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漢中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漢中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古稱南鄭。

夏代屬褒國,秦武公十一年(前687)置南鄭縣。

晉武帝泰始二年(206)置梁州,州、郡、縣同治南鄭。

西魏廢帝三年(553),改為光義縣,治所未變。

隋開皇初年(581),復稱南鄭縣。

唐貞觀元年(627)設山南道,轄梁州,道、州、縣治南鄭。

宋置利州路,轄興元府,路、府、縣均治南鄭。

元改興元府為興元路,路、縣治南鄭。

明洪武三年(1370),興元路改為漢中府,治南鄭。

至清末,府、縣治未變。

1913年漢中府改為漢中道,治南鄭。

1928年撤銷。

1935年設陜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區(qū),專員公署及縣府駐南鄭。

1949年12月6日,南鄭解放,以縣城及近郊設南鄭市。

同時設南鄭縣,治所十八里鋪(今鋪鎮(zhèn)),1958年12月,漢中市、南鄭、褒城、留壩縣及黎坪中心區(qū)部分地方合并為漢中市。

1964年6月5日,漢中市改為漢中縣。

1980年8月17日,復為漢中市(縣級)。

1996年2月21日,撤銷縣級漢中市,設立漢中市漢臺區(qū),至今。

南鄭其名始于春秋初年。

北魏延昌元年(512)分南鄭縣地置漢陰縣和廉水縣(治今濂水鎮(zhèn)),南朝梁大同中廢廉水縣入南鄭縣,北周至隋間廢漢陰縣入南鄭縣。

南宋紹興四年(1134)復置廉水縣,紹定六年(1233)復廢廉水縣入南鄭縣。

1914年屬漢中道。

1928年直屬省。

1949年屬陜南行署區(qū)。

1958年撤銷縣制,轄地劃歸漢中市。

1961年分漢中市漢江以南地于周家坪復設南鄭縣,屬漢中專區(qū)。

1969年屬漢中地區(qū)。

1996年屬漢中市,2017,撤銷南鄭縣,設立漢中市南鄭區(qū),至今。

秦恵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楚人伐秦,秦敗楚師于丹陽,取地六百里置漢中郡,同時置成固縣。

蜀漢建興七年(229)諸葛武侯筑樂城于成固。

南北朝(420-589)改“成固”為“城固”,隸益州,屬漢中郡轄。

武德二年(619),“城固”更名“唐固”。

三年(620),析縣西北地與南鄭縣部分地置白云縣。

九年(626)廢白云縣,地入本縣。

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廢“唐固”復為“城固”,屬梁州。

北宋時期,宋太祖分全國為十五路,城固縣屬陜西路;真宗咸平年間分陜西路為夔州路和利州路,城固屬利州路;仁宗天圣中增為十八路;神宗元豐六年(1083)又增為二十三路,定制,城固縣隸陜西利州路,屬興元府。

南宋高宗紹興十四年(1144),分利州路為東西兩路,城固隸利州東路,屬興元府轄。

元代置陜西行中書省,興元府改為興元路,城固縣屬興元路轄,元末城垣廢壞。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興元路改為漢中府,城固縣隸關(guān)南道,屬漢中府轄。

清代設陜西省,轄漢中府,城固縣隸陜安道屬漢中府轄。

民國初年廢漢中府,改為漢中道,城固屬漢中道。

1928年廢道,城固直屬陜西省。

1935年漢中設陜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區(qū),城固屬第六行政督察區(qū)轄。

1950年,隸屬陜南行政公署。

1951年行署撤銷,城固屬陜西省漢中專署轄。

1987年撤銷漢中專署,設立漢中市,城固隸屬漢中市至今。

古屬梁、雍之域,晉以前為城固縣轄地,西晉泰始三年(267)在境內(nèi)置黃金、興道二縣,其后朝代更替,郡縣頻設。

西魏廢帝二年(553)置洋州,唐天寶元年(742)廢州、行郡、縣制,縣地屬洋川郡,天寶十五年(756)郡治從西鄉(xiāng)遷至儻城(今城關(guān)),乾元元年(758)改洋川郡為洋州,明洪武三年(1370)改洋州為洋縣。

1949年12月至1961年9月,縣域前后有七次變動,后再無變更。

1953年屬漢中專區(qū),1969年屬漢中地區(qū),1996年屬漢中市至今。

東漢成固縣地,永元七年(95)于今縣南15公里建定遠城(又名平陽城、平西城)為班超封邑。

三國蜀漢于此立南鄉(xiāng)縣。

西晉太康二年(281)改南鄉(xiāng)縣為西鄉(xiāng)縣,屬漢中郡。

東晉永和三年(347)后于王水口置晉昌郡及長樂縣,即今縣東古城,北魏于縣境(峽口)設立豐寧戍,后改西鄉(xiāng)縣為豐寧縣并立豐寧郡領豐寧縣,郡縣同屬豐寧戍。

西魏文帝大統(tǒng)十七年遣將占據(jù)漢中,本縣屬西魏所屬,為豐寧郡豐寧縣。

西魏恭帝三年(556)宇文覺代魏立周,本縣為北周所轄,仍屬豐寧郡,縣名縣治未變。

隋屬漢川郡,改豐寧縣為西鄉(xiāng)縣,同時將治所從豐寧戍(峽口)遷至蒿坪山之陽(今四季河)。

此后,唐、宋、縣名縣治未變,元末治所由蒿坪山之陽遷來今治,至明沿用,縣名未變,清嘉慶將縣境22地分出設立定遠廳,直屬漢中府。

1935年,西鄉(xiāng)縣屬陜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區(qū)(治南鄭)所轄。

1949年12月5日西鄉(xiāng)解放后,西鄉(xiāng)縣初屬陜甘寧邊區(qū)陜南行政公署,1951年屬陜西省南鄭區(qū)專員公署,1954年屬陜西省漢中區(qū)專員公署,1955年6月屬陜西省漢中專員公署,1968年屬陜西省漢中地區(qū)革命委員會,1978年屬陜西省漢中地區(qū)行政公署,1996年7月,漢中撤地設市后屬漢中市。

夏商時代沔地屬梁州;西周時屬雍州;東周至春秋時屬蜀;戰(zhàn)國時屬白馬氐東境;秦統(tǒng)一后設全國為三十六郡,沔屬漢中郡;西漢初始建沔陽縣(治所今勉陽鎮(zhèn)舊州鋪),屬益州漢中郡;東漢獻帝初平二年(191),張魯占據(jù)漢中,改漢中郡為漢寧郡,屬漢寧郡;北魏時分沔陽縣,東設華陽縣,西設沔陽縣和嶓?h;隋撤沔陽縣、華陽縣,并入嶓?h;隋大業(yè)三年(607),改嶓?h為西縣,治所未變,屬漢中(漢川)郡;南宋開禧三年(1207)改興州為沔州;西縣屬沔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移沔州治于今舊州鋪,廢西縣設鐸水縣,屬沔州;明洪武三年(1370)鐸水縣入沔州,四年遷沔州治于西山谷口(今武侯鎮(zhèn)武侯街),七年(1374)降沔州為沔縣,屬漢中府;清(1664至1911)沔縣一直屬漢中府;辛亥革命后成立中華民國,1913年廢府設漢中道,沔縣屬漢中道;1935年在漢中設陜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區(qū)專員公署,沔縣屬之;1935年2月11日成立蘇維?h政府;1935年8月,縣治由武侯街遷至菜園鎮(zhèn)(今縣城);1949年12月8日沔縣全境解放,成立沔縣人民政府,屬陜甘寧邊區(qū)漢中分區(qū)行政督察署;后公署名稱迭變,沔縣均屬之;1953年1月,將寶雞市鳳縣二溝鄉(xiāng)劃歸沔縣;1954年5至6月,先后將沔縣小河廟、漆樹壩、房家灣鄉(xiāng)和褒城縣大河壩鄉(xiāng)劃歸黎坪中心區(qū);9月將寧強縣啟寧鄉(xiāng)劃歸沔縣;1955年4月,縣人民政府更名為縣人民委員會;1956年8月至10月,將沔縣茶店鄉(xiāng)黑河壩村劃歸略陽縣,將略陽縣黑河壩鄉(xiāng)小砭河村劃歸沔縣;1958年8月,全縣設18個人民公社,下轄51個生產(chǎn)管理區(qū);1958年11月,褒城縣撤銷,原褒城縣的金泉、賈村壩、紀寨、長寨、杜寨、段家壩、老道寺、楊家灣、紅廟寨、栗子壩、黑潭子11個生產(chǎn)管理區(qū)和同時撤銷的黎坪中心區(qū)的漆樹壩、唐家壩、大河壩、小河廟(包括房家灣村)4個生產(chǎn)管理區(qū)劃歸沔縣;1959年2月,全縣設8個公社,下轄65個生產(chǎn)管理區(qū);1962年機構(gòu)調(diào)整,全縣設8區(qū)1鎮(zhèn)(城關(guān)鎮(zhèn))、55個公社;1964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改“沔縣”為“勉縣”;1983年5月,全縣設8區(qū)1鎮(zhèn)(城關(guān)鎮(zhèn))、55個鄉(xiāng)(鎮(zhèn));1995年12月鄉(xiāng)鎮(zhèn)機構(gòu)改革時,撤銷8個區(qū),全縣設17個鎮(zhèn)、13個鄉(xiāng);1996年漢中撤地區(qū)設市,屬漢中市;2001年12月鄉(xiāng)鎮(zhèn)機構(gòu)改革時,撤銷金華廟鄉(xiāng)、茅壩鄉(xiāng)、火神廟鄉(xiāng)、白云寺鄉(xiāng)和楊家山鄉(xiāng)5個鄉(xiāng),全縣設17個鎮(zhèn)、8個鄉(xiāng);2011年5月鄉(xiāng)鎮(zhèn)機構(gòu)改革時,撤銷二道河鄉(xiāng)、土關(guān)鋪鄉(xiāng)、小河廟鄉(xiāng)、小砭河鄉(xiāng)、長林鎮(zhèn)和黃沙鎮(zhèn)6個鄉(xiāng)鎮(zhèn),全縣設19個鎮(zhèn),2015年6月撤銷青羊驛鎮(zhèn),將其轄的6個村并入新鋪鎮(zhèn);同年勉陽鎮(zhèn)被陜西省人民政府批準為勉陽街道,全縣設17個鎮(zhèn)1個街道,沿用至今。

秦漢為葭萌縣地,蜀漢為漢壽縣,上屬廣漢郡。

晉改為漢壽縣為晉壽縣,南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縣境屬劉宋。

文帝元嘉十年(433),縣境歸北魏。

此后120余年間,南北互相爭奪梁州及晉壽等地,縣境歸屬,勢同拉鋸,曾隸屬宋、魏、齊、梁及氐王武興國。

北魏后期(504-508),分沔陽縣地設嶓梧縣(治今銅錢壩),北周閔帝元年(557),縣境屬北周利州晉壽郡興安縣(州、郡、縣治皆駐今廣元)。

隋屬綿谷縣,唐武德二年(619)于通谷鎮(zhèn)(今大安鎮(zhèn))置縣,取石牛糞金之義而命名。

唐武德四年(621)于今陽平關(guān)西擂鼓臺,設三泉縣,縣境內(nèi)則有兩縣并存,皆屬梁州。

寶歷元年(825)省金?h入西縣。

宋乾德五年(967)三泉縣直隸京師。

至道二年(996)三泉縣升建大安軍,次年軍廢,仍隸京師。

南宋紹興三年(1133)復以三泉縣建大安州,治今大安鎮(zhèn)。

至元二十年(1283)降州為大安縣,并廢三泉縣入,屬沔州所領。

明廢大安縣入沔縣,洪武三十年(1397)筑城羊鹿坪(即今漢源鎮(zhèn)),建寧羌衛(wèi),成化二十一年(1485)建寧羌州,于衛(wèi)治之南建州,取“羌地永寧”之意,領沔縣,略陽兩縣,州衛(wèi)并存州屬漢中府。

1913年改州為縣。

1935年紅軍建蘇維埃,分置寧羌、陽平兩縣。

1942年改寧羌為寧強取安寧強固之義。

1949年12月16日縣人民政府成立,縣名仍舊,相沿至今。

略陽先秦以前為古雍州之域。

白馬氐之東境地。

秦為蜀郡所轄。

西漢元鼎六年(前111)正式建縣(距今2121年),境屬益州刺史部武都郡沮縣,縣治在沮水河側(cè)(今勉縣茶店鎮(zhèn)境)。

東漢獻帝建安十一年(206)縣境屬涼州刺史部武都郡沮縣,縣治所未變。

東漢建安十一年(206)改屬涼州武都郡;東漢二十年(215)屬武都郡,歸雍州;三國蜀漢建興七年(229)陳式取武都郡后,在今縣城區(qū)設武興督,縣名仍沮縣;西晉泰始五年(269),屬秦州武都郡;東晉太元十五年(390),氐人楊盛廢郡縣,設護軍。

東晉二十年(395)復置沮縣。

東晉義熙五年(409),名武興縣,屬后秦南梁州武興郡,州、郡、縣治在今縣城;宋升明二年(478)氐人楊文弘稱藩于魏,自號武興國。

北魏正始三年(506年),魏滅“武興潘王國”,又置武興郡武興縣。

繼改東益州、武興郡、武興縣。

西魏大統(tǒng)十一年(545)屬東益州武興郡,置武興縣。

西魏廢帝二年(553)魏平其地,改稱興州,設順政郡。

改武興縣為漢曲縣。

隋開皇三年(583)廢郡,十八年(598)改漢曲名順政縣。

隋大業(yè)三年(607)廢州,置順政郡、順政縣。

唐武德元年(618)復設興州。

唐天寶元年(742)改興州為順政郡轄。

唐乾元元年(758)復改稱興州,順政縣屬之。

五代屬前后蜀。

置興州、順政縣。

宋仍屬興州,初歸利州路。

宋紹興十四年(1144),利州分東西兩路,興州屬利州西路(治在今縣城區(qū))。

宋開禧三年(1207),吳曦將興州僭改興德府。

曦誅,改興州曰沔州,改順政縣名略陽縣至今。

元初,略陽屬陜西行中書省興元路沔州轄。

元至元四年(1267),沔州改屬廣元路。

明洪武三年(1370)為漢中府沔州轄縣。

七年廢州,直隸漢中府。

成化二十二年(1486)屬漢中府寧羌州轄縣。

明崇禎七年(1634)為漢中府轄縣。

清為陜西省漢中府轄縣。

中華民國初,屬漢中道轄縣。

1928年撤道,改省直轄。

1935年為陜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區(qū)署轄縣。

1949年漢中分設東西專員公署,略陽為西路專員公署(署治沔縣)轄縣。

1949年12月9日略陽縣解放,屬陜甘寧邊區(qū)漢中分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縣。

1955年6月,屬陜西省漢中專員公署轄縣。

1968年,為漢中地區(qū)革命委員會轄縣。

1978年9月,為漢中地區(qū)行政公署轄縣。

1996年2月至今為漢中市轄縣。

東漢永元七年(95),和帝劉肇封平定西域功臣班超為定遠侯,置定遠城,亦號平西城、班城。

三國蜀漢章武元年(221),分成固縣南部置建南鄉(xiāng)縣,為蜀重鎮(zhèn),屬益州漢中郡轄。

西晉太康二年(281),治所北移,改稱西鄉(xiāng)縣。

唐武德四年(621),析西鄉(xiāng)縣東南,以洋水(今涇洋河)發(fā)源地為名,置洋源縣。

大歷元年(766),縣治被焚,北移于西鄉(xiāng)縣白湍村(今西鄉(xiāng)縣古城子)權(quán)置行縣。

寶歷元年(825),洋源縣廢,轄地復入西鄉(xiāng)縣。

清嘉慶七年(1802)7月,奏將西鄉(xiāng)縣轄東南二十四地以“安邊遠猷也”,設置定遠廳。

1913年2月,改定遠廳為定遠縣。

1914年1月,與安微、四川、云南等三省縣名重名,因縣治在巴山之北,縣境又有大小巴山,定名鎮(zhèn)巴縣,漢中府改為漢中道,屬陜西省漢中道。

1933年9月,紅四方面軍創(chuàng)建川陜革命根據(jù)地在鎮(zhèn)巴縣赤南鎮(zhèn)坪落村龐家院子(后遷青鶴觀)建立陜南縣蘇維埃政府。

1935年2月,紅軍奉命入川西進,陜南縣隨之消失,全境仍稱鎮(zhèn)巴縣,屬陜西省。

1949年12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19軍55師解放鎮(zhèn)巴,12月19日鎮(zhèn)巴縣人民政府宣告成立,縣屬陜甘寧邊區(qū)陜南行政區(qū)漢中分區(qū)。

1950年1月,縣屬陜西省陜南行政區(qū)漢中分區(qū)。

1950年5月,縣直屬陜西省陜南行政區(qū)。

1951年2月,縣屬陜西省南鄭區(qū)專員公署。

1954年1月,縣屬漢中區(qū)專員公署。

1955年6月,縣屬陜西省漢中專區(qū)。

1969年1月,縣屬陜西省漢中地區(qū)。

1996年2月,縣屬陜西省漢中市,至今。

明代之前,留壩縣在雍州故道縣、梁泉縣、漢寧郡之間變更。

明初至清初屬漢中府轄。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十二月,設置留壩廳。

清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將鳳縣南星(留鳳關(guān)為界)以南,褒城縣武休關(guān)以北,劃歸留壩廳管轄。

清乾隆三十九(1774)十二月,升漢中府撫民通判為總捕水利同知,主理留壩廳行政事務,兼理鳳嶺(酒奠梁以東)、柴關(guān)驛事務,隸屬漢中府。

清嘉慶十六年(1811),治所移至留壩。

1913年,改留壩廳為留壩縣,隸屬陜西省漢中府。

1914年,廢漢中府,設漢中道,留壩縣屬之。

1928年撤漢中道,直屬陜西省。

1935年,漢中設為陜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區(qū)專員公署,留壩縣屬之。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同年12月2日留壩縣成立人民政府,隸屬陜南行政公署。

1950年1月,將褒城縣的鐵佛殿鎮(zhèn)劃歸留壩縣。

1951年,設南鄭專區(qū),留壩縣屬之。

1954年,南鄭專區(qū)改稱漢中專區(qū),留壩縣屬之。

1958年12月29日,撤銷留壩縣置,劃歸鳳縣管轄,隸屬寶雞專區(qū)。

1961年1月15日,將留壩縣轄區(qū)劃歸漢中市管轄。

1961年9月2日,恢復留壩縣置,隸屬漢中專區(qū)。

1968年,改漢中專區(qū)為漢中地區(qū),留壩縣屬之。

1996年,改漢中地區(qū)為漢中市,留壩縣屬漢中市所轄,至今。

清嘉慶五年(1800)于今袁家莊鎮(zhèn)設周洋縣丞署,清道光五年(1825)廢周洋縣丞署于佛爺坪(今周至縣厚畛子鄉(xiāng)舊縣城)分洋縣東北部,周至縣西南部地置佛坪廳,屬漢中府。

1913年,改廳為縣,1914年屬漢中道。

1925年移至今址。

1928年直屬省。

1949年屬陜南行署區(qū)。

1951年屬南鄭專區(qū)。

1953年屬漢中專區(qū)。

1958年撤銷縣制,轄地劃歸洋縣。

1961年以秦嶺以南原轄地和洋縣部分地復設佛坪縣,屬漢中專區(qū)。

1969年屬漢中地區(qū)。

1996年屬漢中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