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旅游

山東省A級景區(qū)名錄

  顏廟,又稱復圣廟,為祭祀顏回的祠廟,F存為元代始建,明代重建。五進院落。現存元、明、清建筑25座。顏廟位于山東省曲阜城北門內,與孔府后花園隔街遙對,是祭祀顏回的祠廟。顏回字子淵,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家境清貧,卻潛心好學,一直受到孔子稱贊,說他好學“不遷怒,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者回也”。顏回亦以德行而著稱于孔門弟子中。唐太宗貞觀二年尊顏回為“先師”,唐玄宗時追封為“充國公”,元代時又加封為“充國復圣公”,至此顏回便被尊稱為“復圣”,顏廟亦被稱為“復圣廟”了。顏……[詳細]
  鳳仙山又名“奉仙山”,素有小泰山之稱,位于泗水縣柘溝鎮(zhèn)北3公里,有大小山頭12座,主峰高608米,在泗水縣520多座山頭中傲視群峰,被譽為“泗水第一山”。鳳仙山古木參天,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懸崖矗立,怪石嶙峋,洞穴幽深,山水倒映,集泰山之雄、黃山之奇、華山之險、峨嵋之秀于一身,連同眾多的景點、優(yōu)美的傳說,形成了鳳仙山獨特的旅游景觀。鳳仙山春天藤花遍地,夏日飛瀑流泉,秋天紅葉滿天,冬日蒼松翠柏,一年四季,生機盎然。鳳仙山上有大片的原始森林,郁郁蔥蔥,蓬蓬勃勃,樹種繁多,以四季常青的松樹為主。黃蓮、白……[詳細]
  濟南百里黃河風景區(qū),以景觀旅游、生態(tài)旅游、文化旅游、運動健身旅游為主體,集工程景觀、水域景觀、生態(tài)景觀、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于一身,為生態(tài)型文化主題園林。其工程景觀有被譽為中國“水上長城”的黃河堤防、險工、涵閘等;有“懸河”之稱的黃河。濟南百里黃河風景區(qū)是緊鄰濟南市城區(qū)北部,景區(qū)南大門直通濟南市中軸線――濟洛路,南依北二環(huán)路,濟青高速“零”點和京福高速濟南西下口靠近風景區(qū),交通便捷。總體規(guī)劃面積約為990公頃,是水利部黃委會“三口”重點規(guī)劃之一。2003年被水利部命名為“國家水利風景區(qū)”;2009……[詳細]
  夢泉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占地面積1萬余畝,位于淄川區(qū)淄河鎮(zhèn)幸福溜最頂端。整個景區(qū)所依托的村莊為雙泉村,原名夢泉村,是遠近聞名的長壽村。村子三面環(huán)山,海拔510米,距今有300年以上的歷史,現村里仍保存著康熙年間的村碑。整個景區(qū)分休閑生態(tài)區(qū)、尋古探幽區(qū)、登高探奇區(qū)、福壽文化區(qū)和民俗旅游區(qū)五大板塊。休閑生態(tài)區(qū)里分布著桃園、棗園、花椒園、海棠園、杏園、梨園、柿子園、山楂園等十個觀光采摘區(qū)。在這個區(qū)域內,游客可自由采摘,自由品嘗,充分體會通過勞動獲得成果的樂趣。十個園區(qū)自成特色,又自然相連,可以使游客在不同的……[詳細]
  峨莊瀑布群風景區(qū)是一個以優(yōu)美的自然山水植被為主體,以悠久的歷史文化為內涵,以古樸的山村民居為特色,以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態(tài)環(huán)境為基礎的綜合景區(qū)。景區(qū)內有遠古奇特的地質地貌景觀,多姿多彩的森林生物資源,獨立完整的泉瀑水景水系,悠久多元的歷史文化淵源,獨具特色的山地民居古宅,淳厚質樸的民俗民風民情,豐富美味的果品山珍野味,是清馨寧靜涼爽的天然氧吧,良好的自然生態(tài)保護小區(qū),是一處回歸自然天人合一的難得靜土,也是反樸歸真北方“武陵”的世外桃源。風景區(qū)地處魯中山區(qū),淄川城東40公里。這里青山、碧水、藍天,空氣……[詳細]
  齊故城排水系統(tǒng)的布局,是根據城內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勢,經過周密設計和科學安排的,F已探明有三大排水系統(tǒng),四處排水道口。同時又在大、小城南、北城墻外挖有很深的護城壕,與淄河和系水東西溝通,使其水系相連,四面環(huán)繞。小城排水系統(tǒng)在西北部,自“桓公臺”東南方向起,經“桓公臺”的東部和北部,通過西墻下的排水口,流入系水。大城內排水系統(tǒng)有兩條。其一在大城東北部,沿東墻北流,通過東墻下的排水口注入淄河。其二位于西部,由一條南北和東西河道組成,此處的排水道口已于1980年發(fā)掘清理,東西長43米,南北寬7米,深3米……[詳細]
  齊故城遺址位于臨淄區(qū)辛店鎮(zhèn)北7.5公里處,東依淄河,西臨系水,為周代齊國的都城,西漢時又為齊王國都治,歷時千余年。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城由大、小兩城組成,大城南北近4.5公里,東西約3.5公里,小城在大城西南角,其東北部伸進大城的西南隅,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兩城總面積約15.5平方公里,周長約21公里。故城的城墻多數已湮沒地下,少數因挖土及河水沖刷而無痕跡,現僅存一些斷垣殘跡。-物部門鉆探考證,城墻早在西周時期就存在,春秋、戰(zhàn)國、西漢時又多次修補。城……[詳細]
  東皋即東皋山(俗稱東嶺),南北走向,海拔170米。據清道光《沂水縣志》載:“爆山之東即鑼鼓山,鑼鼓山東南、縣治之東為東皋山。學宮在其西麓,又西即今縣治,又西即沂水徑流”,“馬山(縣城東北2.5公里)西南為東皋山,……山脈遠自沂山,近自雪山,其別支為走馬嶺,逶迤南下,迭起迭伏,為莒沂界。”解放前,東皋山上建有玉皇閣、文昌閣、耶穌教堂、大小文峰塔等建筑物。當時東皋山上沒有住戶,滿山松柏,冬夏常青。每當晴明之日,太陽將落時,陽光經沂河返射到東皋山上,彩霞萬道,飄忽閃爍,撲朔迷離,甚為美麗,故稱“東皋晚……[詳細]
  蓮青山生態(tài)旅游區(qū)位于滕州市東北約20公里的東郭鎮(zhèn)境內。蓮青山99座突峰,起伏在綿綿數十平方公里區(qū)域內,山上花草遍布,林木茂密,奇石交錯,壑深溝險,近100種飛鳥走獸嬉戲鳴吵其間。蓮青山生態(tài)旅游區(qū)深處有皇城遺跡、玉女城遺址、大寺遺址、高嘴子山、東谷山、西谷山等名勝古跡和自然景觀,“谷翠雙峰”為古滕八大景之一。蓮青山生態(tài)旅游區(qū)景色優(yōu)美壯觀且文化內涵豐厚,令游人流連忘返深處有皇城遺跡、玉女城遺址、大寺遺址、高嘴子山、東谷山、西谷山等名勝古跡和自然景觀,“谷翠雙峰”為古滕八大景之一。蓮青山生態(tài)旅游區(qū)景色……[詳細]
  墨子紀念館始建于1993年,建筑風格獨特,設計新穎,既有傳統(tǒng)民族特色,又有鮮明時代氣息,是集學術研討、圖書收藏、科技教育、參觀游覽于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的園林式建筑群體。該館位于滕州市城區(qū)東部風景秀麗的荊河西畔,分東、西、北三部分,東為墨子紀念館,西為中國墨子學會、山東大學滕州布墨子國際研究中心等,北為圖書資料樓,內藏國內外墨學研究圖書資料。墨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和社會活動家。墨學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孫中山稱贊墨子為“世界第一平等博愛主義大家”,與黃帝……[詳細]
  五寶庵山位于鄒城市東南方20公里處,距香城鎮(zhèn)北8公里,與嶧山遙相對立。據傳山上曾現出了金鐘、銀鐘、金鋤、金棒槌、聚寶盆等五寶,又因山上有人工建筑的關帝圣君廟和講經殿等石屋,取名為五寶庵山。五寶庵山奇雄怪離,山如壘卵,疊砌成峰,奇石林立,綠樹掩映,山土連片,樹木叢生,奇花異草隨處可見。五寶庵山自然風光秀美,峰巒起伏,洞穴相連,清泉長流,古木參天,物種豐富,植物種類2700種,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自然和人文景點多達60多處。五寶庵山自明朝以前便是一座香火不斷的名山,至今仍保存著眾多的文物古跡和旅……[詳細]
  魚邱湖位于高唐縣縣城內,環(huán)抱舊城區(qū),所以又名環(huán)城湖、高唐四湖。魚邱湖為古代掘土筑城而成由東南湖、西南湖、東北湖、西北湖4部分組成,面積1000畝,屬華北地區(qū)最大的縣級城區(qū)湖。湖水碧波蕩漾,風光旖旎,“白云飛來蘆卷雪,黃葉亂下鳴殘蟬”,“桃花浪援解鱗游,紫菱綠荇荷堆船頭”是四湖美景的真實寫照。代表高唐全國書畫藝術之鄉(xiāng)和人文景觀特色的孫大石書畫院、古典名著《水滸傳》古跡都座落在東北湖畔,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與濃厚的文化底蘊使四湖充滿了神奇的魅力和開發(fā)建設的價值,四湖已被省、市列為風景和旅游自然保護區(qū)。近年……[詳細]
  國家“AAA”級景區(qū)三河湖風景區(qū)位于山東省濱州市的陽信縣、惠民縣、沾化縣、濱城區(qū)三縣一區(qū)交界處,是濱城區(qū)委、區(qū)政府重點打造的一項生態(tài)文化旅游項目。三河湖區(qū)域地貌層次明顯,河流、淺灘、濕地皆具,淺灘外為綠地,植物主要為蘆葦、綠柳及各種野草,河灘地為果園和農田。灘外為基本農田,常年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等作物。三河湖風景區(qū)自然景觀、生態(tài)景觀獨特,這里水域廣闊,水質優(yōu)良,四季分明,景色各異,水文化底蘊豐厚。二月,春回大地,冰雪融化,萬木返青;四月,各色植物抽莖吐葉,為河灘地鋪就綠色地毯;盛夏,樹茂花艷,……[詳細]
  玄陽觀又名竹子庵,位于青島市李滄區(qū)戴家山南麓,是嶗山道教文化的重要場所之一,現在是李滄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玄陽觀相傳始建于東晉咸康三年(公元337年)。因其初建時為就地采石壘砌的石頭建筑,狀如古時鈴鐺,故民間又稱其為“鈴鐺石屋”。清乾隆年間重修,玄陽觀為嶗山“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一,也是嶗山道教文化的一部分,有著深厚的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底蘊,是李滄區(qū)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每年正月十六是玄陽觀廟會,周邊的村民都來趕廟會,紅綢布條一條一條拴在雌性大銀杏樹上,煞是好看。建筑風格現建筑重建設計為仿古清式建……[詳細]
  小石島(XiaoshiDao)在威海城區(qū)西部偏北,石島港與石島灘兩港灣之間。東距大陸最近點0.3公里。因島上多石得名。包括大小兩個島嶼:大島在西,名石島;小島在大島與陸地之間,名里島,兩島間有礁脈相連。東西走向,近似橢圓形,長0.36公里,最寬處0.2公里,面積0.063平方公里,海拔31.4米。島岸線長1.25公里,基巖海岸,嶙峋高峻,岸外有礁石分布。屬大陸島,由下元古代膠東巖群的黑云片巖組成。其上有松樹和雜草,無水源。北岸陡峭,有海蝕洞,名水龍窩。頂端設有三角形測繪標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