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村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村篇

新葉古村
  新葉村位于浙江建德市南部,古村建設布局以天人合一的陰陽九宮卦象之數(shù)進行設計布局,按“九九歸一”的天人合一的卦理哲學,把村里將近100條巷子、房子縱橫交錯地連成一個群體。此外,該地文化豐富,有“新葉昆曲”、“新葉三月三”兩項浙江省非物質遺產(chǎn)。宋寧宗嘉定年間,新葉村始祖葉坤隨南遷的宋皇室從中原來到浙江建德,留下來的葉氏后裔在歷經(jīng)宋、元、明、清及民國七百余年的漫長歲月,竟成為繁衍二十九代,人口三千余人的龐大氏族聚落。在遠離塵囂的山坳里,在那片并不富饒的土地上,頑強地維系著血脈的傳承和傳統(tǒng)的接力。新葉村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由于村子以村后的玉華山為主山,所以新葉村子系被稱為玉華葉氏。從玉華…[詳細]
三華古村
  三華村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村民多姓徐。三華村徐氏之祖叫徐宗遠,據(jù)徐氏族譜記載,在此之前徐姓族人在南雄保昌縣居住,徐宗遠在北宋元豐八年(1085)被朝廷任命為南?h主簿,就來到廣州番禺做官,選擇了這個地方開村,由于徐宗遠在家里排行第三,相傳他還在村里開了一家三華茶店,三華村由此而得名,F(xiàn)在的三華村由中華、西華、東華、元華四個經(jīng)濟社組成,約2平方公里。池塘前還保留了3座祠堂:福源徐公祠、默庵徐公祠、徐氏大宗祠。其中徐氏大宗祠是三華村徐氏族人的合族祠,供奉的是三華村的開村始祖徐宗遠。該祠始建于清朝初期,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光緒四年(1878)兩次重修,房屋的很多建筑構件還比較完整地反映…[詳細]
煙橋古村
  煙橋古村位于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九江鎮(zhèn)煙南村委會。從“孝廉公”由南雄珠璣巷遷來南海九江石龍村,傳六代至慕莊公,明朝正統(tǒng)年間(1436-1449年)遷往煙橋,并于明代正統(tǒng)十四年(1450年)建村。煙橋村總面積80萬平方米。村內(nèi)現(xiàn)有206戶,村民646人,基本姓“何”。古村規(guī)劃嚴整,肌理尚存,保存了大量清代古建筑群,其中何氏六世祖祠以及旌表節(jié)孝牌坊都是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人就有號“七十二峰山人”、“煙橋老人”的何翀和清嘉慶進士、兵部主事、員外郎何文綺等。民俗活動有扒龍舟、重陽敬老、清明祭祖、拜北帝、拜祠堂和編修家譜。美食有大盤魚、醉翁雞等。1.六世祖祠:位于煙橋西面大巷口,祀二世小澗公、六…[詳細]
花崗古村
  花崗村位于浙江洞頭縣的中部,四周依山傍水,村莊建筑錯落有致,別具風格;◢彺逯饕詽O業(yè)生產(chǎn)為主,因整個漁村房屋建筑主要以石頭結構為主的特點,極具濃郁海島風情。村的來歷像一首詩,幾百年前,幾家閩南人從海上登島,看到漫山遍野的是燃燒的杜鵑,那花,就像原住民,祖祖輩輩在此的原住民,它們從天邊開到山的各個旮旯,當它們看到有人從海上來,就像列隊一樣,都踮起腳來探出頭來議論著探尋著觀看著,一霎間,那登島的漁民就像感到是久違的鄉(xiāng)親迎接來了。漁民們在此落地,就以花滿山崗來為自己的村子命名:花崗。村內(nèi)有上百座“虎皮”石頭建筑,追溯建筑時間多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石頭房隔溫效果好,冬暖夏涼、古樸實用,山中清澗穿村而…[詳細]
江畔古村
  江畔村,古稱浮潭,位于泰和縣沿溪鎮(zhèn),肇始于北宋,興盛于明清,歷經(jīng)千年。古村江水環(huán)繞,綠樹掩映,村前有千畝草甸,村后青山為屏,具有獨特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是一個錯落有致、有山有水的美麗村莊。江畔村是一個悠久歷史的古村落,為千年歷史古村。村中至今保存有連片的60多棟明清建筑風格祠堂、書院、當房和民居,村周有古樟、古驛道、古渡、古堤、古碼頭、古戲臺、古碾房、古廟和古庵遺址,還有解放后的“合作社”、“糧站”和“碾米廠”,還有被列為文物保護的古橋、古塔。江畔村背山靠水,古人根據(jù)特有的山勢、水系和環(huán)境,造就有江畔獨有的風水文化,比如有“耕牛臥潭”、“七星古塘”、“文塔臨溪”、“筆架樟”、“桑梓樹”和“臨水居”…[詳細]
陽山古村
  陽山古村旅游區(qū)位于桂陽縣正和鄉(xiāng)境內(nèi),距郴州市區(qū)30公里,離桂陽縣城15公里。陽山古村旅游區(qū)青山環(huán)繞,秀水縈回,似《桃花源記》所述之境界。自明始祖1497年遷居以來已有近600年,整個古民居群占地1.5萬平方米,現(xiàn)存完好古建筑80棟。村落座北朝南,依山造屋,傍水結村,小溪流貫全村,謂之“金帶環(huán)抱”。村落在布局上講究“天地人合”,結構上體現(xiàn)儒家“中和”思想,是民俗文化與建筑的完美結合。陽山村何氏族人自廬江郡遷徙而來,崇文尚武,求和睦,明禮義,事農(nóng)桑,涌現(xiàn)出進士、舉人十余人,官至將軍,入翰林者多人,不以望族自居,助弱扶貧,自發(fā)設立了“重九會(敬老)”、“義學會(助學)”、“救嬰會(扶孺)”、“禁戒會…[詳細]
一斗水村傳統(tǒng)民居
  一斗水村傳統(tǒng)民居位于修武縣云臺山鎮(zhèn)一斗水村。年代為清。一斗水村傳統(tǒng)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一斗水村位于焦作市東北四十多公里的修武縣云臺山鎮(zhèn),云臺山茱萸峰景點向北五公里的太行深山區(qū),這里是河南省與山西省以及輝縣,修武,陵川三個縣的交界處,這里海拔1100多米,全村有3個自然村,55戶、211口人,因村西北處有一水泉,泉眼是一天然形成的巨石,全口大小如斗,一年四季清泉不斷,所以這個村就被命名為“一斗水村”。一斗水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北部山區(qū)、世界地質公園云臺山風景名勝區(qū)境內(nèi),該村占地面積約9.7平方千米,耕地面積2.55公頃。一斗水村四面環(huán)山、植被茂盛,風景秀麗、空氣清新;民居均為具有…[詳細]
敘利亞北部古村落群
  敘利亞北部古村落群(Ancient villages of Northern Syria)由位于敘利亞西北部8座公園中的約40多個村莊所組成,是古代晚期至拜占庭時期鄉(xiāng)村生活的不可多得的見證。這些村莊建于公元1至7世紀,后于8至10世紀遭到廢棄,但這里的景觀保存依然保存完好,民居、寺廟、教堂、蓄水池、澡堂等建筑遺存依然可見。村落文化景觀遺存對于展現(xiàn)古羅馬帝國的非基督教時代向拜占庭基督教時代的轉變具有重要的價值。一些遺跡還表明這里曾使用過水利技術、防護墻以及古羅馬農(nóng)業(yè)規(guī)劃手段,進一步展示了當?shù)鼐用駥r(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術的駕馭。:Ancient Villages of Northern Syria 必去理由…[詳細]
長美古村
  長美古村位于揭陽市榕城區(qū)漁湖鎮(zhèn),古稱陽潮里,是袁姓聚居地。該村一馬平川,溪港交織,舟楫便利,“黃金水道”榕江南河繞村三面,蜿蜒東去,使其成為一座依水而生,枕水而居,靠水而棲的小半島。長美村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該村開基祖袁琛原籍浙江龍游,是史料可考的第一位入潮袁姓人士,袁琛乃北宋慶歷年間進士,曾任兵部尚書,因反對王安石的青苗法被貶為潮州刺史,元豐六年,袁琛獲赦,被召回京,袁琛推說年事已高,不復歸朝。后袁琛之子袁熙(宋元祐三年進士)率子孫遷此立籍。長美村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歷代共涌現(xiàn)出進士11人,舉人23人,監(jiān)生35人,貢生30人,廩生1人,庠生57人,正二品及以下職官59人,是嶺南地區(qū)數(shù)一數(shù)…[詳細]
大樓古村
  大樓村歷史上稱善慶樓,始建于明弘治5年(公元1492年),現(xiàn)有2000多人口,林姓,大樓村的建筑風格系獨具儒家文化內(nèi)涵的“五馬拖車”造型,子午正線分金,建于明朝萬歷21年(公元1594年),乃七世祖舉人可盛公所建,歷九年建成,八世祖進士林呈祥之妻王氏(乃當朝姓王的宰相之女,稱“京奶”)及其子林長春再于不斷完善,距今四百多年。大樓村位于陸豐市西面,距離市區(qū)中心10公里,與潭西鎮(zhèn)政府所在地相連,東經(jīng)116°06’,北緯22°45’,海撥約90米,國道324線,深汕高速公路在村后穿過,村莊面南背北。大樓村主建筑是包圍式的整體,進入正大門前廳連天井,天井左右兩邊各有二巷道直進,正門過天井后進入二進系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