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成都市旅游

成都市旅游景點介紹

  蒲江縣文廟大成殿建于蒲江縣城東街,毗連東門。據(jù)《蒲江縣志》記載:“蒲江縣文廟建于明朝洪武年間,原于縣署之南。又在清朝康熙34年(1695年)遷于東街新建,又于乾隆22年(1757年)及嘉慶25年(1820年)重修完竣!逼鋸R與東街交界處,建有高大的石屏墻一通,全部系青石墩砌成,石墩之間留有空口,石墻上蓋琉璃瓦和寶頂脊梁……[詳細]
  大佛寺摩崖造像,位于蒲江縣鶴山街道梨山村之長秋山南麓。據(jù)其造像風格,斷代為唐代至清代摩崖造像,大多造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清代《蒲江縣志卷二·方外·寺觀》記載:“大佛寺,縣東十里,石崖上大佛一尊,高丈余,前有石池,終歲不竭!贝蠓鹚履ρ略煜1-22號龕,系一環(huán)首方碑,高1.27米、寬0.43米,文字漫沒。這通龕碑應(yīng)……[詳細]
  蒲江武廟大殿位于蒲江縣大北街糧食局內(nèi),南方有文廟大成殿,周圍為庫房。清代乾隆二十三年(1785)至二十六年(1761)建成,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建。1988年7月20日,蒲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坐西北向東南,二重檐歇山頂,抬梁式梁架,面闊三間23米,進深四間16米,通高10米,建筑面積368平……[詳細]
  臨溪縣城遺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西來鎮(zhèn)白馬村12組。南北朝時期西魏恭帝二年(555年)置臨溪縣。唐天寶末(756年)在此置“行嶲州”,大歷四年(769年)正式設(shè)置嶲州,將邛州臨溪、蒲江兩縣劃屬嶲州41年。貞元十三年(797年)唐軍收復嶲州,嶲州遷回涼山州西昌市。太和三年(829年)南詔軍隊攻占嶲州,太和四年(830年……[詳細]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魏了翁墓及魏公祠位于蒲江縣城東北4公里處的高橋鄉(xiāng)潘溝村潘家山山坡上。墓前有一條山溪蜿蜒流過,兩岸山坡,均為茂密的松林。墓為土冢,長11米、寬3米、高2.5米。墓前原有清代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秋重豎的墓碑,現(xiàn)已毀,僅存殘破片段。附近公路旁原有明萬歷三十年(1602年)蒲江知縣王有仙(宣城人)、清……[詳細]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龍泉寺摩崖造像位于蒲江縣城東18公里的插旗鄉(xiāng)龍泉村,F(xiàn)存唐代造像4龕182尊。1號龕,高、寬各1.5米,深0.7米,造二菩薩立像。2號大佛窟,高6米,弧形頂,寬4米、深3米,造像131尊。大佛為彌勒像,結(jié)善跏趺坐,左手撫膝,舉右手,著雙領(lǐng)袈裟,臉圓胖,頭上細螺髻,火焰形背光,背光外緣為火焰,中層為花……[詳細]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尖山寺摩崖造像位于蒲江縣城西南20公里朝陽鄉(xiāng)的橋樓村。造像分布在尖山寺附近山崖上,現(xiàn)存23龕159尊。其中唐代18龕154尊,明代2龕2尊,清代3龕3尊。尖山寺位處高山之尖,古名朝天寺,在蒲江通往丹棱的古道上。唐代造像為3~19號龕、23號龕。3號龕,高1.77米、寬1.43米、深1.4米,造像15……[詳細]
  鶴山鎮(zhèn)單溝村7組文峰塔,在城東六里蒲江河龍?zhí)蹲颖卑陡邖徤。原有古塔一座,毀于明末?zhàn)火。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蒲江貢生王引恬等四十三人發(fā)起重建,報經(jīng)知縣康文蔚批準,發(fā)起募捐,經(jīng)幾個月時間建成,用錢一千一百余貫(一貫一千枚小錢,計用錢110萬)。竣工之日,知縣康文蔚主持宴會慶祝。文峰塔系一座密檐式磚塔,屬于風水塔。七……[詳細]
  西來場文風塔,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動工,建於關(guān)帝廟前,道光十三年(1833年)十二月竣工。磚石結(jié)構(gòu),三級樓閣式,通高13.6米。塔基須彌座,高1米,六角,邊長1.6米。塔身第一級高4.3米,正面浮雕三國演義故事,三英(劉備、關(guān)羽、張飛)戰(zhàn)呂布。扇形橫匾刻“惜字宮”三字,左右豎刻對聯(lián):“廢墨收經(jīng)史/遺文貯漢唐”。其……[詳細]
  麟鳳村紅軍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成佳鎮(zhèn)麟鳳村2組火燒廟,東北距李金維家100米,此墓埋葬了1935年11月犧牲的紅三十二軍戰(zhàn)士2人。1982年10月9日,蒲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蒲江縣文化局、民政局培修。墓坐西向東,梯形土冢,封土表面有護有水泥,冢高1.43米,長4.6米,寬2.96米。墓碑為……[詳細]
  蒲江縣朝陽湖鎮(zhèn)至成佳鎮(zhèn)的襯腰巖山上留存茶馬古道一段,因修建長灘水庫的原因,古道南段與北端沒入水庫中,目前僅存襯腰巖至沙灣一公里,其中保存完好的古道470米,鋪設(shè)古道的石板長約1.5米,寬0.8米,厚0.15米。此路段留存有古跡“三星橋”,另有“建修襯腰巖通路石級工竣碑記”一通!敖ㄐ抟r腰巖通路石級工竣碑記”建成于清道光……[詳細]
  龍拖灣摩崖造像位于蒲江縣城東南3.50公里的蒲硯村古佛山,主要分布于龍拖灣、庵子巖、土地嘴、石馬庵4處相鄰的地點。龍拖灣在古佛山西麓、有南北朝至唐、宋造像10龕80尊,北朝西涼嘉興元年(417年)摩崖題名碑1通,南北朝造像:《佛說月上女經(jīng)》,唐代造像:男觀音,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二飛天,宋代造像:一佛二弟子二力士五供……[詳細]
  大塘鎮(zhèn)大悲寺石塔,位于八角井村14隊,臨溪河北岸玉龍山,建于道光年間,系大悲寺住持廣印禪化身石塔,通高4.2米,塔基長方形,邊長2米,高22厘米。其上為須彌座,六角形,每邊長98厘米,高60厘米,轉(zhuǎn)角處刻獅頭。石塔六角攢尖頂,3層,從上到下:第一層高1.1米,六面,每面為邊長34厘米的正方形,分別雕刻:1、草書福字。2……[詳細]
  白云鄉(xiāng)鹽井遺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白云鄉(xiāng)窯埂村5組,白云鄉(xiāng)去丹棱官廳埂公路經(jīng)過鹽井溝西岸。1998年9月成都考古隊進行發(fā)掘,出土唐、宋陶瓷器殘件。大王廟(博濟廟)遺址,在鹽井溝東。有明弘治五年,清光緒三年、二十年、民國十年石刻文字。該遺址分布在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寬約400米的鹽井溝中,現(xiàn)存鹽井2口,石硯槽14處……[詳細]
  新場陳家大院(大邑縣)保護范圍:以現(xiàn)圍墻外延5米為界。建設(shè)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20米![詳細]
  新場李氏民居(大邑縣)在新場,還保留著包括劉成勛故居、李氏古宅、廣東會館等多個重點文化遺存。其中,當?shù)剜l(xiāng)紳李懷芬于1921年興建的李氏古宅,堪稱建筑藝術(shù)精品。整棟古宅占地3000余平方米,聘請了當時的名工巧匠進行設(shè)計修建,前后歷時4年多才完成。古宅為磚木結(jié)構(gòu),有兩向正街鋪面4間,側(cè)面香市街鋪面7間。建筑十分華麗,雕梁畫……[詳細]
  大邑鹽店古城是發(fā)現(xiàn)的第七座成都平原的史前古城,發(fā)現(xiàn)于大邑縣鹽店村。這座古城的發(fā)現(xiàn),徹底改寫了成都建自2300年前的說法,成都的城市歷史被提前到距今4500多年以前。這是到目前為止發(fā)現(xiàn)得最早的成都城遺址雛形,堪稱成都城市的開天第一篇章。也就是說,在這座古城出現(xiàn)以后又隔了1000多年,遠古成都人才相繼遷往三星堆和金沙,繼而……[詳細]
  中華圣公會禮拜堂(青羊區(qū))保護范圍:現(xiàn)禮拜堂文物建筑占地范圍外延5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25米![詳細]
  劉湘公館始建于1933年,稍早于劉氏莊園,占地近14畝,距劉氏莊園約400米。解放后,該公館一直為某部門所使用。劉湘公館采用傳統(tǒng)的“三進式”布局,將傳統(tǒng)的民間建筑風格與歐式風格有機融合,達到中西合璧的效果。館內(nèi)建筑系灰墻、青瓦、紅柱,白縫勾邊,古香古色。院內(nèi)有號稱“川西第一”的四合院,四合院一樓一底,紅柱抱壁,雕梁畫棟……[詳細]
  劉元瑄公館位于安仁鎮(zhèn)樹人街,建于1945年,占地535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有房屋120余間。整個公館坐西向東,呈縱長方形,三面被高大墻垣、門房和民房包繞,形成封閉式院落。整個公館由前院、同宅院組成,保存十分完好。據(jù)悉,該公館目前從未對外開放過。劉元瑄曾任國民革命軍第24軍旅長、師長、代軍長,新中國成立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