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南平市旅游

南平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鳳林朱氏墓位于政和縣鐵山鎮(zhèn)鳳林村,年代為宋。簡介:又名朱森墓。墓用鵝卵石依山勢砌筑,坐西北朝東南,磚石結(jié)構(gòu),平面呈“風(fēng)”字形,占地面積130平方米。墓碑為明成化十五年(1479)重修時所立,長1.4米,寬0.6米,碑文陽刻楷書“宋承事郎朱公墓”。1993年重修。朱森(1075—1125),字良材,號退翁,又稱退林,宋代理學(xué)家朱熹之祖父。2013年,鳳林朱氏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墓周邊各外延30米![詳細]
  紅一方面軍物資儲運站饒坪大圣廟位于光澤縣鸞鳳鄉(xiāng)饒坪村,年代為1932年。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重建,坐南朝北,建筑面積608平方米。1932年11月8日,周恩來、朱德率紅一方面軍連克建寧、泰寧、黎川、光澤縣城,并將收繳的部分槍支、彈藥、大米、油鹽和布匹等物資秘密轉(zhuǎn)移到饒坪大圣廟。饒坪區(qū)黨員干部、游擊隊和廣大群眾將其分批轉(zhuǎn)移到太平庵、會仙巖、玉形宮、坪溪、二都等地,保障了紅軍的物資供應(yīng)。2020年11月,被公布為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100米。……[詳細]
  竹林坑窯址位于武夷山市武夷街道黃柏村,年代為青銅時代。簡介:平面呈東西排列“3”字形、南北走向的三級臺地,相對高度約10米,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約200米,分布面積20000平方米。出土物中,原始青瓷占80%以上,其余為印紋硬陶,在窯前工作面的廢棄紅燒土0-土有小石錛。該窯址是研究我國西周時期原始瓷窯爐結(jié)構(gòu)形態(tài)的重要實物。2013年,竹林坑窯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側(cè)(窯址東壁)向東20米,南側(cè)至田垅(窯頭向南20米),西側(cè)至山邊(西側(cè)窯壁向西10米),北側(cè)(窯尾)向北20米;東西寬30米,南北長40米![詳細]
  洛嶺橋位于政和縣楊源鄉(xiāng)楊源村,年代為清。簡介:建于清光緒九年(1883),為單孔木拱廊橋。橋身東西走向,全長40.5米,孔高6.7米,凈跨27.6米。廊屋面積175平方米,面闊十七間,進深四柱,兩側(cè)設(shè)座椅,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gòu)架構(gòu),懸山頂。保護范圍:從橋外沿起,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2018年,洛嶺橋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朱子社倉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鎮(zhèn)五一村,年代為清。簡介:原名五夫社倉,初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是由朱熹首創(chuàng)并命名的民辦社倉,歷代改建,現(xiàn)存主體為清代建筑。坐東南朝西北,通面闊17.6米,總進深23米,總面積402平方米。由大門、門屋、天井、廳堂、兩側(cè)倉儲用房等組成,雙坡面懸山頂,穿斗式木構(gòu)架,外部圍護夯土墻。保護范圍:東、南、北墻體各向外延伸20米,西向外延伸30米。2018年,朱子社倉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黃土關(guān)位于邵武市金坑鄉(xiāng)金坑村,年代為元至清。簡介:古稱黃土寨、黃土隘,南宋后為閩贛界關(guān),稱王虎關(guān),元代始設(shè)黃土寨巡司,明代石砌關(guān)墻,清代沿用并擴建,素稱“入閩之咽喉、贛之孔道”。關(guān)隘南北走向,以山體為基礎(chǔ),雄踞山口,東護閩地,西御江西。關(guān)門當(dāng)?shù)蓝O(shè),條石壘砌,拱券門頂,左右兩壁門栓眼保存完好。保護范圍:東、南從現(xiàn)存黃土關(guān)墻向外延伸50米,西至古道,北至省道。2018年,黃土關(guān)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通判泉位于邵武市洪墩鎮(zhèn)尚讀村,年代為宋。簡介:泉井系南宋理學(xué)大儒何兌所筑,因何兌曾任辰州通判,故鄉(xiāng)人名之曰“通判泉”。泉分五眼,依序為飲用水、洗菜、洗衣、洗污物等不同功能。井面以大石板鋪筑,井眼長方形,面積分別為3.8、12.8、4.1、8及12.7平方米。井眼設(shè)計科學(xué)、合理, 至今村民仍自覺遵循,從不紊亂。保護范圍:井臺外沿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2018年,通判泉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朱松墓位于武夷山市上梅鄉(xiāng)地尾村寺門自然村,年代為南宋。簡介:始建于宋紹興十四年(1144),原位于五夫里西塔山,宋乾道六年(1170)遷至白水鵝仔峰山下,后再遷于此。墓坐東向西,平面呈圓形,墓園占地面積800平方米。石墓室,墓室頂部用鵝卵石砌筑圓形穹頂,穹頂直徑約為2.5米。墓冢前立墓碑一方, 碑面陰刻“顯祖朱獻靖公墓,朱凌拜立”。墓碑前設(shè)有祭臺,祭臺中央設(shè)有石拜墊、石香爐和石供桌。朱松(1097-1143),字喬年,號韋齋,朱熹之父,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宋重和元年進士,歷任政和縣尉、著作郎、吏部郎等職。因反對權(quán)相秦檜投降主張,貶任江西饒州知州(未赴),紹興十四年卒。以子熹貴,卒后贈通議……[詳細]
  真德秀墓位于浦城縣蓮塘鎮(zhèn)顏處村真處山,年代為南宋。簡介:墓坐西北朝東南,平面呈“風(fēng)”字形,二級墓坪,占地約2000平方米。墓依山而筑,上世紀文革時期被破壞,后在原址上重修。真德秀(1178-1235),字希元,號西山,福建浦城人,南宋理學(xué)家。慶元五年進士,官至戶部尚書,拜參知政事,卒后贈銀青光祿大夫,謚文忠。學(xué)宗朱熹,創(chuàng)西山真氏學(xué)派,有《真文忠公集》。保護范圍:墓區(qū)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真德秀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遂應(yīng)場銀礦遺址位于政和縣嶺腰鄉(xiāng)錦屏村,年代為宋。簡介:分布于錦屏村東北的山谷間,銀礦采掘始于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封閉于正德十六年(1521)。宋隆興二年(1164)在銀礦設(shè)立坑冶轉(zhuǎn)運司,由官府督辦開采白銀,到明永樂年間(1403-1424),銀礦進入采掘的鼎盛時期。保護范圍:以古銀洞最大洞口為中心,向東約500米至天池龍井至官坑一線,向南約120米至公路后山角,向西約200米至石門峽垂直一線,向北約200米至天峰山門(圓石門)一線。2018年,遂應(yīng)場銀礦遺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下梅大夫第位于武夷山市武夷街道下梅村,時代為清代。下梅鄒氏大夫第是萬里茶道第一代開拓人鄒英章為了慶祝自己的60大壽而建,當(dāng)時鄒英章因兒子鄒茂軒而得到中憲大夫的誥封,所以起名為大夫第,門上的匾額及對聯(lián)為乾隆嘉慶年間的軍機大臣、大學(xué)士王杰所題。在當(dāng)時一共并排建筑了4棟房子,之間都有多道門戶相通,為一個建筑整體。其中大夫第是核心建筑,實際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全長一百多米,最寬處40多米,其余幾棟為書房,客房,偏房等。大夫第以磚雕、石雕及木雕最為著名,融合了清代徽派建筑特點的同時,也根據(jù)武夷山當(dāng)?shù)靥攸c做了很多的改良和發(fā)展。其中后花園小樊川內(nèi)的一面雙面鏤空磚雕,為目前國內(nèi)保存最完整、最精美也是最大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