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貴州省旅游

貴州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頂效鎮(zhèn)位于興義市東北25公里,離鎮(zhèn)不遠,有貓貓山,因山頂有兩個隆起的山包,一個低而微垂如貓頭,一個高而扁長似貓身拱起而得名。遠遠望去,它像一只山貓匍匐在地,正準備縱身而起,捕獲獵物。貓頭上,有一個高3米,寬4米左右的巖洞,酷似山貓圓睜的大眼,當?shù)厝朔Q之為貓貓洞。1974年冬,考古工作者由于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洞里找到了有古代人工打擊痕跡的石片。次年10月進行試掘,11月正式發(fā)掘。從洞內黃褐色砂質上層和堆積物里,獲得珍貴的人骨化石、哺乳動物化石等大量文化遺物,還發(fā)現(xiàn)不少用火遺跡。出土的人骨化石下頷骨粗壯低矮,齒弓短而寬,形態(tài)與“山頂洞人”的下頜骨近似。股骨較粗壯,骨壁厚,髓腔小,與晚期“智人”化石……[詳細]
  普安衛(wèi)城樓及古城垣位于城關鎮(zhèn),始建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二十五年指揮使王威等始筑土城垣,用石包砌。據(jù)明嘉靖《普安州志》載,城垣周長八里五分,高二丈三尺;設四座石拱城門:東雍熙、南廣居、西崇仁、北鎮(zhèn)遠。鎮(zhèn)遠門上建鼓樓一座;城垣因山形而筑,西高東低,形如一口吊鐘。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東門改名會政。道光十一年(1831),南垣坍塌數(shù)十丈,后復修;咸豐三年(1853)補修東垣;咸豐八年城垣增高三尺。同治二年(1863)復修南門炮臺。光緒二年(1876)修西門鼓樓,十二年重葺西北兩門鼓樓。1952年前,整個城垣尚完好,以后漸遭拆毀,至1966年,毀壞過半,F(xiàn)僅遺存北門左右一段,長1100多……[詳細]
  土城渡口,位于貴州省習水縣土城古鎮(zhèn)赤水河與其支流黃金河交匯處。土城戰(zhàn)斗陷入僵持,而川軍的后續(xù)部隊正在源源趕到。其模范師第3旅已經增援到位,教導師第2旅正由古藺向土城方向迂回堵截,赤水方向的兩個旅另一個團正從西北向紅軍側后攻擊。在土城地區(qū),川軍已經集中了六個多旅。紅軍前有重兵,后有赤水河,如果繼續(xù)戀戰(zhàn),后果將不堪設想。毛同志之所以成為紅軍偉大的統(tǒng)帥,就在于他的軍事指揮從來都不會墨守成規(guī),從來沒有固定的和一成不變的作戰(zhàn)計劃,一切都是從實際出發(fā),著眼于揚長避短,克敵制勝,敢于并且能夠修正被實戰(zhàn)證明是不可行的計劃,在極度不利的局面下,出奇制勝,化險為夷,變被動為主動。土城戰(zhàn)場的激戰(zhàn)尚在進行,毛同志已經……[詳細]
  沿河土地灣“黔東特區(qū)”革命委員會舊址位于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譙家鎮(zhèn)白石溪土地灣,距縣城約45公里,占地1200余半方米。舊址后依群山,前臨碧溪,是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由舉人田太俞所建的木質結構平房,后其子孫世襲居住。1934年5月,由賀龍、夏曦、關向應等率領的紅三軍從彭水縣城西渡烏江,向黔東北地區(qū)進軍。5月14日跨入黔東沿河縣境內。為了擺脫被動局面,扭轉不利形勢,1934年6月19日,賀龍、夏曦、關向應等在貴州省沿河縣的楓香溪(1942年劃歸德江縣)召開湘鄂西中央分局會議,即有名的“楓香溪會議”。會議決定:以貴州的沿河、德江、印江、松桃及四川的秀山、酉陽等縣相鄰地區(qū)建立黔東特區(qū)革0據(jù)地。1……[詳細]
  鵝毛寨魁閣亦稱魁星閣,距盤縣縣城100余公里,據(jù)閣內石碑記載,該魁閣始建于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于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三月二十七日正式落成,修建時間歷時近4年!翱笔菫槭椎囊馑,北斗七星中離斗柄最遠的一顆星叫魁星。我國神話傳說中說,魁星就是主宰文章的神,鵝毛寨魁閣就是當?shù)匕傩諡榉睒s一方文化、展示一方文明而建造。該魁閣至今雖已經百年,但因其建筑風格堪稱一絕,長期以來一直受到鄉(xiāng)民們的保護,至今仍保存完好。鵝毛寨紅軍標語位于保田鎮(zhèn)鵝毛寨村大寨子農戶居住中心區(qū)。1935年4月22日,紅三軍團由軍團長彭德懷、政委楊尚昆率領一部分部隊,從普安舊營過樓下河進入盤縣,經三官營、祭山樹、小……[詳細]
  巖門司城垣巖門司城垣位于黃平縣東南山凱,與縣城直線距離29公里,毗連黃、施、臺3縣,地處清水江航運要沖,依山面江,形勢險峻。清乾隆年間筑石城于此,設把總1員,兵71名。有事可隨時提調各堡屯軍,為清政府控制黔省東南要塞,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城平面呈三角形,城垣以青石精砌,周長1633米,高3.33米,垛墻高1.33米、厚2.67米。墻頂墁以料石,上下安砌墻垛。設有東、南、西3座城門。北面靠山,城墻順山勢延伸而上,于高險處構筑炮臺3座,城門有樓,炮臺有房,靠江還建有水關2座。咸豐五年(1855年)三月臺拱(臺江)苗族人民在張秀眉的領導下反清起義后,貴州巡撫蔣蔚遠急令古州同知彭汝瑋,龍里知縣陳毓書……[詳細]
  1934年12月14日,紅軍長征經黎平,18日黨中央召開長征途中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史稱黎平會議。會議肯定了毛澤東西進貴州的正確主張,作出了《關于在川黔邊建立新根據(jù)地的決定》。會址為一座明清時期建筑,位于貴州省東南部的黎平縣城內舊城區(qū)原胡榮順號店鋪內。現(xiàn)正門橫匾的“黎平會議會址”幾個字為原國務院副總理-同志題寫。會址為一座典型的明清建筑,從大門進入后,依次為第一進、天井、第二進和后院。第一進現(xiàn)為到此參觀過的名人題字及照片展覽廳、第二進左為“紅軍文物陳列室”和“-住室”,右有“黎平會議陳列室”、“-住室”和“歷史圖片陳列室”!袄杵綍h會址”于1984年12月18日(會議召開50周年紀念日)……[詳細]
  貴州六盤水,因三線建設而生、因三線建設而興。位于其城中心的貴州水城鋼鐵廠,高22米的“母親爐”——一號高爐,至今仍為三線文化保留了一份“獨家記憶”。20世紀60年代初,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從備戰(zhàn)的角度出發(fā),黨中央決定將處于一線的國防科技工業(yè)、機械與能源工業(yè)及原材料工業(yè),逐步轉移遷至長城以南、廣東韶關以北、京廣鐵路以西、甘肅烏鞘嶺以東的三線地區(qū),規(guī)模浩大的三線建設也由此拉開帷幕。貴州六盤水煤炭資源豐富,有“西南煤海”的美譽。1966年,國家批準貴州水城鋼鐵廠籌建。根據(jù)“靠山、分散、隱蔽”的建設方針,選址于貴州水城青杠林,代號603工程。隨著三線建設全面鋪開,為把水城建成有鋼有鐵、打不垮、拖不爛的……[詳細]
  貴州四大古鎮(zhèn)之一的青巖古鎮(zhèn),位于貴陽市的南部郊區(qū),距離市區(qū)29公里,它歷史悠久,古老質樸,設計精巧,是著名的旅游景點。青巖古鎮(zhèn)距今已有620多年的歷史,曾是軍事重鎮(zhèn),內有明清建筑交錯而建,擁有各種寺廟、樓閣和雕梁等,包括懸山式的民居房、腰門、窗雕、石碑坊、背街、狀元府、慈云寺、文昌閣、萬壽宮等,人文氣息濃厚。青巖古鎮(zhèn)的獨特還在于它的喀斯特地貌,很多城墻層層堆高,氣勢宏偉。萬壽宮位于青巖古鎮(zhèn)的西街3號,靠近慈云寺。它原本是青巖的移民集資而成的八家祠,到了清朝康熙年,成為了江西會館,后又在嘉慶時期被人改造為道觀。萬壽宮總占地1000多平方米,有正殿、配殿、西廂、戲樓和生活區(qū)。正殿大門上是彩色浮雕,……[詳細]
  文昌宮位于貞豐縣城東門內,建于清乾隆年間,建筑平面布局應用均衡對稱的手法,沿縱軸線建前殿及左右配殿、正殿。在整個建筑群的前面,有長方形的荷花池,池中建木橋為出入道,似一個“中”字。整體建筑由高到低,錯落有致。正殿外觀似“高”字形,與城外文筆塔相映,人稱“文筆高中”。前殿和正殿均為木結構歇山式屋面,九架梁,三開間。翼角為仔角梁起翹,但舉架合度,房頂曲面柔和,出檐不顯硬直。正殿為重檐歇山式,雙步回廊,自腰檐起,第二層的檐外裝修退至金柱之間,使正殿建筑風格較為活潑。此殿通面闊6米,進深9米,基高0.4米,整個建筑高13米。清光緒二十二年(1897),文昌宮正殿被清翰林吳嘉瑞(廂丹)辟為“仁學會”會址……[詳細]
  仁懷市魯班場紅軍戰(zhàn)斗遺址位于貴州省仁懷市魯班鎮(zhèn)黃家田村白家坳村民組,距仁懷四中、魯班二小約400米。1935年3月15日,中央紅軍為了粉碎敵人的圍攻,實現(xiàn)戰(zhàn)略轉移的目標,紅一、紅三、紅五軍團與盤踞在魯班場的國民黨中央軍周渾元所率的第二縱隊,在白家坳、團標寺、涼水井、老坑嘴、白果寺、丁家山、羊角嶺一帶,展開了激烈搏斗。戰(zhàn)斗從3月15日清晨7時開始,持續(xù)到當晚10時結束。紅軍在槍林彈雨中沖鋒陷陣,奮勇殺敵,共殲敵400多人,擊落敵機一架,摧毀和占領敵軍碉堡、戰(zhàn)壕、掩體、障礙物等不計其數(shù),史稱“魯班場戰(zhàn)斗”。此次戰(zhàn)斗,極大地震懾了敵人,為紅軍第三次渡過赤水河,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鋪平了勝利的道路。20……[詳細]
  華嚴洞摩崖在施秉縣城東17公里甘溪鄉(xiāng)涼風坳腳。華嚴洞為一天然溶洞,洞口高2.56米,寬5.7米。洞內分兩層三岔,上層中岔距洞口30余米,高5米的天然石室中,有鐘乳石雕大士像一尊;左岔中洞口36米處有石雕武神像一尊。塑像雖已巖溶流面,仍形象生動、神彩奕奕。在洞上、左、右寬約100平方米石壁上,有明、清兩代大小摩崖13處,洞內有摩崖3處。共16處254字。洞口對聯(lián):“山光草色天成秀,水曲崖奇地給靈”,橫批“空色大觀”。洞上方橫書:“如來度化”;“西峙飛來”。題頭小字為“申陽董獻策題”,中有小字為“萬歷乙已秋立”,落款:“鄴下王之棟書”。洞左-:“靈云盤結”、“洞天福地”,落款:“萬歷丙申孟夏吉日”……[詳細]
  交麻崖墓崖墓位于東經106°15'、北緯25°42'30、海拔960米的縣城南七十公里交麻鄉(xiāng)干代村天星洞內,洞高約二點五米,寬十四米。干代河穿洞流向敦操電站,兩岸峽谷懸陡,天星洞地形險要,無旱路可至,僅能乘船由干代河逆水駛入。進洞十米后,從左側攀壁而上,就可看到洞內整齊放置的棺木。該洞現(xiàn)存棺木一百二十余具,置于洞內自然臺地上。棺下橫放兩根方木,長短大小不一。棺木排列有序,疊放層次不等,少則一層,最多四層;每層多者二十具,少則十具左右。棺木大小形制也不統(tǒng)一,最大的長約二點一米,寬零點六米,高零點五米,最小的長一點八米,寬零點五五米,高零點四五米。所有棺木均用青杉木制成。墻板相接處,用陰陽槽扣緊,……[詳細]
  普安城北,山巒延宕,滇黔古驛道蜿蜒其中。城北15公里的譚家灣一帶,五條游龍似的山嶺,錯落有致地環(huán)繞著蔥蘢幽靜的崧巋山,歷來就有“五龍顧勝”之說。崧巋山上,青松林立,古木參天;山腳,溪水清澈,小橋橫臥。明朝中期,這里建了一座古剎,因其山形而稱“五龍觀”。傳說清朝順治年間,一位名叫善權的太監(jiān),出京四訪名山大川來到譚家灣,見這里奇松翠竹,山水旖旎,恍若仙家圣境,便在此住下,削發(fā)為僧。他捐金獻銀,維修古剎,并取山上青松高大挺拔之意,將“五龍觀”更名為“崧巋寺”。崧巋寺占地600多平方米,南向,由前、后殿,左、右兩廂組成四合院。寺門前有護門雙獅,用“銀花玉”大理石雕成,造型別致,工藝精湛。山門前,列有1……[詳細]
  鄧恩銘烈士故居坐落于荔波縣城北向陽路21號,總占地面積1100㎡,總建筑面積397㎡,其中:故居86㎡,豆腐房9㎡,陳列室230㎡,游客服務中心72㎡,現(xiàn)故居館藏文物達150多件(套),已拆遷完畢等待建設資金的空地500㎡;1979年中組部、中宣部批準為貴州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初故居修繕完畢,舉辦故居復原和鄧恩銘生平事跡陳列,同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鄧恩銘故居是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活動示范單位,在上級黨委、政府和省民委的關心指導下,始終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和創(chuàng)建活動,得到領導、群眾和前來參觀游客的認可和好評。主要活動措施是:一、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活動納入重要工……[詳細]
  福泉城墻位于貴州省福泉市城廂鎮(zhèn)。福泉原名“平越”,是貴州開發(fā)較早的古州之一,秦漢置縣,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始建平越衛(wèi)土城,并設衛(wèi)所。明建文三年(1401年)筑為石城。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指揮張能在古城西北開辟了一座小西門,將河流引入城中,稱為“小西門水城”,水城河道橋孔上設放置鐵閘的閘槽,適時可以開閘放水御敵,并解決人畜用水問題。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知府楊可陶、指揮奚同柱又在水城外增加了一個外城,長約170米,把河流的一段圍進城來,以防止敵人斷絕水源。福泉城墻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修建的。起初是一座土城,到了洪武二十四年(1391),便改為石頭城。古城墻周長4……[詳細]
  六枝礦區(qū)1956年規(guī)劃建設,1958年開始全面建設,1961年六枝煤礦簡易投產。1964年7月,黨中央西南局決定補套建成六枝礦、恢復建設地宗礦,1965年1月1日西南煤礦建設指揮部在六枝礦區(qū)正式成立,標志著西南煤都大規(guī)模開發(fā)建設的開始。1965年完成六枝礦井補套續(xù)建工程,1966年10月,地宗礦井建成投產,1970年四角田礦簡易投產。六枝礦、地宗礦、四角田礦成為三線建設時期貴州地區(qū)煤礦工業(yè)的代表。先后建成的七對礦井及配套廠點,構成宏偉壯觀的百里礦區(qū)。六枝煤礦和地宗煤礦在10余年的生產中,總結提煉的“四位一體”防治煤與瓦斯突出技術,獲得煤炭工業(yè)部、能源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六枝礦區(qū)都是適應生產資料和……[詳細]
  紀堂鼓樓位于貴州省黎平縣肇興鄉(xiāng)紀堂寨上,共3座。十分雄偉壯觀。紀堂分上寨下寨,各有一座鼓樓,由十二根大杉樹原木支撐而起。塔身分八角,而頂層卻變化為四角攢尖頂花重檐。鼓樓周圍的地面和民居的走道上都以卵石鑲嵌成象征喜慶吉祥的圖案。紀堂鼓樓建筑年代久遠,曾多次修葺。1966年遭到破壞,1978年當?shù)囟弊迦嗣褡栽斧I工獻料重新修復。塘明鼓樓由12根大杉木立于柱礎之上,高約22米,突兀寨中。該樓以逐層內收的梁枋和全爪柱支撐層層挑出層檐,形如寶塔,內無層板,空至寶頂。鼓樓基面約160平方米,中央用青石板鑲成一個火塘,周圍有簡易木凳。樓前有一歌坪,坪邊建有一個小巧玲瓏的侗戲臺,與鼓樓相對。該樓底層呈方形,上為……[詳細]
  定邊城遺址位于貞豐縣城西龍場鎮(zhèn)大塘村后的臺地上,面積0.19平方公里。據(jù)《興義府志》記載:“明天啟六年(1626)普安監(jiān)軍副使朱家民筑城于定頭,宿兵以衛(wèi)民”。明思宗朱由檢賜名曰定邊城,但當?shù)鼐用窳晳T以“定頭城”呼之。清嘉慶二年(1797)二月初一,南籠起義軍攻破此城。定邊城平面呈梯形,西南城垣長約650米,南面城垣長350米,東、北兩面城垣各長約550米。整個城垣周長約2100米,厚1.5米。均用五面剔青(石灰石)砌成,F(xiàn)殘存的城垣,最高處仍有4米,最低處亦有1米以上,此城原有東、南、西、北四門,現(xiàn)僅存西門門拱,高3.9米,寬3.28米,厚2.41米。各道城門之外均有驛道相通。城內尚存明代筑就……[詳細]
  貞豐縣城內現(xiàn)一中校址,是清雍正九年(1731)修建的長壩營游擊署,俗稱“武衙門”。清咸豐十一年(1861)三月十六日,白旗軍一部攻占貞豐城,其首領馬斯。ㄓ置R仲)設府于該衙。因白旗軍公推馬斯俊為二元帥,故又稱其府為“馬二元帥府”。馬二元帥府為四廳六廂三院建筑群,規(guī)模宏大,坐東向西。有演武場,后有炮坊箭道,房屋均屬木結構穿斗式硬山頂建筑。大門及正廳均系圓拱,重重疊疊。第一院正廳門額上原有匾一塊,上 書“元帥府”三字;◤d、正廳、議事廳均屬單檐,小格花窗,浮雕欄額,門面刻有花、草、竹、林,古雅大方。院壩系方塊青石鋪就,設有花壇;◤d中原有丈許過樓,直通隔壁周衙,為文武官員議事、眷屬互往的通道。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