西南青石上鑿有蓄水窖一個,長3米、寬2.4米、深1.6米。萬安西寨建于宣統(tǒng)四年(公元1912),……[詳細] |
馬禿塔兒墓是中原地區(qū)保存最為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蒙古族貴族墓葬。墓址在河南省平頂山市湛河區(qū)北渡鎮(zhèn)荊山村北。墓前元代墓碑、華表及神道至今仍存,墓碑書法渾厚有力,河南省僅有,全國罕見,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與文物價值。作為中原蒙古族鼻祖,馬禿塔兒在元朝時期就頗具影響,以馬禿塔兒墓為核心的蒙古族風情園是集民族團結、弘揚優(yōu)秀歷史文化、旅游觀光休閑為一體的人文旅游項目,這在中原廣大地區(qū)獨樹一幟。平頂山市湛河區(qū)北渡鎮(zhèn)荊山村馬姓蒙古族是元朝蒙古侍衛(wèi)親軍千戶馬禿塔兒的后代,現有蒙古族1360人,是元末明初進入中原的蒙古族的后裔。據家譜、碑文、地方志中記載,荊山村蒙古族的遠祖是元朝一位名叫馬禿塔兒的高官,故其后代以“馬……[詳細] |
前后戶遺址新石器時代河南省汝州市陵頭鎮(zhèn)前、后戶村西側,荊河東岸臺地上前后戶遺址東西300米,南北800米,面積240000平方米。1974年臨汝縣文化館、1984年汝瓷博物館先后對該遺址進行調查。發(fā)現遺址北部為裴李崗文化,南部為仰韶文化。根據采集到的標本,專家們一致認為該遺址是一處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裴李崗文化及仰韶文化并存的遺址,有些典型的器物屬于新鄭裴李崗文化和黃河中下游仰韶文化的廟底溝類型。由于汝州地層不屬于黃河流域,而是淮河流域的二級水系,說明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具有較強的滲透能力。根據調查,汝州地區(qū)還發(fā)現有長江流域的屈家?guī)X文化因素,據此推斷,南北兩種不同文化在汝州出現,對研究該地區(qū)原始社……[詳細] |
侯灣小安橋位于汝州市焦村鎮(zhèn)邢村村。年代為明。2016年1月22日侯灣小安橋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侯灣小安橋,建于明代,為三孔石橋。該橋南北橫跨在魏河上,橋面通長28米,寬6.5米。小安橋在魏河的河床上用不規(guī)則的條石砌成兩圭形橋基,由于河床淤積,現橋基高出河床約0.7米。三孔橋橋拱用的石材均為外弧內凹、剔琢工整、大小不等的長方形青石砌筑而成。橋拱兩側券臉石均用規(guī)整的弧形石鑲邊,高浮雕有鋪首、二龍戲珠、麒麟、云中仙鶴、鳳凰戲牡丹、海水游魚、團菊等有紋飾圖案。這些圖案雕工精細,刀法嫻熟,遒勁有力,栩栩如生。橋上游三個拱頂與橋面之間均置方形龍首,昂首、圓眸,嘴含龍珠,下游各置……[詳細] |
李渡口村傳統(tǒng)民居位于平頂山市郟縣冢頭鎮(zhèn)西北,是十三個村筑起來的寨,李渡口現存歷史建筑四合院(局部)20座,有建筑60余間,主要位于中心街兩側,中心街東西長約230米,街道兩側排列著眾多大小商號建筑(大多已毀),部分保存完好,現多作為民宅使用。寨內明清建筑連片成群,建筑格局以四合院為主,以兩進和三進院落形式居多,前有門樓,中有過廳,后有堂樓,有東西配房(樓)。紅石基礎,磚木結構,五脊六獸,上棚小灰瓦覆頂。古樓、古房、古窗,保存完好。沿街兩側為一層商業(yè)建筑,或是底層是商鋪的二層建筑,這些建筑結構嚴謹,氣勢恢宏,石刻、木刻、磚刻工藝精巧,具有較高的建筑史學價值和藝術價值,集中反映出明清時期豫北民居的……[詳細] |
太仆遺址位于郟縣城西北太仆寨。面積約6萬平方米,包括太仆寨全部及其四鄰。 遺址灰層內含豐富,有新石器時代的仰韶和龍山文化以至商周文化,1963年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出土的陶器有:鼎、罐、甗、陶紡輪。陶質為:紅陶、灰陶、夾砂陶、蛋殼陶。石器有石鑿、石鐮、石斧。紋飾有繩紋、網紋。另外還出土有獸骨、鹿角、蚌殼等。出土的器物還有銅鼎、罍、方壺、鏃、車馬飾、玉壁等190余件。器物造型精美,且多有銘文。經考古學家唐蘭鑒定為西周末期鄭器。遺址的東北部灰層中,還殘存著兩處石灰層。石灰層厚2~10厘米不等,長10余米。它為研究我國使用石灰的時間提供了依據。 重點保護范圍:以2號公路與廣闊渠北沿交……[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