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獅亭昭惠新宮
  獅亭昭惠新宮位于莆田市涵江區(qū)白沙鎮(zhèn)獅亭村利坪自然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清乾隆元年(1736),現(xiàn)存建筑為光緒十七年(1891)重建。坐西南朝東北,通面闊五間15.1米,通進深16.6米,占地面積250.7平方米,為前殿、天井、左右廊廡和正殿組成的二進廊院式建筑。前殿面闊五間,進深三柱八檁,帶前廊;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三柱八檁。宮內(nèi)存清代壁畫十幅,清陳寶琛題聯(lián)兩對。保護范圍:東北至埕外沿5米,西北至果地外5米,西南至山地外5米,東南至戲臺后沿外5米。2018年,獅亭昭惠新宮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鳳門林氏大厝
  鳳門林氏大厝位于莆田市涵江區(qū)江口鎮(zhèn)江口社區(qū)劉井村鳳門巷,年代為清。簡介:俗稱“百廿間”,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坐西南朝東北,通面闊66.09米,通進深72.24米,占地面積3915平方米,為五進合院式建筑。主屋面闊五間,前后五進,三、五進間均有門屏、天井相隔。宗祠面闊三間,前后三進,進間以八扇花格門屏、天井相隔。主屋及祠堂均為懸山頂,穿斗式木構(gòu)架,用材較大,雕刻精美。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至村道。2018年,鳳門林氏大厝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雁陣宮
  雁陣宮位于莆田市涵江區(qū)三江口鎮(zhèn)鰲山村岐頭自然村,年代為清。簡介:又名巖潯宮,昭靈祖廟。始建于宋代,明重建,清代重修,近代又修。坐東北朝西南,通面闊七間25.3米,通進深23.6米,占地面積597平方米,為二進廊院式建筑。中軸線上依次為埕、門廳、天井、主殿。主殿面闊七間,進深五柱,懸山頂,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gòu)架。主殿前天井兩側(cè)為卷棚式廊廡,廊廡兩側(cè)為小天井。宮內(nèi)主祀三殿真君和宋忠佑侯陳應(yīng)功。保護范圍:東北至山門外10米,西南至埕外沿外10米,西北至登灜閣外10米,東南至葆光泉外10米。2018年,雁陣宮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赤石宮
  赤石宮位于莆田市涵江區(qū)莊邊鎮(zhèn)尚書橋村新村自然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宋代,現(xiàn)存建筑為清道光六年(1826)重建,坐西朝東(偏南),面闊五間15.9米,進深17米,占地面積270.3平方米,為二進廊院式建筑,由山門、天井、左右廊廡和正殿組成。山門面闊三間,進深三柱7檁帶前廊,后檐石柱浮雕八仙人物。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柱9檁,前檐立園雕盤龍雙石柱。柁墩、雀替浮雕牡丹等花卉,基本完整保存清代建筑風(fēng)格。尚書橋為附屬文物。保護范圍:赤石宮: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尚書橋:橋兩端各外延10米;上下游各外沿50米。2018年,赤石宮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成古厝
  大成古厝位于泉州市泉港區(qū)南埔鎮(zhèn)肖厝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清光緒七年(1881),由蕭繼光興建“大成碼頭”同時建設(shè)三座大厝。大成古厝由三座大厝、雙護厝和厝前大石埕、磚埕組成,是集店鋪、倉庫、碼頭于一身的小城堡。大成古厝坐西朝東,背山面海,海水漲潮時距古厝前埕地面僅兩三米,極便于裝卸貨物。大成古厝南北總長85.35米,東西總長32.13米,總面積2390.20平方米。三座大厝均為石砌基礎(chǔ),紅磚、花崗巖砌筑外墻,穿斗式木構(gòu)架,硬山頂,燕尾式屋脊。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大成古厝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山腰莊氏古民居
  山腰莊氏古民居位于泉州市泉港區(qū)山腰街道埭港村委會石橋自然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6),由山腰莊氏十五世祖莊大勛、莊大東堂兄弟,歷時三年建造而成。由東座大厝、西座大厝、北座大厝及文武館組合而成,總占地3292.6平方米。三座大厝整體坐北朝南、布局嚴謹、錯落有序,工藝精美,雄偉壯觀。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山腰莊氏古民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鼓浪嶼大夫第
  鼓浪嶼大夫第位于廈門市思明區(qū)鼓浪嶼,年代為清。簡介:建于清嘉慶元年(1769),坐西南朝東北,由前、后兩落大厝及左右護厝組成,是一幢典型的閩南傳統(tǒng)紅磚民居,總面寬25米,通進深20米。前落大厝面闊3間,前為橫向檐廊,中為廳堂,兩側(cè)邊房,硬山頂,燕尾脊;后落大厝面闊3間,進深2間,硬山頂,燕尾脊。左右護厝面闊6間,進深1間,各為相對獨立的小房廳。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鼓浪嶼大夫第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鼓浪嶼黃氏小宗
  鼓浪嶼黃氏小宗位于廈門市思明區(qū)鼓浪嶼,年代為清。簡介:建于清代,為坐西南朝東北的小合院,院內(nèi)包括居中的祠堂建筑和后院的平房,左、右弄巷,四周貫通。前院墻中部開院門,花崗巖門框上保留原有石匾“黃氏小宗”,院落總面寬12米,通進深22米,占地面積約264平方米。祠堂為閩南傳統(tǒng)磚木結(jié)構(gòu)的古厝形式,面闊3間7米,進深2間8米,前為橫向檐廊,并有左、右二根挑檐柱,柱下有雕花石柱礎(chǔ);廳堂為抬梁式木構(gòu)架,硬山頂,燕尾脊。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鼓浪嶼黃氏小宗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光巖寺
  俗話說不登日光巖不算到廈門,日光巖俗稱巖仔山,別名晃巖,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晃巖,看到這里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巖。日光巖游覽區(qū)由日光巖和琴園兩個部分組成。日光巖聳峙于鼓浪嶼中部偏南,是由兩塊巨石一豎一橫相倚而立,成為-龍頭山的頂峰,海拔92.7米,為鼓浪嶼最高峰。站在日光巖山門處,看到一塊高40多米的巨巖,凌空而立,在那巨巖峭壁上,有1915年許世英題刻的天風(fēng)海濤四字橫書;其下還有兩行大字題刻,右側(cè)為鼓浪洞天,左側(cè)為鷺江第一。鷺江龍窟,位于日光巖蓮花庵后的巨石上,與“九夏生寒”題刻毗鄰,系1920年前后-張大河行書直題“鷺江龍窟”四個大字。字幅高3.2米,寬1…[詳細]
鼓浪嶼三丘田碼頭
  鼓浪嶼三丘田碼頭位于廈門市思明區(qū)鼓浪嶼,年代為清。簡介:現(xiàn)存花崗巖石階碼頭一處,連建于駁岸邊,呈向下逐級延伸的石階狀,漲潮時海水可達石階碼頭頂部,便于船只靠岸搬運貨物。由花崗巖條石橫向鋪砌,寬約4.5米,長約10米,落差約4-5米。保護范圍:東至環(huán)島路駁岸及碼頭建筑本體外10米,西至延平路,南至三丘田旅游碼頭大門外10米,北至三丘田旅游碼頭大門。2018年,鼓浪嶼三丘田碼頭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