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四落大厝
  四落大厝位于中華路23、25號,建于19世紀初,與大夫第是鼓浪嶼現(xiàn)存最早的民居。這建筑群極具閩南特色。屋檐一為燕尾式,一為馬鞍式,墻體立面為紅磚。房內(nèi)雕梁畫棟,細膩樸實。充滿著閩南風情的紅磚雕花,短屋矮墻,無處不透著古樸精致,絕美奢華。大夫第燕尾式的屋頂如同連綿起伏的海浪,大氣、顯赫;天井的過道上紅磚鋪砌,直通到里面的院子;屋檐下的青石浮雕題材多樣,栩栩如生,有的還配以色彩濃烈的彩繪或漆金。四落大厝是鼓浪嶼現(xiàn)有最古老的民居,鼓島最早的傳奇就始于這里。始建于清嘉慶年間(1796-1820)的大夫第民居群,在眾多西洋別墅中鶴立雞群,堪稱傳統(tǒng)民居奇葩,被列入重點歷史風貌建筑。經(jīng)過兩年多修舊如舊,拂去…[詳細]
種德宮
  種德宮最初坐落于廈門鼓浪嶼西部雞母山向北延伸支脈西麓坡地瀕臨小河處,背山面海,信眾稱為大道公庵。以后庵未知何故停止祀奉大道公活動,故稱其庵為舊庵;稱庵前之河為舊庵河。據(jù)傳說大道公神像被請進種德宮祀奉的年代,大約是在明成化(1455年-1487年)年間。在上述種德宮停止活動后,聚居在現(xiàn)今內(nèi)厝沃路(內(nèi)厝澳路)與雞山路的居民,又募資在鼓浪嶼西北部俗稱灣仔尾山東南麓坡地(現(xiàn)編為內(nèi)厝澳路門牌373號)新建一座種德宮。 其始建年代,志書未載。種德宮是一座三門二進殿宇,建筑面積約78平方米。宮后及宮右另筑護厝,整座宮宇掩映于古榕樹下,環(huán)境幽靜,總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正中大門頂石梁橫刻:“保生大帝”四字。…[詳細]
廬豐天后宮
  廬豐天后宮位于上杭縣廬豐畬族鄉(xiāng)豐濟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清道光十五年(1835)重修,奉祀海神媽祖。坐南朝北,通面闊32米,通進深25米,占地約1200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有山門、門廳、拜亭、大殿,兩側(cè)帶護厝。大殿面闊3間,進深3柱,穿斗式木構(gòu)架,重檐歇山頂。宮內(nèi)彩繪壁畫紋飾多樣,斗拱別致美觀,木梁架雕花漆繪,石柱礎(chǔ)形制雕飾各異。1926年上杭縣第一個農(nóng)村黨支部在此成立。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廬豐天后宮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廬豐藍氏家廟
  廬豐藍氏家廟位于上杭縣廬豐畬族鄉(xiāng)豐濟村青頭坪自然村,年代為清。簡介:又稱東山祠,建于清乾隆年間(1736-1795),坐東南朝西北,占地2968平方米,建筑面積959平方米,由主堂、東橫屋、西橫屋、院門、禾坪、化胎等部分組成。中軸線自西北向東南依次為門樓、下堂、天井及兩廊、上堂。四柱三間五樓式石牌樓中間石刻“恩榮”二字,下刻“藍氏家廟”,大門左右兩側(cè)配置石獅、石鼓各一對。上堂面闊五間,進深四柱,廳堂為抬梁式木構(gòu)架帶前廊后軒,懸山頂,三川式鏤空屋脊,堂后筑半月形化胎。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廬豐藍氏家廟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黃坑天后宮
  黃坑天后宮位于上杭縣南陽鎮(zhèn)黃坑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坐東朝西,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有放生池、雨坪,下廳、天井,上廳,北側(cè)建有南山亭,南側(cè)建有橫屋開五間。橫屋外建有五谷仙廟,于道光壬寅年(1842)建,面積29平方米。上廳面闊三間,進深五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gòu)架,懸山頂。南山亭和五谷仙廟為附屬建筑。保護范圍:東側(cè)滴水向外延伸10米,南側(cè)五谷仙廟滴水向外延伸10米,西側(cè)大門向外延伸60米,北側(cè)南山亭向外延伸10米。2018年,黃坑天后宮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院田古建筑群
  院田古建筑群位于上杭縣太拔鎮(zhèn)院田村,年代為清。簡介:由“奠攸居”“生氣盤郁”“迎川至”“廓有其容”“瑞氣遙臨”“凌霄閣”共六處建筑組成。“奠攸居”“生氣盤郁”“迎川至”“廓有其容”“瑞氣遙臨”主要以清代傳統(tǒng)建筑風格為主,整個建筑為土木結(jié)構(gòu),臨水而建,建筑布局大多為二進三落三開間左右?guī)ёo厝,門樓一般開在主厝兩側(cè),中軸線上依次為院墻、院坪、門廳、前天井、中廳、后天井及后樓組成。門廳一般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抬梁式木構(gòu)架,懸山頂;中廳和后樓均面闊三間,山墻擱檁,懸山頂,后樓多為兩層磚木結(jié)構(gòu),且二層設(shè)木環(huán)廊,歇山頂!傲柘鲩w”又名“八角樓”,建于清朝康熙年間(1662-1722),坐西南朝東北,樓閣式,…[詳細]
崇真觀
  崇真觀位于武平縣平川鎮(zhèn)紅東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及清代多次維修,現(xiàn)存為清代建筑。坐東朝西,通面闊10米,通進深 38.4米,面積384平方米。中軸線自西向東依次為門樓、前廳、正廳。門樓為四柱三間三樓式石牌樓,高6.7米,門額陰刻“崇真觀”,下端有浮雕雙龍戲珠和雙獅戲球;正廳面闊三間,進深五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gòu)架,歇山頂。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崇真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永平竹苞松茂
  永平竹苞松茂位于武平縣永平鎮(zhèn)帽村村,年代為清。簡介:又名德茂公祠,建于清道光初年,坐西朝東,布局為三堂六擺,由主堂、兩側(cè)二排橫屋、院坪和池塘等組成,占地面積約38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000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有:下堂、前天井、中堂、后天井、后堂。下堂中設(shè)門樓,面闊三間,進深三柱;中堂面闊三間,進深五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gòu)架;后堂面闊三間,進深七柱,穿斗式木構(gòu)架,懸山頂。竹苞松茂規(guī)模宏大,布局井然有序,木雕、磚雕以精致見長。1934年3月,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期間,粵贛軍區(qū)第三分區(qū)獨立團指揮機關(guān)就設(shè)在此廳堂,現(xiàn)還保留完好的紅軍標語。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圍墻各向外延伸10米。2018年,永平竹苞…[詳細]
城中樹德橋
  城中樹德橋位于武平縣中山鎮(zhèn)城中村,年代為清。簡介:建于清代,幾經(jīng)修繕,橋身東南--西北走向,全長72米,寬3.56米,占地面積256平方米,為五墩六孔(原為六墩七孔)石構(gòu)拱橋,孔跨6.63~19.8米,其中第三孔跨19.8米,是武平縣古橋中孔跨度最大的一座。保護范圍:橋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城中樹德橋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朱子社倉
  朱子社倉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鎮(zhèn)五一村,年代為清。簡介:原名五夫社倉,初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是由朱熹首創(chuàng)并命名的民辦社倉,歷代改建,現(xiàn)存主體為清代建筑。坐東南朝西北,通面闊17.6米,總進深23米,總面積402平方米。由大門、門屋、天井、廳堂、兩側(cè)倉儲用房等組成,雙坡面懸山頂,穿斗式木構(gòu)架,外部圍護夯土墻。保護范圍:東、南、北墻體各向外延伸20米,西向外延伸30米。2018年,朱子社倉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