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區(qū)始建于東漢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時稱南平,寓意“南疆平定”。 歷史上曾稱延平、劍津、劍浦等。 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南唐保大四年(946年)開始,延平成為古代二級政區(qū)駐地。 1956年11月,在南平縣域內(nèi)設(shè)立南平市。 1958年,南平縣并入南平市。 1994年9月,撤銷南平地區(qū)設(shè)立地級南平市,縣級南平市改為延平區(qū),行政區(qū)劃不變。 1995年1月1日,南平市延平區(qū)正式成立。 |
建陽是福建最古老的五個縣邑之一。 公元前116-111年間,閩越王無諸裔孫余善在大潭山之南筑大潭城以拒漢(武帝)。 漢建安十年(205年),始置建平縣,屬會稽郡。 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屬揚州建安郡。 晉太康三年(282年),改建平縣為建陽縣,取義建城于山之陽。 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因建陽唐石里(今黃坑鎮(zhèn))產(chǎn)嘉禾,一本15穗,詔改建陽為嘉禾縣,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復(fù)名為建陽縣。 此后曾分屬建州、建寧府等。 1949年,建陽解放,成立建陽縣人民政府。 1950年專署遷建陽,建陽縣屬建陽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56年專署遷移南平,建陽屬南平專署。 1968年設(shè)南平地區(qū)革命委員會(地區(qū)革命委員會簡稱地區(qū)),建陽縣屬南平地區(qū)。 1971年南平地區(qū)遷回建陽改為建陽地區(qū),建陽縣屬建陽地區(qū)。 1989年建陽地區(qū)行政公署又遷移南平,建陽縣屬南平地區(qū)行政公署。 1994年3月,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建陽撤縣設(shè)市(縣級)。 1995年1月南平地區(qū)改為地級南平市,建陽屬南平市。 2014年5月,國務(wù)院批復(fù)撤銷建陽市,設(shè)立南平市建陽區(qū)(轄區(qū)不變),2015年3月18日正式掛牌成立。 |
唐貞觀三年(629年),析將樂縣東南兩鄉(xiāng)置將水場,垂拱三年(687年)分南鄉(xiāng)將水口為蠲科鎮(zhèn)。 景福二年(893年)改為將水鎮(zhèn),后改永順場,隸屬建州。 五代,后唐長興四年(933年)將永順場升為縣,取順而昌之意,故名。 仍屬建州。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劍州改稱南劍州,順昌屬福建路南劍州。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福建省中書省,南劍州升為南劍路。 延祏元年(1314年),南劍路改稱延平路,順昌仍屬之。 明洪武元年(1368年)延平路改為延平府,順昌屬之轄。 清代仍屬之。 民國2年(1913年)廢府改道,順昌縣屬北路道,后改建安道(道所在南平)。 民國16年(1927年),廢道改省、縣兩級制,順昌縣屬福建省。 民國23年(1934年),實行行政督察專員制,順昌屬第九行政督察區(qū)(邵武)。 民國24年(1935年),順昌改屬第二行政督察區(qū)(南平)管轄。 1949年5月23日解放后,屬于第二專區(qū)(后改南平專區(qū)),1964年將順昌縣的洋源公社(后改稱際會公社)和洋口公社的謝屯等3個生產(chǎn)大隊劃歸建西縣。 1970年建西縣建制撤銷,原建西縣管轄的城關(guān)、際會、大歷、嵐下、高陽、房道6個公社劃入順昌縣(1975年房道公社復(fù)歸建甌縣)。 1970南平專區(qū)遷駐建陽,改為南平地區(qū),1971年改為建陽地區(qū),屬之。 1988年建陽地區(qū)遷駐南平,更名為南平地區(qū);屬之。 1994年9月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撤地設(shè)市,南平地區(qū)改稱南平市,原南平市改為延平區(qū)。 順昌屬南平市。 |
夏商屬揚州,周屬七閩地,秦屬閩中郡,漢屬閩越國,漢始元二年屬冶縣。 東漢建武初屬東侯官。 東漢建安初,約196至200年間,正式置縣,以國為號稱漢興。 三國吳永安三年(260),改稱吳興。 唐武德四年(621),改名唐興。 天授二年(691),改名武寧。 唐神龍元年(705),復(fù)名唐興。 唐天寶元年(742)八月,定名浦城。 1934年8月至1938年6月,為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 |
唐武德七年(624年),辟邵武北鄉(xiāng)之地置洋寧鎮(zhèn),屬建州邵武縣。 五代后周顯德五年(958年)改洋寧鎮(zhèn)為財演鎮(zhèn),仍屬建州邵武縣。 至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邵武縣升為軍,財演鎮(zhèn)升為縣,為光澤建縣之始。 因財演鎮(zhèn)轄鸞鳳、光澤二鄉(xiāng),取光澤鄉(xiāng)名為縣名,故稱光澤縣,屬兩浙西南路邵武軍。 北宋雍熙二年(985年)改屬福建路邵武軍。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邵武軍升為路,光澤縣屬福建行中書省邵武路。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陳友諒兵占領(lǐng)光澤,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6年)11月,光澤歸附邵武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邵武路為府,光澤縣屬福建布政司邵武府。 清順治三年(1646年)8月,清兵入閩,仍設(shè)府縣如故,光澤屬福建行都司延建邵道邵武府。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裁府并縣,光澤屬建安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撤建安道,屬福建省第三行政督察區(qū)(建甌)。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8月,屬江西省南城督察區(qū)。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8月,屬福建省建陽專員公署。 1949年6月人民解放軍經(jīng)此南下,1950年2月17日光澤縣解放,屬建甌地區(qū)專員公署;10月,專區(qū)遷址建陽,屬建陽地區(qū)專員公署。 1956年建陽專區(qū)并入南平專區(qū),光澤屬之。 1970南平專區(qū)遷駐建陽,改為南平地區(qū),1971年改為建陽地區(qū),屬之。 1988年建陽地區(qū)遷駐南平,更名為南平地區(qū);屬之。 1994年9月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撤地設(shè)市,南平地區(qū)改稱南平市,光澤屬南平市管轄。 |
周朝時屬八閩地;春秋戰(zhàn)國時屬越國;秦屬閩中郡;漢屬閩越國;三國吳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置東平縣,屬建安郡;南朝宋泰始四年(公元468年)拆東平縣,改為東平鄉(xiāng),屬建安縣;五代后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屬吳越國處州龍泉縣;后晉天福六年(公元941年)析東平鄉(xiāng)大部地置松源鎮(zhèn),屬永安軍;南唐保大九年(后周廣順元年,公元951年),松源鎮(zhèn)升為松源縣,縣治皈伏里(今舊縣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屬忠義軍;北宋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松源縣改為松溪縣,縣城遷東關(guān)里五斗金(今城關(guān));元、明兩朝先后屬福建道建州、兩浙西南路建州、福建路建州、福建路建寧府、江浙行中書省建寧路、福建行中書省建寧路、福建行中書省建寧府;清順治二年(1645年)5月,松溪縣改為嵩溪縣;翌年11月,復(fù)名松溪縣,屬福建省延建邵道建寧府;清末,屬建寧府,實行城廂、鄉(xiāng)制,下設(shè)隅、里、圖;1913年至1949年4月,先后屬福建省北路道、建安道、福建省、延建省、第十行政督察區(qū)、第三行政督察區(qū);1949年5月14日,松溪縣解放,屬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區(qū),轄12個鄉(xiāng)鎮(zhèn);同年9月,設(shè)3個區(qū),轄12個鄉(xiāng)鎮(zhèn);同年12月廢堡甲,改為鄉(xiāng)村制;1950年7月,設(shè)4個區(qū),下轄22個鄉(xiāng)鎮(zhèn);屬建甌專區(qū);9月,屬建陽專區(qū);1956年4月,屬南平專區(qū),全縣設(shè)1個鎮(zhèn)、4個區(qū),轄50個鄉(xiāng)(街);1958年5月,撤區(qū)并鄉(xiāng),設(shè)1個鎮(zhèn)、20個鄉(xiāng);10月,鄉(xiāng)鎮(zhèn)改為人民公社,設(shè)4個公社、21個大隊;1960年2月1日,松溪、政和兩縣合并為松政縣,屬福安專區(qū),縣治松溪城關(guān),轄1鎮(zhèn)9個公社,其中松溪境內(nèi)設(shè)4個公社、79個大隊;1962年8月2日,松政縣分為松溪、政和2縣;松溪縣設(shè)4個、31個公社;1966年8月,撤區(qū)并社,設(shè)8個公社;1970年7月,松溪、政和縣再次合并為松政縣,屬南平專區(qū);1975年3月15日,松政縣再次分為松溪、政和2縣,屬建陽地區(qū);1980年8月,城關(guān)公社改為松源鎮(zhèn);10月,析松源鎮(zhèn)5個大隊,置大布公社;全縣轄1個鎮(zhèn)、8個公社;1981年,大布公社改為河?xùn)|公社;1984年10月,公社改為鄉(xiāng)鎮(zhèn),全縣轄1鎮(zhèn)、8鄉(xiāng);1989年1月,屬南平地區(qū);6月,鄭墩鄉(xiāng)改鎮(zhèn),全縣轄2鎮(zhèn)、7鄉(xiāng);1995年1月,渭田鄉(xiāng)改鎮(zhèn),全縣轄3鎮(zhèn)、6鄉(xiāng);屬南平市。 2005年,全縣轄9個鄉(xiāng)鎮(zhèn);2008年12月,松源鎮(zhèn)改街道,全縣轄1個街道、2個鎮(zhèn)、6個鄉(xiāng)。 |
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析寧德縣關(guān)隸鎮(zhèn)置關(guān)隸縣,治今址,屬建寧軍。 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詔改政和縣,以年號得名。 元屬建寧路。 明、清屬建寧府。 1913年屬北路道,次年改稱建安道。 1928年廢道直屬福建省。 1934、1935年歷屬第十、第三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qū)。 1950年屬建甌專區(qū),旋改稱建陽專區(qū)。 1956年屬南平專區(qū)。 1959年改屬福安專區(qū)。 1960年與松溪縣合并置松政縣。 1962年復(fù)置政和縣。 1970年再次與松溪縣合并置松政縣,復(fù)屬南平專區(qū)。 1971年屬建陽地區(qū)。 1975再度復(fù)置政和縣。 1988年屬南平地區(qū),1994年至今屬南平市。 |
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析建安縣地置昭武鎮(zhèn),同年升為昭武縣(治所今故縣街)屬建安郡。 西晉太康元年(291年),惠帝司馬衷為避其祖司馬昭諱,改名邵武縣。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縣,屬泉州(今福州),十二年(592年)復(fù)置邵武縣,屬撫州(今江西省內(nèi))。 大業(yè)元年(605年)撫州改稱臨川郡,邵武屬臨川。 唐武德四年(621年),綏城從邵武分出,復(fù)立為縣,邵武屬建州。 貞觀元年(627年)建州歸江西道管轄。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邵武設(shè)軍,縣為軍治,軍屬福建路轄。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邵武軍為邵武路,縣為路治,路屬福建道管轄。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邵武路為邵武府,縣為府治,府屬福建布政使司管轄。 清隸屬關(guān)系不變。 1913年,廢府存縣,屬福建省建安道。 1927年廢道后直屬福建省。 1934年,邵武屬第九行政督察區(qū)。 1935年,屬第三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5月19日解放,屬第一行政督察區(qū),1956年屬南平專區(qū),1971年南平地區(qū)更名建陽地區(qū),邵武屬之。 1983年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邵武撒縣建市,1988年建陽地區(qū)改南平地區(qū),邵武屬南平地區(qū)。 1994年9月國務(wù)院批準(zhǔn)撤銷南平地區(qū)設(shè)立地級南平市,邵武屬之代管。 |
秦屬閩中郡,漢初屬閩越國。 漢建安十年(205),屬建平縣;唐貞觀元年丁亥(627)劃建平縣西北鄉(xiāng)在吳屯設(shè)置新豐鄉(xiāng)。 唐垂拱四年戊子(688)建平縣改為建陽縣,時任臺州判官的彭漢“詣闕上書”,請以所居鄉(xiāng)(建陽縣新豐鄉(xiāng))改為溫嶺鎮(zhèn),治所依舊。 閩永隆三年辛丑(941)閩王王曦批復(fù)升溫嶺鎮(zhèn)崇安場,為副縣級,直隸建州,治所遷崇安,以“崇地安寧”得名。 宋淳化五年(994),崇安場升崇安縣,屬建寧軍。 咸平元年(998),建陽所管轄的上梅、下梅、會仙、將村、周村、黃村6里劃歸崇安縣。 元豐五年(1082),建陽所管轄的從政、籍溪、五夫、建平、豐陽、節(jié)和、長平7里,劃歸崇安縣。 全縣轄城坊和東、南、西、北4鄉(xiāng)19里。 紹興三十二年(1162),建寧軍改為建寧府,屬之。 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建寧府為建寧路,屬之。 明洪武元年(1368)屬建寧府。 至清康熙年間,沿襲宋制,僅東鄉(xiāng)的從政、籍溪并為從籍里。 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全縣除城坊外,四鄉(xiāng)劃為武泰、新塘、武夷、上仁義、新豐、下仁義、開耀、崇政8鄉(xiāng),下設(shè)19里89圖。 民國2年(1913年),崇安縣屬北路道,次年屬建安道。 民國17年(1928年)廢道,直屬福建省。 民國19年(1930年)5月,建立崇安縣蘇維埃政權(quán);蘇維埃政權(quán)的管轄區(qū)域一度擴至建陽、浦城和江西上鐃縣、廣豐縣部分地區(qū),并析出嵐谷鄉(xiāng)齊白一帶與浦城縣部分毗鄰地區(qū)合并成立崇浦縣。 民國22年(1933年)“福建事變”,屬延建省。 民國23年(1934年)7月,屬第十行政督察區(qū)。 民國24年(1935年),全縣劃分為9個區(qū),轄109保,1277甲,屬第三行政督察區(qū)。 民國25年(1936年),全縣劃為4區(qū)16鄉(xiāng)(鎮(zhèn)),下轄112保、1027甲。 民國31年(1942年)7月,保留屏山區(qū),撤銷其余各區(qū)。 民國32年(1943年),撤銷黃柏、大將兩鄉(xiāng);合并白水、雙梅兩鄉(xiāng)為白梅鄉(xiāng),合并興田、文仙兩鄉(xiāng)為興文鎮(zhèn),合并嵐谷、黎口兩鄉(xiāng)為黎谷鄉(xiāng);全縣轄1個區(qū)、3個鎮(zhèn)、8個鄉(xiāng)。 民國36年(1947年)5月,撤銷屏山區(qū)。 1949年5月9日解放后屬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區(qū);1950年4月,第一專區(qū)改為建甌專區(qū),屬建甌專區(qū);1950年9月,建甌專署遷址建陽,改稱建陽專區(qū),屬建陽專區(qū);1951年1月,全縣劃為6個區(qū)39個鄉(xiāng)。 1952年9月,從第五區(qū)中劃出嵐谷為第六區(qū),原第六區(qū)改為第七區(qū)。 1954年8月,以數(shù)序為區(qū)名的各區(qū)改為城關(guān)、星村、興田、五夫、吳屯、嵐谷和洋莊區(qū),縮小鄉(xiāng)劃范圍。 調(diào)整后,全縣下轄7區(qū)2鎮(zhèn)77個鄉(xiāng)。 是年,五夫區(qū)的澄溪鄉(xiāng)劃歸建陽縣。 1956年6月,建陽專區(qū)并入南平專區(qū),屬南平專區(qū)。 1958年9月,實行人民公社(簡稱公社)化,全縣劃為曙光公社(包括原城關(guān)、武夷、洋莊3個區(qū))、樂園公社(原五夫區(qū))、衛(wèi)星公社(原興田區(qū))、紅旗公社(原星村區(qū))、幸福公社(包括原吳屯、嵐谷兩個區(qū))等5個公社。 1960年,5個公社縮小,公社名稱改用地名,至1961年底,全縣轄城關(guān)、武夷、洋莊、星村、興田、五夫、吳屯、嵐谷8個公社。 1970年9月,南平地區(qū)行署遷址建陽,改稱建陽地區(qū);屬建陽地區(qū)。 1972年,析出城關(guān)公社的廳下大隊、武夷公社的荷墩大隊和五夫公社的下陽、上梅、金竹、茶景、里江、嶺山6個大隊成立下陽公社。 1981年,撤銷城關(guān)公社,成立崇城鎮(zhèn),原城關(guān)公社郊區(qū)成立溪東公社。 1984年6月,改公社為鄉(xiāng)(崇城鎮(zhèn)除外),改大隊為村。 1985年8月,撤銷星村鄉(xiāng),設(shè)立星村鎮(zhèn)。 1989年1月,建陽地區(qū)行署遷址南平,更名為南平地區(qū),屬南平地區(qū)。 1989年8月,經(jīng)民政部批準(zhǔn),撤銷崇安縣,設(shè)立武夷山市,管轄范圍不變。 同年12月,興田鄉(xiāng)、五夫鄉(xiāng)改鎮(zhèn),下陽鄉(xiāng)改為上梅鄉(xiāng)。 1994年5月,撤銷武夷鄉(xiāng),設(shè)立武夷鎮(zhèn)。 1995年1月,南平地區(qū)改為南平市,屬南平市。 |
漢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析侯官北鄉(xiāng)置建安縣,建安八年(203年)設(shè)會稽南部都尉府。 三國吳景帝永安三年(260年),以會稽郡南部為建安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設(shè)立建州。 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劃建安、浦城、建陽三縣部分之地設(shè)置甌寧縣,治所境內(nèi)2縣并立。 宋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設(shè)建寧府。 元設(shè)建寧路。 明、清為建寧府治。 歷為郡、州、府、路、道治所。 1913年建安、甌寧2縣合并置建甌縣,為北路道,次年改設(shè)建安道。 1928年廢道直屬福建省。 1934、1935年歷屬第十、第三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qū)。 1950年屬建甌專區(qū),旋改稱建陽專區(qū)。 1956年屬南平專區(qū)。 1971年屬建陽地區(qū)。 1988年屬南平地區(qū)。 國務(wù)院1992年10月20日批準(zhǔn)撤銷建甌縣,設(shè)立建甌市(縣級)。 國務(wù)院1994年9月5日批準(zhǔn)撤銷南平地區(qū)改為地級南平市,建甌市屬之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