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山西省 > 呂梁市 > 臨縣 > 磧口鎮(zhèn) > 李家山村

山西省呂梁市臨縣磧口鎮(zhèn)李家山村概況

[移動版]

山西臨縣嘖口鎮(zhèn)李家山村—著名畫家吳冠中一生的三大發(fā)現(xiàn)之一。位于嘖口古鎮(zhèn)南3公里處,隱于大山深處,空靈幽雅。著名畫家吳冠中1989年10月到李家山采風時驚呼這里像“漢墓”,他說:從外部看像一座荒涼的漢墓,一進去是很古老講究的窯洞,古村相對封閉,像與世隔絕的桃花源。

《李氏宗譜簿》載:“始祖李端,明成化年間(1465—— 1487),由臨縣上西坡村遷往臨縣招賢都三甲李家山村。”

李氏家族經(jīng)世代繁衍,到清中葉已成大戶。時值磧口商阜繁榮,李家也插足于商業(yè)。據(jù)(宗譜)與口碑資料佐證,時李家山有東西兩大財主,東財主李登祥,人稱祥財主,在磧口開的“德合店”、“萬盛永”;西財主李德峰,在磧口開的“三和厚”。此兩家財路亨通、日進斗銀,在磧口可以與西灣村陳氏比富。

有了錢,就逐漸開始大動土木。他們請來風水先生觀看,見李家山村有兩條向南流的小溝,在村南匯合,注入黃河,兩溝之間的山峁,形似鳳凰頭,左右兩山則是風翼了。這個四面環(huán)山的地形,風水先生連連說好:“此屯系艮龍庚向,東山月出中格穴也,毋逶迤者恐丑寅氣入也,富而且貴龍之應……”(載宗譜)

東財主家在鳳身上修建,西財主家在鳳的右翼上修建,鳳的左翼依然是舊村。東西財主好象在暗暗較量,在幾百米約 40度的高山坡上,精心設計,精心施工,依山就勢,高下疊置,從溝到頂,多達九層,其造型不同,風格殊異。

李家山村的建筑均以水磨磚對縫砌筑,磚、木、石雕及精美匾額比比皆是。建筑形式多以磚拱頂(窯洞)明柱廈檐四合院為主,且依山坐樓。側(cè)房、馬棚多為一潑水和雙潑水硬山頂瓦房。街道高高低低,用條石砌棱,用塊石鋪面。水路布局合理,溝心卷洞,送出村外。

現(xiàn)在李家山村大大小小有百十來院, 400多孔(間)住舍,居住著220多戶人家, 760多口人。西面清代建筑群,多為李姓居住,雖有一些破破爛爛,卻還基本保存完好。鳳的左翼溝里,依然還稱舊村或小村,住著陳、崔兩姓人家,他們說在李姓遷來之前,這兒叫陳家灣。

小村和大村相比,建筑風格完全是兩個天地。小村至今還有人住著“一柱香”獨門獨窗土窯洞,有人說他們還是過著原始穴居生活,那就住房而言,一點兒也不是夸張。另外村子里多以土窯接口子,石拱窯洞,磚瓦建筑是很少見的。

李家山村民居的形態(tài)在八種以上,這些無論豪華的清代建筑群,還是穴居生活的土窯洞,無不附著中華民族的靈魂,它確系民族的東西。正如專家們說,這兒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它蘊藏著黃土民情風俗和豐厚的黃河文化。

臨縣磧口鎮(zhèn)李家山村是磧口古村落中較有代表性的一個古村落。

李家山原名陳家灣,后因李氏家族遷入并逐步繁盛改為今名。據(jù)《李氏宗譜簿》載:“始祖李端,明成化年間,由臨縣上西坡村遷往臨縣招賢都三甲李家山村!崩钍霞易褰(jīng)世代繁衍,到清中葉已成大戶。當時磧口商業(yè)繁榮,李家涉足于商業(yè),就此興旺發(fā)達。

現(xiàn)在的李家山村有大大小小百十來院,400多孔(間)住舍,居住著220多戶人家,760多口人。李家山村面南背北,坐落在鳳凰山的山坡上,整個村落像一只展翅的鳳凰。其地形概括地說就是“兩溝四面坡”,兩條小溝壑向南延伸,與垂直于它們的一條山澗會合后向西注入黃河。夾在兩溝之間的山峁為鳳凰頭,兩溝外側(cè)則為鳳翼。

據(jù)專家考證李家山民居的形態(tài)在八種以上,既有簡陋的穴居生活土窯洞,也有奢華的清代建筑群。李家山有兩家大財主:西財主和東財主。東財主李登祥,在磧口開“德合店”、“萬盛永”;西財主李德峰,開“三和厚”。兩家財路亨通、日進斗銀,便在這黃土山村大興土木。于是東財主在鳳身上建宅,西財主在鳳翼上修院。兩家財主較量,在數(shù)百米的土坡上依山就勢,上下重疊,筑起精致磚窯、宅院多達九層,成就了令今人迷戀的黃土山村。

李家山最具代表性的院落有“東財主院”、“后地院”、“新窯院”、“桂蘭軒”等。東財主院是“東財主”李登祥建造的兩層窯院。一層窯院正窯坐東向西為五孔石窯,三明二暗。南廂房兩孔石窯西側(cè)為硬山起脊大門,大門朝南,其上匾額書“堂構(gòu)增輝”,大門對聯(lián):書為天下英雄業(yè),善是人間富貴根。大門墀頭磚雕“麒麟獻瑞”細膩逼真。院內(nèi)北側(cè)三孔石窯旁筑石階通二樓廂房。二層正窯是帶沒根廈檐五孔石窯,前廊南設小門直通院外。整個院落設計精巧別致。后地院又叫“香亭樓”,是“西財主”李德峰所建,位于西側(cè)山坡上,坐西朝東。香亭樓由主院和兩個小跨院組成。主院正房一層是七孔石窯,二層是七孔磚窯,北側(cè)廂房一層是三孔石窯,二層是五間帶前廊磚瓦房。整個窯院寬敞宏大,這在溝壑縱橫的李家山村實在難得,可見李家的財力雄厚。

李家山村黃土高坡與人居建筑的完美結(jié)合,豐厚的民俗風情和黃河文化已逐漸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今天的李家山村,在彎曲的小路上,到處是那些趨之若鶩的畫家和攝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