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時期,東平境內(nèi)置須句、鄣、宿等諸侯國。
春秋,須句屬魯,鄣屬齊,宿屬宋。
戰(zhàn)國時,齊國占有泰山以北濟水流域,西部設(shè)無鹽邑,無鹽成為齊國重鎮(zhèn)。
無鹽女鐘離春冒死諫齊王,被立為王后,使齊國“因之大安”。
秦代實行郡縣制,東平境內(nèi)置須昌縣(治今埠子坡)、無鹽縣(治今無鹽村)、張縣(治今霍莊),三個縣均屬薛郡。
西漢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152年)置東平國,國都設(shè)宿城(今宿城),轄無鹽、任城、東平陸、富城、章、亢父、樊等7縣。
漢宣帝、漢光武帝、魏武帝、晉元帝都封其子為東平國王。
新莽地皇三年(22年),無鹽人索盧恢領(lǐng)導當?shù)剞r(nóng)民起義軍,配合赤眉軍擊敗王莽軍,并殺死王莽的大將廉丹,取得歷史上有名的“無鹽大捷”。
東漢,東平國屬兗州刺史部,領(lǐng)轄10縣。
漢代,東平國經(jīng)濟文化發(fā)達,為經(jīng)學重鎮(zhèn)和治鐵中心之一。
三國魏,撤章縣(今鄣城),轄須昌、壽張、無鹽、富城、東平陸、寧陽、范、剛平8個縣,東平國治所從宿城遷至壽張(今新湖鎮(zhèn)霍莊)。
西晉實行州、郡(國)、縣三級制,東平國屬兗州,治所遷至須昌(今埠子坡)。
東晉,改東平國為東平郡,郡治宿城。
北周,境內(nèi)須昌、壽張2個縣屬魯州。
隋代,須昌、宿城屬鄆州。
東平地區(qū)特殊地理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發(fā)展給佛教流入及造像的興起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開皇七年(587年),建造白佛山石窟,窟中雕像釋迦牟尼坐像高4.8米。
隨著大野澤的變遷,東平西部一度成為南北交通要沖。
仁壽元年(601年),須昌城西建清河石橋(清水橋),與趙州橋相埒。
唐貞觀元年(627年),宿城縣并入須昌縣。
貞觀八年(634年),鄆州治遷須昌,須昌城一度成為天平軍節(jié)度使、鄆州、須昌縣三級政府所在地,為區(qū)域性政治、經(jīng)濟、軍事中心。
鄆州轄須昌、壽張、鄆城、巨野、盧、平陰、東阿、陽谷、中都9個縣。
景龍元年(707年),復置宿城縣。
貞元四年(788年),宿城縣改名東平縣,此為東平縣名之始。
太和四年(830年),改東平縣為天平縣。
太和六年(832年),撤天平縣并入須昌縣。
五代時,須昌、壽張縣沿屬鄆州。
后唐同光年元年(923年),改須昌縣為須城縣。
宋代設(shè)路,作為最高一級地方政權(quán),慶歷二年(1042年),置京東西路安撫使于鄆州(須城),領(lǐng)2府、1軍、6州、43縣。
大觀元年(1107年),升鄆州為大都督府。
宣和元年(1119年),改鄆州為東平府(治須城),領(lǐng)須城、陽谷、壽張、中都、東阿、平陰6個縣。
金代改京東西路為山東西路。
金天會六年(1128年),立劉豫為“大齊”皇帝,后治須城,稱“東京”,以須城為山東西路首邑。
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嚴實在須城立行臺,領(lǐng)山東西路行中書省兵馬總管,轄54州縣,北至河北吳橋,南至江蘇邳州,西至河南林州,東至沂州,治所須城(今州城)成為魯西大都市。
至元九年(1272年),改東平府為東平路(下路總管府),直隸中書省。
明洪武八年(1375年),東平府降為州,宿城縣并入,治宿城,屬濟寧府。
洪武十三年(1380年),改隸兗州府。
東平州時轄汶上、東阿、平陰、陽谷、壽張5縣。
清雍正八年(1730年),升東平州為山東布政使司的直隸州,領(lǐng)東阿、平陰、陽谷、壽張4縣。
雍正十三年(1735年),撤直隸州為散州,歸入泰安府。
民國二年(1913年),改東平州為東平縣,屬濟西道(駐聊城)。
民國十七年(1928年),裁道制,直屬山東省政府。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省第一實驗區(qū)行政長官公署(駐濟寧)。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改屬省第二行政督察區(qū)。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9月,東平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先后屬泰西行政委員會和泰西專員公署。
1941年6月,屬冀魯豫第一專署。
1942年7月,改屬冀魯豫第二專署。
1945年5月,東平解放,屬冀魯豫第八專署。
1947年7月,屬冀魯豫第七專署。
1948年5月,復屬泰西專署。
1950年5月,屬泰安專署。
1958年12月,平陰縣并入東平縣,屬聊城專署。
1959年8月,改屬濟南市。
同年10月,撤銷東平縣,恢復平陰縣,其縣境大部屬平陰縣。
1962年1月,恢復東平縣建制,復屬泰安專署。
1985年8月,泰安地區(qū)改為泰安市,東平縣沿屬。
為統(tǒng)一管理東平湖,省政府先后將梁山縣的7鄉(xiāng)1鎮(zhèn)和平陰縣舊縣鄉(xiāng)劃屬東平縣。
2015年,全縣轄14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10個社區(qū)居民委會,706個村民委員會,總?cè)丝?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