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四川省 > 瀘州市 > 瀘縣

四川省瀘州市瀘縣概況

[移動版]

瀘縣,史稱江陽,建于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1913年改名為瀘縣,1949年設(shè)川南行署,1950年建瀘州市實行市縣分治,自此瀘縣無縣城,縣級機關(guān)寄住瀘州市小市。1960年隸屬宜賓專區(qū),1983年隸屬瀘州市,1996年區(qū)劃調(diào)整后定福集鎮(zhèn)為新縣城。

“川南魚米之鄉(xiāng)”瀘縣,面積1532平方公里,系瀘州旅游北大門;與恐龍之鄉(xiāng)、重慶動物園、福寶國家森林公園一衣帶水。瀘縣,吸龍之靈氣,吐龍之英華: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腦橋,堪與趙州橋和蘆溝橋媲美;有“東方活龍”之稱的中國瀘州雨壇彩龍數(shù)度進京獻藝,獲多項大獎,飲譽海內(nèi)外;有“川南第一大道”之譽的新縣城--龍城,以其碧水、藍天、花園城的典雅、靚麗、浪漫、抒情和中西合璧,傾倒中外游客;有“川南第一湖”美稱的玉龍湖,勁舞旅游大縣之彩練。

瀘縣,步蟾之神韻,育蟾之精靈;有“川南明珠”芳名的玉蟾山,以其天造地設(shè)的生態(tài)自然和鬼斧神工的人文內(nèi)涵,撫一城,望一塔,環(huán)三水,連諸橋;醉倒華夏政壇軍界代代宿帥,神州墨客騷人批批鴻儒……

瀘縣,交通四通八達,經(jīng)高速公路直上成渝、隆納線;旅游區(qū)賓館、飯店、旅游產(chǎn)品一應(yīng)俱全,旅行社,旅游車,接待體系完善。

龍神蟾韻,山水橋城;大縣、新城、熱土--瀘縣擁抱你!

自然地理

瀘縣位于四川盆地南部的長江和沱江匯合處,界于東經(jīng)105°10′50″至105°45′30″,北緯28°54′40″至29°20′00″之間。

瀘縣境內(nèi)地勢由東北向西南緩傾,絕大部分屬丘陵地帶,海拔高度218米至757.5米。沿河臺階、淺丘寬谷、中丘窄谷、低山深谷類型地貌各占5.5%、60.5%、27%、7%。出露的地層主要為侏羅系,次為三疊系,沿河谷零星分布第四系松散積層。

瀘縣屬長江水系,長江、沱江從瀘縣南邊經(jīng)過,過境長度分別為12.3公里和24.2公里。境內(nèi)溪河密布,水域廣闊,水利資源豐富。瀨溪河及其支流九曲河、馬溪河縱貫瀘縣西部,過境長度83公里。龍溪河和大鹿溪河縱貫瀘縣東部,過境長度分別為29.3公里和29.1公里。

長江

長江,發(fā)源于中國青藏高原群巒疊嶂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東雪峰西南側(cè)的冰川。藏語“格拉丹東”,就是“高高尖尖的山峰”的意思。雪峰積存著大量的冰雪,融化的冰水匯集在姜根迪雪峰腳下,形成了滾滾長江的正源——沱沱河。沱沱河是長江上游最長的一條河流,從格拉丹東冰川末端至當(dāng)曲河口,沱沱河全長375公里。

長江自沱沱河開始,經(jīng)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和上海1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注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是一條名符其實的“長河”,為世界第三大河。

沱江

沱江發(fā)源于四川盆地北部的九頂山,是長江左岸流域全部在四川境內(nèi)的一級支流,沱江流域也是四川省內(nèi)惟一的“非封閉型”流域。沱江流經(jīng)的著名的城市,有果都金堂,重地簡陽,名鎮(zhèn)資陽,古府資中,甜城內(nèi)江,酒市瀘州等。

瀨溪河

瀨溪河發(fā)源于大足縣境內(nèi)。唐宋時期叫瀨婆溪,是古代大足至榮昌、榮昌到瀘州,然后經(jīng)瀘州至長江的主要交通運輸通道。

九曲河

九曲河發(fā)源于安遠的三百山及尋烏的雞籠嶂,同為東江之源。因河道流經(jīng)河羅灣時呈“九”字形,故名九曲河。

馬溪河

馬溪河入余慶,注入烏江,江入長江。

瀘縣多年平均水利資源總量為6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0.4億立方米。全縣有水利工程設(shè)施10509處,蓄引提能力2億立方米。最大的蓄水工程玉龍湖,水面6平方公里,可蓄水量2510萬立方米,控灌瀘縣東部和龍馬潭區(qū)的農(nóng)田10萬畝。

瀘縣境內(nèi)煙煤、石英砂、石灰石、天然氣、地?zé)岬鹊V產(chǎn)資源量大質(zhì)優(yōu)。其中:煙煤資源量為10598萬噸,儲量6710萬噸;石英砂資源量約236553萬噸,儲量35666萬噸;石灰石資源量18450萬噸,儲量8045萬噸。石英砂是瀘縣的優(yōu)勢礦產(chǎn),有益組份Si02達97.6-99.26%,儲量大、品位高、易開采,有很好的開發(fā)前景。

動物:瀘縣山禽類共有12目18科32種,野獸類共有6目9科12種,魚類有6目12科49種。浮游動物共4類48屬。

樹種:按種類分,全縣樹種共計86科225屬373種(含變種27種),其中:喬木155種、小喬木72種、灌木86種、竹類12種、藤本14種。按用途分,用林樹種119種,用材竹12種,經(jīng)濟樹種88種,觀賞花木111種,其它43種。

歷史沿革

瀘縣—[民國]王祿昌、高覲光等纂修《瀘縣志》:“民國二年(1913年)改(瀘州)為縣,設(shè)瀘縣知事公署。”駐所位于今四川省警官高等?茖W(xué)校東區(qū),屬永寧道。

從瀘州得名。

1913年改名為瀘縣。

1949年設(shè)川南行署,1950年建瀘州市實行市縣分治,自此瀘縣無縣城,縣級機關(guān)寄住瀘州市小市。

1960年隸屬宜賓專區(qū),1983年隸屬瀘州市,1996年區(qū)劃調(diào)整后定福集鎮(zhèn)為新縣城。

風(fēng)土人情

雨壇彩龍,歷史悠久,是地處龍洞山的雨壇人設(shè)壇耍龍以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的圣物,曾多次參加全國各種大型慶典活動,并被編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一書。瀘州雨壇彩龍盛行于明末清初,自古以來就有設(shè)壇耍龍以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的習(xí)俗,雨壇鄉(xiāng)亦因此得名,雨壇彩龍也在民間作為吉利祥和的象征,口碑甚佳。雨壇彩龍的表演重在一個“活”字。表演時,要求舞龍者“動于中而形于外”,“心有性情,手顯神色”,人與龍的情感交融一體。

表演中,龍與寶糾纏連綿,使觀賞者不僅從中領(lǐng)略到巨龍奪寶的恢弘氣象,而且可以感受到中國龍鮮活靈動的生命情態(tài)及不屈不撓的民族性格。鑒于此,雨壇彩龍曾獲得過“東方活龍”的美譽。雨壇彩龍表演中造型精彩,套路豐富,在連貫變化的太極圖形中相繼呈現(xiàn)“龍出洞”、“龍奪寶”、“龍拖寶”、“龍抱蛋”、“龍擦癢”、“龍嘆氣”、“龍滾寶”、“跳龍門”、“龍脫衣”、“龍翻滾”、“龍砌塔”、“龍背劍”、“太子騎龍”、“黃滾龍”等數(shù)十個動作。

“雨壇彩龍”龍體造型也別具特色,與當(dāng)?shù)亟ㄓ诿鞔膰壹壷攸c保護文物——“龍腦橋”的主龍頭及其相似,龍頭彩繪精美,其形額高嘴短,雙目縱突能動,下頜開合自如,形象雄壯憨愚兼而有之。龍身長30米,共13節(jié),龍體渾圓靈活:龍尾是長于龍頭的鰱魚狀,緊隨龍身起伏搖擺,舞動之中頗含詼諧,富有情趣。以熱烈并川味濃郁的鑼鼓吹打樂伴奏,音樂緊密配合龍的表現(xiàn)情緒和動作速度,既有旋律的可聽性,又增強了龍舞場面的恢弘氣勢。

新中國建立后,雨壇彩龍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曾參加四川省民間舞蹈比賽獲得殊榮,并參加了在京舉行的全國專業(yè)團體音樂舞蹈匯演。2000年9月,“雨壇彩龍”參加“第三屆中國北京國際旅游文化節(jié)盛裝”進行表演,受到文化部及三十四個國家,十二個省、市、區(qū)表演團體及世界各大城市首腦會議市長們的贊揚和專家的好評;2000年10月,“雨壇彩龍”參加文化部在重慶銅梁縣舉辦的“首屆中國,銅梁龍燈藝術(shù)節(jié)”龍舞比賽,榮獲最高獎“神龍騰飛獎”,受到舞蹈專家賈作光和梁立生的充分肯定;2001年元月,“雨壇彩龍”應(yīng)邀參加文化部社圖司,北京市文化局主辦的“第十五屆北京2001年龍?zhí)侗腥A民間花會邀請賽”,獲“金獎”。

經(jīng)濟概況

瀘縣能源工業(yè)基礎(chǔ)好。骨干企業(yè)四川和益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裝機37.55兆瓦,總資產(chǎn)3.7億元,水電火電并舉,并與國家大網(wǎng)相連?偼顿Y3.2億元(成都鵬輝實業(yè)投資有限公司投資2.4億元)的和益火電二期工程,已完成“三通一平”,將于2001年建成投產(chǎn),新增發(fā)電量3億千瓦時,公司股票爭取上市。規(guī)劃到2010年,公司總資產(chǎn)達10億元,自供電力達4億千瓦時,電力工業(yè)將成為瀘縣的支柱產(chǎn)業(yè)。此外,建材工業(yè)后勁很大。水泥產(chǎn)量完成37.8萬噸。

郵編:646106代碼:510521區(qū)號:0830

拼音:LúXiàn英譯:LuCounty

瀘縣位于四川省南部,北鄰隆昌、榮昌,東毗合江、永川,西臨富順,南接龍馬潭區(qū)。地理坐標(biāo)為東經(jīng)105°08′30〞-105°45′30〞、北緯28°44′40〞-29°20′00〞。縣城距瀘州33千米、隆昌27千米、成都230千米、重慶130千米。南北跨度46.8千米,東西跨度56.23千米?偯娣e1532平方千米。東經(jīng)105°10′50〞-105°45′30〞、北緯28°54′40〞-29°20′。

轄區(qū)東西相隔61千米,南北相距45千米,總面積1532平方千米總?cè)丝?06萬人(2006年)。全縣轄19個鎮(zhèn):福集鎮(zhèn)、嘉明鎮(zhèn)、喻寺鎮(zhèn)、得勝鎮(zhèn)、牛灘鎮(zhèn)、兆雅鎮(zhèn)、玄灘鎮(zhèn)、太伏鎮(zhèn)、云龍鎮(zhèn)、石橋鎮(zhèn)、毗盧鎮(zhèn)、奇峰鎮(zhèn)、潮河鎮(zhèn)、云錦鎮(zhèn)、立石鎮(zhèn)、百和鎮(zhèn)、天興鎮(zhèn)、方洞鎮(zhèn)、海潮鎮(zhèn)?h政府駐福集鎮(zhèn),距瀘州市35千米。

風(fēng)景名勝

況場-舊居陳列館位于四川省瀘州市交區(qū)況場鎮(zhèn),是-護國戰(zhàn)爭時期駐瀘州的舊居,占地15畝,建筑為清代民居,面積3000平方米,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916年護國戰(zhàn)爭開始,-隨蔡鍔從去南入川,在瀘州市郊與袁世凱軍隊展開決戰(zhàn),史稱“護國之役”,袁世凱卒斃于護-一擊之余,護國戰(zhàn)爭寫進了中國近現(xiàn)代革命戰(zhàn)爭史的重要篇章,-在“護國之役”中立下輝煌的戰(zhàn)功,袁世凱統(tǒng)治覆滅后,-升任靖-旅長駐節(jié)瀘州近六年,為保地方社會平安,鏟除地方土匪惡霸勢力,恩德普澤瀘州大地,人民有口皆碑,同時期他與地方名士結(jié)社吟詩,探索救國救民真理,寫下了大量的富有革命熱情的詩文,是其舊民主革命思想轉(zhuǎn)型的重要時段。

-在瀘州時期留下的重要業(yè)跡和實物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生動的教材,是中國革命的歷史見證和全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龍腦橋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瀘縣龍腦橋位于縣城福集鎮(zhèn)以北的大田鄉(xiāng)境,距瀘隆公路1.5公里,橫跨于蜿蜒曲折的九曲河上。該橋始建于明代洪武(1368—1398)年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中央電視臺于1991年在《中國橋》專題欄目中向全國和世界推崇過龍腦橋,其雄姿已載入中國古橋畫冊,名傳中外。該橋是中國古橋中建造工程浩大,雕刻十分精美,造型生動別致,工藝精湛,藝術(shù)品位高,至今保存完好的全國罕見的古橋。它早已是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0月,被國務(wù)院定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龍腦橋是一座集建筑造型和石雕藝術(shù)于一體的古石橋。橋為石墩石梁式平板石橋,全長55米,高約2米,寬1.9米,整橋共15跨(含橋頭堡各一跨在內(nèi)),橋墩14座,橋墩由四層灰沙巖石條壘砌而成。每塊條石長3.10米,寬0.8米。其最大橋墩(即最大龍體)整石重約13.6噸,最上一塊墩石中部鑿成凹型,以便在上面安放石板作梁。橋墩朝上游一端鑿成分水架勢,以減少洪水沖擊力。橋梁石板共30塊,每塊長不少于3.6米,寬0.95米,厚0.6米。其中最長橋板(3.85米×0.95米×0.6米)單重為5.9噸。橋墩間由兩塊橋板并列安置在橋墩凹槽口內(nèi),不僅橋面平整,橋板也不會左右移動,穩(wěn)定性能良好。平橋的所有構(gòu)件,不用榫卯銜接,條石之間也沒有石灰或糯米漿(古代建筑用的粘合劑)等來粘接填縫,而是利用石板自身重量壘砌,利用石面粗糙紋路增加表面摩擦力,使石料固定,體現(xiàn)了古代工匠卓越的工藝才能。

龍腦橋為東西走向,東西兩面各3座橋墩,均為素面無雕刻,中部跨河水面的8座橋墩首部(朝向上游一端),分別雕刻古代民間傳說的吉祥走獸,有四條龍,兩個麒麟,一只青獅和一只白象,這樣的布局,是全國罕見的獨特之處。其排列構(gòu)思好,悅目自然,給人以氣宇軒昂之感。

橋上石雕的工藝和技巧都十分嫻熟,繼承和發(fā)展了秦漢和唐宋的石刻工藝傳統(tǒng),夸張與寫實相結(jié)合,并采用圓雕,使整個石橋的各部分雕刻,都渾厚剛毅,精巧規(guī)整,比例勻稱,造型生動。其工藝精湛,手法之洗練,形象之生動,真鬼斧神工,為我國古代橋梁建筑中罕見之作。石雕在細部的加工處理上,一絲不茍。中間四個墩上各雕一條巨龍,龍頭上的眼、耳、口、鼻、眉、髯、角,龍身上的甲、翅和流云,都線條明快,清晰流暢,整體看去栩栩如生。在龍的口內(nèi),有一顆重30多公斤的“寶珠”,是運用鏤空雕刻技術(shù)從整體石上鑿雕而成的石球,可滾動自如,但又不能取出,真妙趣橫生。巨龍左右兩個橋墩上,一雕雄獅,一雕大象,神態(tài)自如,安詳寧靜,亦反映古代工匠的巧思和雕技,特別是象雕處理,非常巧練,頗具匠心。如象體雕得厚重,輪廓線條簡練明晰,象鼻卷曲,長牙翹伸,大耳下垂,神態(tài)自然,給人以和靜、端莊的感受。外側(cè)兩頭麒麟,口銜綬帶,張口怒目,兩只火焰紋腿匍匐墩上。牛蹄形腳,一只踏兵書,一只踏寶劍,雄姿勃勃,氣勢昂然。龍、獅、象、麒麟于橋的上側(cè)露頭,下側(cè)現(xiàn)尾,張牙伏爪,依次排列,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如遇河中水漲只淹沒了橋板時,這些吉祥物在流水中只顯露出頭和尾,恰似活生生地在河中逆水遨游,可謂又是一大奇觀。

玉龍湖風(fēng)景區(qū)是國家A-風(fēng)景名勝區(qū),玉龍湖風(fēng)景區(qū)位于瀘縣東部立石鎮(zhèn)、毗盧鎮(zhèn)境內(nèi),原名三溪口水庫,占地13平方公里,其中水面6平方公里,南北長25公里,蓄水2510立方米,灌田10萬畝,年起水成魚300多噸。玉龍湖地理位置極佳。處在重慶、內(nèi)江、瀘州三角區(qū)中,瀘永公路旁,輻射面寬、交通方便。

玉龍湖山清水秀景美。湖西山脈連綿起伏,遠峰如黛、近山蒼翠、岸柳成蔭、花果飄香,景色宜人。湖岸農(nóng)戶依山傍水建起幢幢新樓,處處洋溢著希望田野上的濃濃鄉(xiāng)情。林間珍禽候鳥常年棲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湖水清沏透明,波光鱗鱗,島嶼遍布、湖叉縱橫、蕩漾湖面,飛鳥在空中歡歌,魚兒在水里雀躍,山水相映,構(gòu)成一幅幅絢麗多姿的自然美景。

玉龍湖旅游資源豐富。景區(qū)幅員27平方公里,東有古跡“二郎井”,現(xiàn)代建筑艾大橋水庫;西有廟宇“普照寺”、“五明寺”;南有地下龍宮,暗河交錯、驚飛撩人;北有螺絲山自然景觀區(qū),游人至此可以探究玉瀧湖源頭。是川南一處重要的旅游、度假、避暑圣地。置身其間,是一種回歸大自然的享受,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玉龍湖是四川省優(yōu)質(zhì)水產(chǎn)基地,魚類品種繁多,數(shù)量可觀,1996年四川省第十一屆“瀘州老窖杯”釣魚比賽在這里舉行,被譽為“川南第一釣”。玉龍湖美食以豆花、臘肉、鮮魚著稱。

川南海潮湖旅游區(qū),它離瀘州城約20公里,沿瀘州——自貢公路而行,沿途風(fēng)光綺麗,不過三十分鐘便到,是集發(fā)電生產(chǎn)、旅游觀光為一體的大型水域風(fēng)景區(qū),總面積約18平方公里,其中有瀘州最大的水力發(fā)電站,百年桂元林,米溪溝支流風(fēng)景區(qū)等。

川南海潮湖旅游區(qū),石刻華表大門,古今名家題辭,盈入眼簾;山莊旅舍、賓館樓群,則環(huán)繞于湖岸;湖兩岸繁花異木、水草青青、綠樹叢叢、鳥語陣陣;沿湖的水上長廊,盤旋蜿蜒;崖邊棧道,曲折通幽;洞中探險,引人入勝;玲瓏拱橋,長虹臥波,各式各樣的景點,使人如在夢中,如醉如幻,流連忘返。

川南海潮湖之佳景,在于水。斯時,湖以水名、水以湖美,恢宏的攔江壩,氣度不凡,將沱江之水盡攬懷中。站在堤上,見寬闊湖面,水天相接,煙波浩淼。遠望,如詩如畫,心曠神怡。近看,碧水蕩漾,輕爽活靈。清晨,鷗鷺點點,生機勃勃。黃昏,漁舟唱晚,欄柵盡遣。

在盛夏,沱江之流奔涌而下,形成宏偉壯觀的瀑布,飛珠濺玉,錦鱗歡躍,令人嘆為觀止。在冬季,壩下河床顯露,奇石遍布,怪石嶙峋,有無數(shù)古代器物和錢幣沉寂于此,早就是尋寶者的好去處。也有劈波斬浪者,駕駛快艇神馳于廣闊湖面,勇武英爽,令人稱羨。也有浪漫低語者,蕩一葉小舟緩緩游覽,天水相交,神思曠遠。也有忘情垂釣者,拋世俗于腦后,鐘情于山水湖光之意境。也有林中漫步、野外燒烤者,脫離平日之喧囂,投入大自然之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