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縣歷史悠久,考古發(fā)現(xiàn)的下川遺址說明距今約2.3萬年至1.6萬年前人類已經(jīng)在這里繁衍生息。
堯舜時代,屬帝都畿內(nèi),至今還有“堯王擇婿”、“舜王躬耕”遺址。
夏商兩代均屬冀州,為“王畿”之地。
周為原國,周武王十三年封弟文王十六子于原,是為原國,在今沁水縣城西北。
春秋屬晉,戰(zhàn)國屬韓,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韓、趙、魏三家分晉,僅予晉君食以端氏一邑,在今沁水縣城東22公里的鄭莊鎮(zhèn)原西城村,成為晉國最后的國都。
趙肅侯元年(前349),奪晉君端氏,徙處屯留,境屬趙國。
秦屬上黨郡。
漢屬司隸,高祖元年(前206)設(shè)端氏縣,屬河東郡。
建元年間(前140~前135),武蘇封代共王之子劉忠于端氏,改為端氏侯國。
建武元年(25),光武帝封其族子劉遵于端氏,改設(shè)安平郡。
三國屬魏之司州,建安年間,廢安平郡,端氏屬平陽郡。
兩晉年間,建制沒變。
南北朝屬北魏之建州,太平真君七年(446),廢端氏縣。
太和二十年(496)復設(shè)端氏縣,且為安平郡治,領(lǐng)端氏、濩澤二縣。
孝昌二年(526),設(shè)東永安縣,治所在今沁水縣龍港鎮(zhèn)原固鎮(zhèn)村,并為泰寧郡治,領(lǐng)東永安、西河、西濩澤、高延四縣。
北齊屬建州,天保元年(550)廢泰寧郡,改東永安縣為永寧縣。
隋屬冀州,開皇三年(583)改建州為澤州,廢安平郡,端氏縣由端氏聚(今沁水縣鄭莊鎮(zhèn)原西城村)遷到今沁水縣端氏村。
開皇十八年(598),改永寧縣為沁水縣,縣治由故城鎮(zhèn)(今沁水縣龍港鎮(zhèn)原固鎮(zhèn)村)遷到今縣城,同屬澤州。
大業(yè)三年(607)改州為郡,又屬高平郡。
義寧二年(618)改郡為州,再屬澤州。
唐屬河東道,武德八年(625)端氏縣改澤州治,領(lǐng)端氏、濩澤、沁水三縣。
貞觀元年(627)州治遷至今晉城。
天寶元年(742)改州為郡,又屬高平郡。
乾元元年(758)改郡為州,再屬澤州。
五代屬后晉之澤州;梁晉之晉,時屬梁,時屬晉。
宋屬河東路澤州。
金屬河東南路,天德二年(1151)改屬平陽府澤州。
貞祐四年(1216)又屬上黨澤州昭義軍。
興定二年(1218)再改屬盂州。
正大元年(1224)方將州升為忠昌軍。
元屬司校司,至元三年(1266)廢司校司,改屬平陽路澤州,并將端氏并入沁水。
大德九年(1305)改平陽路為晉寧路。
明屬山西布政使司平陽府,洪武九年(1376)將澤州升為直隸州。
清屬山西布政使司冀南道(后改為冀寧道)澤州。
清雍正六年(1728)升澤州為澤州府,直屬山西布政使司。
1911年,廢澤州府,改屬山西省冀寧道。
1934年廢冀寧道,直屬山西省政府。
1937年,確立專署制度,屬山西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條戰(zhàn)役后),八路軍南下,建立岳南根據(jù)地,1941年8月成立沁水縣抗日政府,駐原蘇莊鄉(xiāng)四十畝村一帶,屬岳南專辦三地委。
1941年10月成立沁東縣抗日政府,一度稱端氏縣,駐固縣鄉(xiāng)元上村,屬晉豫區(qū)委。
1942年2月成立沁南縣抗日政府,駐土沃鄉(xiāng)南陽村,屬條東地委。
1941年12月沁東縣改稱士敏縣。
沁水、士敏同改屬太岳行署。
1943年7月,沁水縣并入士敏縣。
1944年3月沁南縣改稱沁水縣。
1945年12月,撤銷青城縣,將青城縣五區(qū)(原王寨鄉(xiāng)、原樊村河鄉(xiāng))、士敏縣七區(qū)(原城關(guān)鎮(zhèn))劃歸沁水縣。
1946年1月沁水縣政府由土沃鄉(xiāng)的南陽村遷駐今縣城。
1947年7月士敏縣并入沁水縣,屬太岳行署二專署。
1948年,撤銷邊區(qū)建制,改屬華北人民政府太岳行署二專署。
1949年4月山西全境解放。
沁水縣改屬翼城臨時專署。
新中國成立后,沁水縣先后隸屬于長治專區(qū)、晉東南專區(qū)、晉東南地區(qū)。
1958年10月,沁水縣并入陽城縣。
1959年10月沁、陽分治。
從1985年起,沁水縣隸屬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