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亭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亭篇

鑒亭
  “鑒亭”位于“來許亭”南,是許瑤光建議建造的!拌b亭”匾為唐云(1910~1993年)書。自嘉興離職受到百姓的如此敬重和愛戴,許瑤光深感不安。臨別贈言中,請建“鑒亭”。鑒為“誡”,“亭”在這里解為“正確處理”意,并親自撰書《鑒亭之銘》,刻碑置于“鑒亭”內(nèi)!惰b亭之銘》共373字,從五個方面歸納總結了做官為人的處世之道,勸人珍惜大好時光,妥善處理各種矛盾,潔身自好,自立自律。其內(nèi)容在當今社會仍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惰b亭之銘》兩側柱子上有一副楹聯(lián):“此水接古吳流域,慨風潮沖散誰為西浙蕩余氛;斯樓與我栝同名,看煙雨空蒙幾把南湖認故土!毕敌靹t恂(1874~1930年)撰并書。既贊頌了南湖的湖光水色,亦…[詳細]
亭旁紅色景區(qū)
  亭旁紅色景區(qū)亭旁起義,是包定等人在1928年領導的農(nóng)民起義,展示了二次革命時期浙江省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的誕生過程。1927年為貫徹“八七會議”的精神,0寧?h委委員包定奉上級指示,以小學教師職業(yè)為掩護,回亭旁以亭山小學為據(jù)點開展革命活動,開辦干部訓練班。吸收黨員,培養(yǎng)干部,創(chuàng)建0亭旁支部,并以各種形式對農(nóng)民群眾進行革命宣傳。1928年清明“南溪事件”發(fā)生后,寧?h委積極籌備武裝起義。5月22、23日,包定率農(nóng)民武裝先后捕殺-豪紳,任離玉、任友端揭開了亭旁起義的序幕。之后,包定率武裝力量攻占亭旁街,宣布亭旁區(qū)蘇維埃政權創(chuàng)立,這是當時浙江省唯一一個蘇維埃政權。隨即,-緊急調(diào)集軍隊進行鎮(zhèn)壓。5月27日…[詳細]
許亭村
  許亭,在贊皇城西北三十華里,是全縣四大集鎮(zhèn)之一,距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史書記載,公元前204年,淮陰侯韓信用兵曾有許亭之捷。許亭村人杰地靈,自隋開皇年間建贊皇縣以來,人才輩出,在唐朝時一共出過六位宰相,被稱為“唐相故里”。清道光皇帝的老師杜南棠亦是許亭人,至今村中尚有“翰林宅”。許亭名字的來歷,民間傳說也有很多。其一,說這里曾經(jīng)是一片湖泊,湖泊上有一個小亭,小亭的名字叫滸亭,所以這個村子也就叫滸亭。后來由于湖泊干涸了,所以大家把滸的0水去掉,變成了許亭。其二,說西漢時在鄉(xiāng)村每十里設一亭,置亭長,掌治安警衛(wèi),治理民事!稘h書·百官出卿表》上也記載:“十里一亭,十亭一鄉(xiāng)”。當年的第一任亭長姓許…[詳細]
四望亭
  四望亭在縣學街東首,汶河路西側。其始筑年代,一說南宋嘉定年間,,一說明嘉靖時!度f歷江都縣志》引宋《寶佑志》云:“四望亭在州治南,寧宗嘉定年間(1208-1224年),特授直寶謨閣、權發(fā)遣揚州事、主管淮東安撫司事崔與之建!薄肚〗伎h志》載,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清康熙、雍正年間均曾修葺。原名文奎樓,后名魁星閣,是江都縣學的組成部分。亭為磚木結構,八面三層,攢尖式瓦頂。底層四面皆有拱門與十字街道相通,故有“過街亭”之稱。二、三層八而圍以古樸的窗欄隔扇。登梯而上,推窗四眺,市區(qū)附近景色可一覽無余。每層亭檐有八個飛角,三層共24個,每個飛角都有風鈴,風吹鈴響,聲調(diào)悠揚。清咸豐三年(…[詳細]
馮豹紀念亭
  馮豹(1859—1922),原名隆杰,后改名豹,字地造,一字笛樵,晚號勿翁,又號玉甑山人,是樂清白石鎮(zhèn)凰岙(亦名鳳凰)村人。幼承父教,勤奮好學,且博聞強記,7歲能背誦《千家詩》,13歲寫成《山村即景詩》,鄉(xiāng)里呼為“神童”。 馮豹青少年時就讀于梅溪書院,曾師從瑞安名儒陳黻宸(字介石),深得乃師贊許和器重。清廷廢除科舉后,馮豹于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43歲時在家鄉(xiāng)鳳凰山創(chuàng)辦“延祥書院”,敦聘永嘉靈昆晚清舉人何夔侯執(zhí)教。次年,又同吳熙周等五人,籌辦柳市高等小學,為發(fā)展地方教育事來作出貢獻,時稱辦學“六君子”。 其間,馮豹得知孫中山在海外倡導推翻清廷、驅除靼虜?shù)母锩顒忧闆r,遂投身革命運動。光緒二…[詳細]
長沙中山亭
  長沙中山亭原為清朝中期建筑,咸豐三年(1853年)重修,當時的清提督衙門府位于今天的市青少年宮,中山亭位置駐扎著保衛(wèi)衙門府的“先鋒衛(wèi)士營”,因此這一建筑就叫做先鋒廳。1930年新建中山路,與先鋒廳主樓相連建起了附屬鐘樓,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此建筑正式命名為中山亭。2002年初,黃興北路拓寬改造,長沙市政府將中山亭保留并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修繕。2006年被公布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長沙中山亭準確的講,中山亭不是亭子,而是一座鐘樓,故被稱為長沙標準鐘樓。所以《長沙老建筑》一書中將其歸屬為公共活動建筑。鐘樓修建時為五層西式方形建筑,高16米,后為紀念孫中山而命名中山亭。1930年2月動工,7月…[詳細]
浴日亭
  在南海神廟西側,有一座小山丘,古時叫做章丘。這大約10多米高的山上有一座小亭。唐宋時這里是三面環(huán)水,“前臨大海,茫然無際”,人立亭中,當然是觀賞海景、對大海抒懷的最佳位置。據(jù)有關史書記載,古代這山崗的階梯共108級,但如今僅余72級崗階了。這里東連獅子洋,煙波浩渺,夜幕漸退,紅霞初現(xiàn),萬頃碧波頓時染上一層金光,一輪紅日從海上冉冉升起之際,有一半仍沉在大海之中,吞吞吐吐,此景象壯觀極了——這就是歷史上宋元羊城八景之一的“扶胥浴日”。難怪當時有眾多的文人墨客游完南海神廟,喜歡黃昏泛舟于此,第二天拂曉時分才登上古亭觀日出呢!北宋紹圣初年(1094年),大文豪蘇東坡被貶至嶺南途中,在廣州停留,慕名拜祭…[詳細]
燕喜亭
  因韓愈留下名篇《燕喜亭記》而聞名于古今的燕喜亭位于連州城東北風景秀麗的燕喜山麓(即現(xiàn)連州中學所在地)。燕喜亭始建于唐代貞元年間(公元800年前后),為連州司戶參軍王弘中所建,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千百年來,這里文人墨客絡繹不絕,是久負盛名的旅游勝地。唐代的詩人元結、劉禹錫、孟郊,宋代的哲學家、文學家周敦頤,南宋的宰相張浚都慕名前來游覽,并在亭周圍的巖壁上留下了石刻詩文及題字。建亭者王弘中,正名王仲舒,于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以禮部員外郎貶連州司戶參軍。貞元十九年十月,監(jiān)察御史韓愈被貶為連州郡所屬的陽山縣縣令,韓愈來連游亭,至興處,寫下了《燕喜亭記》,并命亭名為“燕喜”,此乃取“魯侯燕…[詳細]
宴嬉亭池
  漢景帝時,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劉武被封為梁孝王,居梁苑(今商丘市),梁孝王天性善騎射,廣交友,在位時即在梁國腹地廣建亭臺景點。一次,梁孝王與魯國國君友好會晤,會晤前,梁孝王命工匠在碭地境內(nèi)筑平臺,臺高十丈,東西闊半里許,臺前有池,曰華池,又名雁池,又在臺上廣植松柏和奇花異草,并建起亭臺樓閣。會晤時,魯侯受到梁孝王及群臣的熱情款待,倍感喜悅。后來,該平臺又取“魯候安喜”之意,被后人稱為宴嬉臺。 近觀宴嬉亭池唐明皇天寶三年,大詩人李白離開長安,巡游梁宋。在洛陽與好友高適及杜甫不期而遇,三人結伴而行,東游梁苑。詩仙李白受當時碭山縣令劉邑侯盛邀,南游芒碭。劉縣令在宴嬉臺張燈結彩,大擺宴席,八方名士齊集于斯…[詳細]
浮碧亭
  浮碧亭位于御花園的東北,亭北正對倚園北墻而建的摛藻堂,正南是萬春亭。亭平面方形,三開間,通面闊約8m,前出抱廈,下有東西長的矩形水池,池上橫跨單券洞石橋,亭坐落于橋上。亭和抱廈頂均為綠琉璃瓦黃剪邊,攢尖頂上安琉璃寶頂。一斗二升交蔴葉斗栱,檐枋下安華板,方柱。亭東西兩側為石雕欄板,同時也是橋的欄板,南北兩面在石欄板中間設兩步臺階為亭的出入口。方亭內(nèi)天花正中有雙龍戲珠八方藻井,周圍為百花圖案天花,檐下蘇式彩畫。抱廈三面開敞。 用時參考建議3~4小時游覽整個故宮交通 公交 1路、10路、20路、22路、37路、52路、82路、120路、126路、203路、205路、728路、802路地鐵1號線 門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