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溫州市 > 泰順縣旅游

泰順縣旅游景點介紹

  登云橋,位于縣城南門處,故又名鎮(zhèn)南橋,俗稱南門橋。系明正德年間(1505~1520年)時任知縣的劉桐主持修建,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署縣通判車登云重建,故名登云橋。橋呈東西走向跨泰壽溪之上,是泰順西南地區(qū)進城及縣城通往壽寧的交通要道,橋長32.6米,寬約6.2米,單檐歇山頂。橋面西通泰壽路,東連南塔路,仍![詳細]
  半月坵土樓位于萬排鄉(xiāng)茂竹園村半月坵,建于1936年,底層大門朝東北向,四面夯土墻合圍,共四層,攢尖頂。內(nèi)部為木結構,設四根木柱承托樓面擱柵,靠墻一側設木梯,以通上下;土樓每層均開有方形窗口,東北面最高一層墻外設懸廊,用懸柱承檐檁![詳細]
  下洋寨土樓位于萬排鄉(xiāng)茂竹園村,平面呈方形,四面夯土合圍,攢尖頂。土樓共六層,一至五層均為土木結構,第六層為木構架建筑,每一層的夯土墻上均開有方形窗戶,最高一層向外施懸廊。底層周圍挖有護寨池,深約2米,大門前設有吊橋![詳細]
  雙路土樓位于仕陽鎮(zhèn)雙路村叉路頭,底層大門朝西南向,占地面積約45平方米。土樓四面夯土合圍,共五層,四角攢尖頂,頂端做有葫蘆狀脊飾。平面呈方形,邊長8.7米,底層大門門框青石結構,設鐵葉門。土樓正中豎一圓柱,直達頂層,每層用木板隔斷,設有木梯互相連通。五層外側施懸柱,做有走廊,起瞭望作用。一至四層夯土墻均開有方形小窗,第……[詳細]
  東溪土樓位于東溪鄉(xiāng)上村東村自然村西側山腳下,坐東南朝西北,石、青磚、木夯土結構,占地面積100平方米。夯土墻合圍一座正屋,東南向帶耳房,西北側設門,門楣為青條石質,門柱為青磚疊砌仿西式建筑,墻體底部為塊石,上部為夯土墻,內(nèi)設三開間,三層懸山頂,底層三間開敞,二層起設隔斷,閣樓式,當中設一柱,夯土墻承檐檁,清水屋脊![詳細]
  黃沙坑土樓位于三魁鎮(zhèn)黃沙坑村,坐東北朝西南,占地面積64平方米。土樓四面夯土合圍,共四層,攢尖頂,底層大門朝西南向;內(nèi)部為木構架,正中立通心柱直至屋頂,每一層均在中柱上橫向出穿枋,枋上置擱柵承樓板;沿墻體一側設有木梯,環(huán)繞而上直通頂層;在四面墻體上均開有或方或圓的窗戶,最高一層向四面懸出瞭望臺![詳細]
  城水橋,八字撐式木拱廊橋,位于龜湖鎮(zhèn)后章崗村。橋長15米,寬4.17米,跨徑8米!鞍俗謸巍睒蛄阂殉蹙吣竟皹螂r形,使木拱廊橋技術的出現(xiàn)成為可能!鞍俗謸巍笔降睦葮蛑,橫坑的霞莊橋構架還比較簡單,城水橋的拱架中已出現(xiàn)“剪刀撐”![詳細]
  普賓橋,位于雅陽鎮(zhèn)新久村,系木平梁廊橋,建于嘉慶廿六年,長13.60米4.25米3.74米8.54米。廊橋北橋頭的神廟是馬仙宮。橋頭的臺階用了大青石鋪成,古驛道則用了大塊的卵石砌就,圓潤滑溜的石面上刻著歲月悠悠的印痕。普賓橋周邊的自然環(huán)境還保持的比較綠色生態(tài)。,跨徑,橋屋高,橋屋寬……[詳細]
  池源橋,位于橫坑鄉(xiāng)池源村,系木平廊橋。始建年代不詳,清咸豐二年(1852)被洪水沖毀,咸豐七年(1857)年重建。橋長21米,寬4.3米,跨涇9.5米![詳細]
  董源董氏宗祠(含五圣宮)位于泰順縣仕陽鎮(zhèn),為清代古建筑。2023年6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董源董氏宗祠(含五圣宮)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溪東橋位于于浙江省溫州泰順縣泗溪鎮(zhèn),為疊梁式木拱廊橋。始建于明隆慶四年(1570)。清乾隆十年(1745)、道光七年(1827)重修。橋長41.7米,寬4.86米,凈跨25.7米,離水面9.5米。處在“將軍逗獅”風水模式中的溪東橋,“虹氣臨虛,影搖波月”。橋拱上建有廊屋15間,當中幾間高起為樓閣。屋檐翼角飛挑,屋脊青龍……[詳細]
  泰順素有“中國廊橋之鄉(xiāng)”的美譽,仍完好保存著34座形態(tài)各異的廊橋,這些廊橋的價值不僅體現(xiàn)在精湛的營造工藝上,更體現(xiàn)在它們與當?shù)氐拿耧L民俗、民居建筑、宗教信仰等完美地有機融合。而這其中的代表,就是被譽為“世界最美廊橋”的泗溪“姐妹橋”——北澗橋和溪東橋。根據(jù)泗溪古鎮(zhèn)的歷史文化資源,廊橋文化園以“姐妹橋”的廊橋文化為主,以……[詳細]
  張十一厝位于泰順縣泗溪鎮(zhèn)前坪村,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重建于乾隆六十年(1795)。占地面積約5780平方米。由門樓、天井、正廳、左右四廂房構成三進合院式。外門樓三開間,抬梁式梁架,懸山頂。外天井兩側各建大門,門內(nèi)各有小院,各廳懸有牌匾。內(nèi)門樓為雙落翼式臺門。正廳兩層九開間,懸山頂。帶卷棚檐廊,梁架為抬梁穿斗混……[詳細]
  玉塔古窯址位于泰順縣彭溪鎮(zhèn)玉塔村附近。有青瓷窯址三處,青白瓷窯址七處。窯床為龍窯形式,其一長37.36米,寬2.32米,窯墻用泥坯砌筑,券頂用楔形磚砌成。青白瓷有碗、盤、碟、盞、罐、壺、瓶、燈盞、水盂等。胎壁較薄,質地堅細,呈灰白色。釉面純潔晶瑩,器物以素面為多。紋飾僅在碗、盤內(nèi)刻畫卷草紋和篦梳紋或在外壁飾蓮瓣紋。產(chǎn)品……[詳細]
  玉巖石刻位于泰順縣泗溪鎮(zhèn)玉巖村。題刻兩處,相隔4米,字跡清晰。東邊題刻:上端橫刻“包公墓道”,字長0.27米、寬0.23米;下端直書兩行“道理最大,以服天下之人”,“為善最樂,亦為子孫長久之計”。落款“大明萬歷三年(1575)靜山立”。西邊題刻楹聯(lián)一副:“玉巖鐘吼水,尖山應洞天”。字長0.15厘米。據(jù)《泰順分疆錄》載:……[詳細]
  文祥塔位于泰順縣羅陽鎮(zhèn)南門外。明隆慶年間(1567-1572)始建,清嘉慶十七年(1812)倒坍,道光廿三年(1843)鄉(xiāng)賢潘浦籌資重建。塔高19.7米,磚木結構,六角七層空心樓閣式,內(nèi)有樓梯盤旋而上,腰檐以疊澀法層層遞出。翼角吻獸逐層不同,有大鰲銜珠、吉祥如意、鵲尾卷草等。外壁繪有松、竹、梅、蘭等圖案。……[詳細]
  莒江戲臺位于泰順縣原莒江鄉(xiāng)上村。建于清中期,單間四柱亭閣式結構,面闊5米,進深4.5米,懸空臺面,距地表1.4米。戲臺后靠有木屏墻,兩側對稱開圓洞門與后臺相接。戲臺頂棚設八字形藻井,施五重斗拱。歇山頂,戧脊上做云頭。整個臺面可以從三個方向觀看表演,整體結構合理![詳細]
  庵前古民居位于泰順縣三魁鎮(zhèn)庵前村,建于清中期。依山而筑,高低錯落有致,占地面積約2000多平方米,其中“九榴”、“七榴”兩座民居最具代表性。九榴坐東北朝西南,由兩側門臺、天井、正廳組成。正廳兩層重檐十四開間,以明間為中軸分左七間右六間,進深七柱九檁,懸山頂。七榴坐南朝北,由門樓、正廳、左右?guī)拷M成。門樓為雙落翼式歇山頂……[詳細]
  里光水尾亭位于泰順縣司前鎮(zhèn)里光村,建于清咸豐五年(1855)。樓閣式,六面三層三重檐,亭高9.42米。亭中設圓柱六根,鼓形柱礎。亭身不設斗拱,用疊澀法挑出遠檐。頂部浮雕花鳥圖案,翹檐和亭身渾然一體,風格獨特![詳細]
  林建墓位于泰順縣泗溪鎮(zhèn)下橋村。扶椅式,墓前有《濟南郡林始祖唐內(nèi)史建公墓》碑,-砌筑半圓形青石墓廊,全長21米,寬16米。建于宋建隆三年(962),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修。林建(885—962),始居建陽,20歲任內(nèi)閣長史,宋建隆二年(961)遷泗溪隱居,同年十二月十三日卒,葬泗溪下橋,為泗溪林氏始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