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沫河口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沫河口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1983年由沫河口大隊更名為沫河口村民委員會,委會是鎮(zhèn)政府所在地,因清末時期建造北淝河大閘正式命名為沫河口村。
以柏姓建村,因當時柏姓人多為大姓,故而得名大柏村。
由汪邢、高王、朱劉三個自然村組成,因汪邢位置居中,因而取名汪邢村。
明朝時,三鋪為明朝京道上的普通驛站。當時部分地區(qū)“十里設一鋪“,從臨淮關到三鋪為30里,故而得名三鋪。
1949年后就是一個老村,村內有一座寺廟叫橫嶺寺,故而得名橫嶺村。
清代末期,建自然村時,姓曹和姓吳人較多,故而得名曹吳村。
由原張巷村與仇壩村于2000年合并而來,由七個小自然村組成,原仇壩村也叫團結大隊,并村取名時,為了讓各村群眾團結一致,共同發(fā)展,故取名團結村。原隸屬五河縣,2014年劃到淮上區(qū)。
2012年由“龍王廟村村民委員會”更名為“龍廟村村民委員會”。傳說,有個龍王治水巡查到此地,見位美麗姑娘,心存歹念,觸犯天規(guī),玉皇大帝得知,派兵將其就地斬首,可是這個龍王仍陰魂不散,時常騷擾平民,為保平安,當地人為其修建一座廟,命名龍王廟。從此這個村落也就被叫成龍王廟村。
湯陳村原名叫陳巷大隊,后因村居住的群眾中姓湯的人口多,此地為明代開國將領湯和故里,他的第19代嫡孫就住本村,后來改為湯陳村。
村民以李姓居多,故而得名。
因信氏家族是老戶,又住在淮河灣旁邊,故而得名。
村民以洪姓居多,故而得名。
姚宋村自2002年與喬洼村合并以后命名為姚宋村。
明清朝年間,宋姓人在此居住,后四周挖溝設圍,故而得名宋圩村。
解放前,此地有一座廟,廟里有個神像叫洪山老祖,洪山廟村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