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佛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佛篇

西千佛洞
  西千佛洞規(guī)模雖小,但風光綺麗,環(huán)境幽雅。這里白楊參天,松柏蒼翠,桃紅柳綠,鳥語花香,如同世外桃源。洞窟前邊的黨河古道雖已干涸,但有一條晶瑩清澈的涓涓小溪,叮叮咚咚,在窟前纏綿而去,好像為古老的石窟彈奏著美妙的樂曲。石窟內(nèi)艷麗奪目的壁畫、妙趣橫生的故事、神態(tài)逼真的佛像,更給這世外桃源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西千佛洞是敦惶佛教藝術(shù)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現(xiàn)存北魏至宋代17個洞窟。其中一至三窟為唐代窟,四至八窟為魏代窟,十六窟為晚唐窟,其他洞窟因風化模糊,時代難以辨認。其洞窟形制及壁畫藝術(shù)風格與莫高窟同時作品相同。開鑿年代因無紀年題記和確切記載,故無從考知。但從巴黎藏敦煌遺書《沙州都督府圖經(jīng)》卷所記佛龕之…[詳細]
澠池石佛寺石刻
  澠池石佛寺石窟位于三門峽市澠池縣西北坡頭鄉(xiāng)王墳廟下村,距縣城約20公里。該石窟背靠紅砂巖崖壁,面對山澗水,山澗大致呈南北向。石窟中因主佛身高6米(合市制丈八),故當?shù)厝怂追Q丈八佛寺溝。 據(jù)清嘉慶版《澠池縣志》載:石佛寺建自唐,一名丈八佛寺,佛殿三間,中就石崖鐫成佛像,高丈八,像側(cè)刻大中二年立。左有石洞,深八尺寬八尺,石佛22尊,小佛像無數(shù)。坐西向東佛堂一間,前石橋一座,關(guān)帝、菩薩殿各一間,天王殿一間,左半崖石窟一孔,有成化、嘉靖笑丑重修碑。而民國版縣志纂修上官駿謨實地采訪調(diào)查,認為不是“唐大中二年”,應為“唐至德二載”。 唐大中二年(約公元848年),至德二載(約公元757年),前…[詳細]
香港佛光寺
  香港佛光寺位於西貢白沙灣大涌口的佛光寺,原先為道教道場。四十年代末,此地仍屬野嶺荒山時,該寺開山祖已相中此地,挖沙建屋,創(chuàng)設(shè)道場。五十年代已漸具規(guī)模。1975年,開山祖轉(zhuǎn)道向佛,自此佛光寺成為僧侶誦經(jīng)念佛的清修之所。佛光寺的開創(chuàng)者道行和尚,自少茹素。未出家時對道家思想及中醫(yī)藥理論頗有研究,後於灣仔開館行醫(yī)。因緣結(jié)識應倓虛法師之邀,南下-的樂果法師。樂果法師見此醫(yī)師贈醫(yī)施藥,慈悲為懷,曾幾度勸其舍道入佛。在法師多番啟發(fā)下,醫(yī)師終轉(zhuǎn)奉三寶,禮樂果法師為師,法名道行,并將白沙灣所屬道場改為佛教道場。道行和尚習醫(yī)之時,與其中醫(yī)老師滕沖盈合力籌款買下佛光寺現(xiàn)址,拜奉道教三圣。至1975年道行和尚心開意解…[詳細]
寧鄉(xiāng)千佛洞
  寧鄉(xiāng)千佛洞位于長沙寧鄉(xiāng)縣崔坪鄉(xiāng)的“千佛洞”是距今3億6千萬年前形成的溶洞,地貌復雜,并有罕見的洞內(nèi)峽谷,垂直高度近100米。崔坪鄉(xiāng)位于距寧鄉(xiāng)縣城62公里處的西部山區(qū),境內(nèi)山清水秀,奇峰峻嶺,石龍洞、峽溪、猴公大山,少年水庫四大景點黃同勾勒出崔坪的秀美和壯麗。石龍洞(原名十三洞)處于風景秀美的石龍山下。相傳千佛洞由十三個連環(huán)洞組成,故名十三洞。石龍洞是長沙地區(qū)景觀最集中的石灰?guī)r溶洞,據(jù)專家分析其全長達2300米,洞谷幽深,迂回曲折,神秘莫測。洞洞相連,洞內(nèi)有洞,大的洞可容納數(shù)千人,狹窄處僅容納一人通過。洞內(nèi)的石鐘乳、石筍、石柱千姿百態(tài),陰河、瀑布暗地橫生,奇景迭出。洞內(nèi)冬暖夏涼,是供人避暑、休閑…[詳細]
蘇州佛教居士林
  居士林是在家佛教徒集體修學的場所。它的宗旨是遵循佛陀遺教,繼承和發(fā)揚佛教農(nóng)禪并重、注重學術(shù)研究,搞好友好交往。位于菉葭巷31號的‘蘇州佛教居士林’前身是大小各蓮社,民國十九年,印光法師來蘇后提倡念佛法門,信徒日眾,先后成立了覺社、凈心、凈行、凈蓮、凈業(yè)、普仁、香光、清心、圓修、菩提、圓覺、七襄共12個蓮社,社員800余人。解放后,廣大居士為提高佛學知識,渴望居士林,以利修學。1958年各蓮社合并,稱蘇州市佛教居士林,并召開了第一次林員代表會議,選舉謝祖培、吳樹人為正副理事長。林址設(shè)在臨頓路葭巷31號。居士林定期舉行宗教活動,并經(jīng)常請法師講經(jīng),道場莊嚴肅穆,頗受佛教界之贊賞,聞名江南一帶,慕名參…[詳細]
石佛寺石窟造像
  石佛寺石窟造像 時代為元。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qū)橋口鎮(zhèn)瓦窯坪村,此為我省惟一元代佛教摩巖造像。 石窟造像鑿于元至正元年(1341),相傳在東江上放排的“青山客”,為祈求菩薩保平安,在此建石佛寺。 造像坐北朝南,背倚神仙巖懸壁,面臨東、郴兩江交匯處。有兩窟,I窟高3.3米,寬4.3米,深0.9米,頂部半弧形,窟下排列7小龕,各高0.4米,寬0.3米,深0.2米,佛像已無。另一窟有佛雕九軀,正中為釋迦牟尼坐像,高2米,身圍3米,面相端莊肅穆,服飾齊整,正襟危坐,背有大幅蓮花火焰放佛光。兩側(cè)為弟子阿難、迦葉立像。高1.5米,身圍1.2米,迦葉頭部有園形佛光。再外為文殊、普賢之像,高2米,身圍1…[詳細]
榮縣大佛石窟
  榮縣大佛石窟位于榮縣城郊1公里處的東山大佛寺內(nèi),大佛依山崖鑿成,通高36.67米,是一尊如來佛像,號稱四川第二大佛,其頭部長8.76米,肩寬12.67米,腳寬3.5米。大佛的頭頂上方有一道石條卷拱護罩,上刻“大開覺路”四字;崖頂上還有磚閣一座,遠看像在戴在大佛頭頂上的寶冠。大佛前有0遮蓋,以使佛身免遭風雨浸蝕,0也是大佛寺的主體建筑,把大佛從肩部以下遮得嚴嚴實實。因此,雖然要入寺內(nèi)仰望才能看到大佛全貌,給瞻仰者帶來不便,但卻保護了大佛佛體不受外來的破壞,至今保存完好。榮縣大佛開鑿于北宋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完工于公元1092年,歷時八年始完工。大佛寺山門書題“大佛禪寺”,以石刻大佛命名![詳細]
石空寺石窟
  石空寺石窟位于中寧縣石空鎮(zhèn)西北的雙龍山南麓。又名大佛寺,雙龍山古稱石空山,山東側(cè)石壁峭立,適於開窟造像。這里原有大佛洞、萬佛寺、百子觀音洞、靈光洞等,但如今除萬佛寺外,各窟均被流沙埋沒。石空寺原有大佛洞、臥佛洞、觀音洞、靈光洞、龍王洞等石窟,在石窟前的石壁下建有寺院,寺院中還置有各類塑神像。乾隆《中衛(wèi)縣志》對石窟作過詳細的描述:“寺在半山,為兩院。東院山門內(nèi),重樓依山,樓下啟洞而入,中若著邃屋。……兩院梯上階而上,有真武閣、亦因山窟而室。轉(zhuǎn)西則新建佛殿巍然,內(nèi)外各六楹。其前因山筑臺,憑欄遠眺,河流環(huán)抱,村堡錯落!庇捎谶@里是格里騰大沙漠的南緣,風沙很大,加上晚清時期,社會--,農(nóng)村調(diào)敝,寺院荒…[詳細]
古蓮臺萬佛寺
  古蓮臺萬佛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東南部,坐落在蠡縣東北九公里處的梁家莊。據(jù)史料記載“古蓮臺”是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后所建的高臺之一,三十八步臺階,高十余米,四周為蓮花池所敷設(shè)圍繞,故得“古蓮臺”之名;后因土山中天然生出一種小-花,故名“菊花山”。梁家莊以古蓮臺為中心圍繞建村,全村有九條道路貫穿于此,如九龍吐珠一般,故又名“九龍口”。古蓮臺萬佛寺開山祖師普善法師(號妙喜),于明萬歷初年(公元1572年)隨其師兄普渡法師及圓果法師等頭陀僧人云游至此,見此山丘,風景甚佳。普渡法師逐令師弟普善,駐錫修寺。歷史上的萬佛寺曾幾度興盛,高僧輩出。寺院常住僧人曾達百二十余人,萬佛寺在清光緒年間曾兩次大規(guī)模修復。解放…[詳細]
三世佛
  三世佛三世佛位于泉州市豐澤區(qū)清源山景區(qū),三世佛并排結(jié)咖跌坐于仰覆蓮花座上,主像通高約2.5米,左右二像稍低。佛像保存完好,皆為土蕃式樣:佛發(fā)螺鬢,上置寶嚴。面相上寬下窄,雙耳垂肩,肩寬腰細,均著袒右肩袈,并以袈裟一角搭于左肩上。衣紋用凸雕線條表示,雖歷經(jīng)滄桑而線條依然明顯。石像均有圓形頭光及身光。中尊為釋迦像,又稱現(xiàn)在佛,主司現(xiàn)在的世界,其造像作觸地印之魔相,一手向下?lián)岬兀皇窒蛏。左尊稱為藥師佛,即過去佛,主管過去的世界。他也是一手向下,一手向上,只是左掌托缽。右尊叫彌陀佛,是未來佛,作施定印之禪定相,即雙手交疊置于腹部。險要的地勢,精湛的技術(shù)和迥異的形狀,無不讓每一個參觀者嘖嘖稱奇。三世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