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六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六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7月,第六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崔太師祠
  崔太師祠位于增城區(qū)中新鎮(zhèn)坑背崔屋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為第六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西北至相鄰建筑南邊線,其余從建筑物外墻外延5米。建設控制地帶:西南至水塘東北邊線,其余從保護范圍外緣外延約15米。…[詳細]
防御使鐘公祠
  防御使鐘公祠位于從化區(qū)太平鎮(zhèn)屈洞村,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為第六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從建筑外墻(含影壁)外延5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外延約20米。…[詳細]
飛泉洞摩崖石刻
  飛泉洞摩崖石刻位于廣州市增城區(qū)增江街光輝村湖塘埔自然村后山崖壁上(土名:石寨)。山崖南面為溪澗,溪水從高處潺潺流入水潭,猶如清泉注入杯中,故此處風光又稱“曲水流杯”,明永樂年間就有“增江八景”之一的美譽。潭邊為崖壁,崖壁上上現存有文字石刻十處,以水流為中心分南北,北崖三處,南崖七處,每處自成一幅。其中有紀年的石刻中,最早的刻于北宋熙寧四年(1071),最晚的刻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其間還有南宋乾道四年(1168)、明天順三年(1459)、明正德十六年(1521)和明萬歷四十年(1612)的文字石刻,前后共跨越五個朝代計710年。飛泉洞摩崖石刻字體多種,有楷書、行書、行草、隸書等;體裁有…[詳細]
百花林摩崖石刻
  百花林摩崖石刻位于增城區(qū)荔城街群愛村少塘自然村米坑(土名)溪旁石壁上,年代為南宋,類別為石刻。2002年7月,被公布為第六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從石刻外邊線外延約5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外延30米![詳細]
整理東濠下游碑記
  整理東濠下游碑記位于越秀區(qū)越秀北路越秀橋。1936年3月,東濠涌下游工程基本完成,為紀錄這次治水過程,政府在越秀橋西側立起石碑,上面刻的是由文樹聲撰寫的《整理東濠下游碑記》,碑文如下:粵城設置肇始于周赧王,時越人公師隅所筑之南武城,歷時二千余載。濠渠淤塞事所常有,雖代有疏浚,第多因陋就簡,只顧當前,無一勞永逸之策,以故水患疊見,而東濠則尤甚焉。民國二十有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廣州市大雨竟夕,東濠上游山洪暴發(fā),小北區(qū)域首當其沖,塌宇傷人,遽罹浩劫,百年以來未嘗有也。翌歲秋,復遭巨浸,為患無已,補牢之舉,自不容緩,興利除弊,責在有司。二十有二年冬,樹聲忝長工務,謀為市民安居弭患,即致力修治渠務,乃秉承…[詳細]
仲元圖書館
  仲元圖書館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解放北路越秀公園越秀山鎮(zhèn)海路,是為紀念辛亥革命將領鄧仲元而建,占地面積253平方米,1930年建成。1927年由國民黨元老李濟深提議創(chuàng)建,由建筑師楊錫宗設計,式樣仿北京的文華殿,民國十八年(1929)奠基,次年建成。坐北朝南,大樓占地面積253平方米,總面積7600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富麗典雅,具有民族特色。門樓建在正面小山岡前,立柱采用水磨青磚砌建,鐵門和柱頂裝飾為中西合璧建筑的特色。主樓總面闊41米,總進深22米,建筑面積2241平方米,高兩層,重檐廡殿頂,綠色琉璃瓦。水磨青磚砌墻,花崗巖石墻腳,以水泥仿木構斗栱和飛檐翹角,額枋、雀替用彩繪的瓷片裝貼,門框飾雕…[詳細]
越南范鴻泰墓
  越南范鴻泰墓位于廣州市先烈路黃花崗公園后太和崗。墓為水泥砌筑,面積約80平方米。花崗石墓碑,呈錐形,碑座分三層。碑高3.27米,正面鐫刻中、越對照文字:越南范鴻烈士之墓。墓側豎立烈士墓表,寬1.8米、高2.6米,記述烈士生卒簡歷。范鴻泰(1892—1924年),原名成績,越南義安省北圻人。早年加入越南光復團、義烈團,投身越南民族解放事業(yè)。1924年6月19日寫下《告全世界人民》遺書后,在中國革命者的協(xié)助下,以新聞記者身份作掩護,進入廣州沙面維多利亞酒店(現勝利賓館),用-行刺法國駐越南總督麥林,當場炸死炸傷其隨從數人,麥林逃脫。范鴻泰在-包圍追捕的危急情況下,跳入白鵝潭壯烈犧牲。其遺骸原葬于先…[詳細]
頤養(yǎng)園舊址
  頤養(yǎng)園舊址位于越秀區(qū)二沙島廣東省二沙體育訓練中心。被稱為廣東首家“旅館醫(yī)院”的頤養(yǎng)園舊址建于20世紀20年代,位于二沙島西端,即今廣東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內。頤養(yǎng)園由梁培基創(chuàng)建,曾經為諸多國民黨上層人士的“政治避風港”,還曾經是中共地下黨員的秘密聯(lián)絡點。醫(yī)院設計仿北京頤和園,取頤養(yǎng)天年之意,名“珠江頤養(yǎng)園留醫(yī)院”,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頤養(yǎng)園由園林、別墅和醫(yī)院三者組成,園內周圍遍種各種花草樹木,環(huán)境幽雅。2002年7月,被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廣州市消防局舊址
  廣州市消防局舊址位于越秀區(qū)文明路47號。建于19世紀20年代,是廣州走向近代化的標志之一。上世紀初,由于廣州建筑比較密集,人們防火意識薄弱,火災頻頻發(fā)生。市政府成立的-處下設--,在文明路上搭起一座竹樓,還建了一個10多米高的瞭望臺,從那里可以監(jiān)視全廣州的火況。1924年,當局決定建立消防總局,英國留學歸國的廣州消防總署署長陳墨香決定仿照當時英國的消防建筑建造新的消防局樓房。該樓由美國設計師伯捷設計,為兩層的西式樓房。由于經費不敷,工程拖了4年,直到1927年才完成。消防局的瞭望臺高29.52米,一度是廣州市最高的建筑之一,可以很清楚的鳥瞰廣州全景。在高塔上的瞭望員觀察到火災,就拉鈴示警,并通…[詳細]
葉劍英商議討逆舊址
  葉劍英商議討逆舊址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西湖路小馬站15號,原為曾家祠。1922年6月16日陳炯明公開叛變。葉劍英聞陳叛變,立即與陳策率部接應孫中山登上“寶璧艦”,轉登“永豐艦”,繼而率部跟隨孫中山挺進白鵝潭,與叛軍英勇作戰(zhàn)。6月下旬至8月初葉劍英率部繼續(xù)護衛(wèi)孫中山。其間,曾同云南講武堂同學張國森、蔡公武等10余人,在廣州小馬店曾家祠秘密--,商議討伐陳炯明大計。通電海內外,聲討陳炯明,堅決擁護孫中山。2002年8月舊址被公布為廣州市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