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孝橋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勒流街道黃連村基尾。是明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傅容為方便傅氏族人掃墓而在小河上筑構,故取名廣孝。明弘治四年(1491)農歷四月二十八日始建,次年農歷八月二十六日建成。橋東北-西南走向,跨黃連內河涌,為梁式石橋。寬3.8米,長7.2米。紅砂巖石橋墩,橋面由四塊麻石板組成。 該橋獨特之處在于紅砂巖橋墩突出三塊麻石榫上面橫放一塊麻石托住橋面。橋旁還立《廣孝橋記》碑。該碑立于弘治四年辛亥歲次(1491)仲冬吉旦。祥云紋。篆額。記……[詳細] |
西華見龍橋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勒流街道西華村見龍門牌坊旁。俗稱“步半橋”。建于清康熙年間(1662—1722)。西南-東北走向。長17.5米,寬3.3米。為單孔石拱橋。以紅砂巖構造,橫聯(lián)式砌筑橋拱。橋面由十五塊紅砂巖鋪成,每行三塊,共五行。東北邊11級石階,西南邊9級石階,每階由三塊大紅砂巖及三塊小紅砂巖拼成,需一步半走一級,故俗稱“步半橋”。橋欄外側陽刻“見龍橋”三字。橋梁古舊大方,形制保存完好。2006年10月25日,見龍橋被列入……[詳細] |
德云橋原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北滘鎮(zhèn)碧江社區(qū)德云圩的河涌上,現(xiàn)遷移至碧江社區(qū)民樂公園。建于清嘉慶年間(1796—1820)。南北走向跨越碧湖上。為單孔石拱橋,長20.5米,寬3.2米。橋拱由麻石橫聯(lián)式砌筑。橋身麻石構造,上陰刻“德云橋”行楷大字。橋面由13塊麻石并排砌筑,素面欄桿圍護。橋兩端以16級麻石石階上橋面。雖異地重建,但是基本保存了現(xiàn)狀。現(xiàn)在的德云橋體量依然較龐大,風度端莊穩(wěn)重,是順德古石拱橋的代表作之一。2006年10月25日……[詳細] |
垂虹橋,俗稱“大橋頭”,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陳村鎮(zhèn)舊圩居委水坑基路段。始建年代不詳,清咸豐元年(1851)年重修。東西走向,跨越村中小涌。橋為三孔石拱橋,全長29.32米,寬2.85米。橋墩和橋拱以花崗巖條石構建,橋拱運用橫聯(lián)式砌筑,嵌有麻石匾,陰刻“垂虹橋”楷書大字,落款為“咸豐元年闔鄉(xiāng)重修”。橋面鋪設麻石,兩側置素面石欄桿。橋兩端各設置21級麻石臺階,上面鐫刻菱形花紋以防滑。垂帶前置抱鼓石。垂虹橋主體結構和建筑風格保存較好,是順德……[詳細] |
御波橋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倫教街道三洲居委文明東路。始建于清代咸豐年間,光緒十一年(1885)重修。為單孔石拱橋,東西走向,跨越何家涌。全長16.3米,頂寬3.10米;◢弾r橋墩。以麻石條石橫聯(lián)式砌筑橋拱。七塊青石板砌成橋面。橋兩邊以麻石臺階上落。北面欄板陰刻“御波橋” 三字,落款為“光緒十一年乙酉仲春重建”。南面陽刻“御波橋”三字,落款與北面同;◢弾r欄桿,欄桿兩端置四只小靠山石獅。橋梁體態(tài)優(yōu)美,保存較好。2006年10月25日,御……[詳細] |
百歲坊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杏壇鎮(zhèn)古朗村天市街衛(wèi)生站側。清乾隆十七年(1752),為伍得覺之妻梁氏101歲壽終而建。坐北朝南,三間四柱三樓石牌坊。明間闊1.43米,次間闊0.78米。通高約4.8米。紅砂巖和鴨屎石質,重修時加入花崗巖。歇山頂,脊飾鰲魚寶珠。出三抄砂巖如意斗栱托檐。明樓龍門枋陰刻楷書“貞壽之門”。額枋正刻 “百歲坊”,落款:“旌表百歲伍門梁氏”,“乾隆十七年仲冬谷日”,背刻梁氏生卒、賞賜情況。額枋正面雕有雙龍戲珠及人物場景……[詳細] |
節(jié)孝坊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杏壇鎮(zhèn)古朗村排牙坊。清嘉慶三年(1798),為伍文光妻林氏立。牌坊坐西北向東南。為四柱三間三樓廡殿頂石牌坊。高4.25米,明樓寬3.3米,總寬5米。牌坊以花崗巖構筑,脊兩端飾鰲魚咬含,出三抄如意斗栱托檐。柱根有抱鼓石夾護。明間檐下置“圣旨”石匾,匾框以龍鳳環(huán)繞。坊額正面陽刻“節(jié)孝”,背面刻“奕世流芳”四字。次樓枋額上浮雕葫蘆等圖案。節(jié)孝坊是順德存留較少、保存較好的牌坊,石雕工藝相當精湛,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詳細] |
昇平人瑞坊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杏壇鎮(zhèn)上地石獅巷4號左前方。清同治六年(1867)為旌表何大寬百壽而立。牌坊坐西北向東南,為四柱三間單向沖天式石牌坊。高5.35米,面寬4.5米。整座牌坊以花崗巖筑成。柱頂飾寶珠。前后柱根有八塊抱鼓石夾護。明樓中懸“圣旨”石匾,枋額上陰刻“昇平人瑞”四個行楷大字,落款為“同治六年(1867)奉旨旌表百歲 教授文林郎何大寬立”。 枋下雀替浮雕博古、花卉紋飾。該牌坊形制基本完整,是順德僅有幾座清代牌坊之一。2……[詳細] |
簡竹居牌坊、六角亭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北滘鎮(zhèn)北滘居委簡岸路北側。1934年順德縣長陳同昶向廣東省政府呈請修建,以紀念嶺表鴻儒簡朝亮先生。共包括六角亭兩座與牌坊一座,呈品字形分布,臨河而建。牌坊坐西南向東北,為四柱三間沖天式牌坊。總寬6.3米,明間寬3.2米。柱頂飾云紋。碎石、混凝土結構,牌坊通體飾有石米。額枋尚存“經明行修”四字,依稀可見。六角亭為攢尖頂,頂飾寶珠,綠琉璃瓦當,滴水剪邊。該建筑是順德難得的、較完整的民國紀念性建筑。20……[詳細] |
“馬姓回甦井”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樂從鎮(zhèn)水藤村先揚馬巷。元代提督馬良佐之孫馬聰開鑿。傳說開井后,有人在井水中下毒。馬姓人將井水全部抽干,在井底放下朱砂,上壓帶小孔銅板,自此以后井水能除百毒,故又稱“朱砂井”。 井欄、井圈均由鴨屎石構造。井口外徑0.70米,內徑0.53米。井欄內側陰刻“馬姓回甦井”五字。井水常年充沛。該井是我區(qū)保存最好的元代古井,具歷史、文化價值。2006年10月25日,馬姓回甦井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漱玉泉俗稱“長流水”,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龍江鎮(zhèn)沙富村長流大街鳳凰山下。始建于明代,明代萬歷年間馬福安重修,20世紀20年代再次重修。由五個池(井)組合而成。三個方池、一個半月形蓄水池呈直線排列,旁為一個六邊形水井,總長12米,寬8.2米。井欄、池壁、地板均由白麻石構成。水源從鳳凰山上來,依次流入三個方池,再經龍頭狀出水口流入半月池,再流入河涌。水流淙淙,從不間斷,故稱“長流水”。 水井邊麻石陰刻“中涵玉醴”。漱玉泉總體建筑型制和規(guī)![詳細] |
周鑒井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大良街道蘇崗居委太平山麓。井為圓形,井欄高約0.5米,外井徑0.7米,深1.5米。鴨屎石構造。由于泉水不斷涌出,村民珍惜泉水,又在井邊砌了一個井徑近5米的半圓形水池,并鑿一小孔引水入池。周鑒井相傳在明朝萬歷年間,因修建舊寨塔的需要而開鑿。目前井水仍清澈甘甜,大批村民到此取水,在村民中影響較大,具有較高的歷史、民俗價值。2006年10月25日,周鑒井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麥孟華、麥仲華故居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杏壇鎮(zhèn)吉祐村愛日名關二巷4號。是麥孟華、仲華兄弟的祖輩世代居住之所。坐西向東,面闊10米,進深5米,F(xiàn)僅存大廳一座。硬山頂,龍舟脊,鑊耳山墻,素胎瓦,青磚墻。麥孟華(1874—1915),字孺博,號蛻庵。光緒十九年(1893)恩科舉人。曾參與公車上 書-,是維新派報業(yè)的主力軍之一。麥仲華(1876—1956),字曼宣,號武穎。清諸生?涤袨榈氖軜I(yè)弟子,女婿。民國初曾任司法儲才館秘書、香港電報局局長……[詳細] |
伍憲子故居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杏壇鎮(zhèn)古朗竹林二巷2號。清代建筑。坐西南向東北,三間兩廊式民居。總面寬10.80米,總深8米。硬山頂,平脊,灰碌筒瓦,青磚墻。故居主人伍憲子(1881—1959),原名莊,又名文琛,號夢蝶。近代報業(yè)名人。早年隨康有為受業(yè),加入保皇會,歷任《香港商報》、《南洋總匯報》、《國事報》主筆。民國初年,任廣東、湖北內務司司長,并與徐佛蘇合辦《國民公報》。其后創(chuàng)辦《唯一日報》、《共和日報》、《平民周刊》和《丙寅》雜志……[詳細] |
羅氏宅第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均安鎮(zhèn)沙浦海珠巷1號右側。為著名粵劇樂師羅家樹及粵劇名伶羅家寶的故居、舊居。民國建筑,融合中西建筑風格。磚混結構樓房。坐東南向西北。寬7.7米,長12.4米,高兩層半。青磚墻,正面飾石米。麻石門框,地鋪階磚、花階磚。女兒墻上灰塑瑞獸、二樓陽臺、窗楣上的拱形灰塑,精致細膩、形象生動,并有“為善最樂”、“吉祥如意”等篆書。該民宅裝飾精致,保存狀況較好,是研究順德民國建筑史、順德粵劇史的重要實物。2006年10月……[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