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德陽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德陽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分雒縣、綿竹地置德陽縣(治今旌陽區(qū)城區(qū));元初,德陽屬益州路漢州;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德陽升為德州;至元十三年(1276)復(fù)改為縣;清順治十六年(1659),羅江并入德陽,隸屬成都府;雍正五年(1727),德陽改屬川西道綿州;雍正七年(1729),復(fù)置羅江縣;1914年德陽縣改屬川西道;1935年,德陽屬第十三行政督察區(qū)(治綿陽);1950年,德陽縣隸屬川西行政公署綿陽專區(qū);1953年合并四個行署成立四川省,德陽縣仍隸屬綿陽專署;1959年3月羅江與德陽合縣;1983年8月建立德陽市,德陽縣改隸德陽市;1984年9月撤銷德陽縣,改置德陽市市中區(qū)(縣級);1996年9月,撤銷德陽市市中區(qū),設(shè)立旌陽區(qū)和羅江縣,沿用至今。

西晉太安二年(303)十二月,李特之子李雄率軍占領(lǐng)成都。

西晉永興元年(304)十月,李雄稱成都王,改元建興,移梓潼水尾萬安縣于孱亭(今萬安鎮(zhèn)),此為羅江置縣之始。

成漢亡后,萬安縣屬東晉。

梁天監(jiān)元年(502)改萬安縣名孱亭縣,梁承圣二年(553)孱亭縣復(fù)名萬安縣。

之后,唐天寶元年(742),改萬安縣為羅江縣。

自唐天寶元年以羅江名縣后,歷620余年,羅江縣縣名未變。

明洪武六年(1373),省羅江縣并入綿州,13年后復(fù)縣,仍名羅江縣。

清順治十六年(1659),裁羅江縣并入德陽縣,至清雍正七年(1729)復(fù)縣。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省羅江縣入綿州,清嘉慶七年(1802)復(fù)縣。

1950年1月,羅江縣人民政府成立,1959年3月,羅江縣并入德陽縣,1996年恢復(fù)羅江縣制至今,其間,羅江縣被裁撤歷時38年。

2017年7月18日,撤銷羅江縣,設(shè)立德陽市羅江區(qū),以原羅江縣的行政區(qū)域為羅江區(qū)的行政區(qū)域,羅江區(qū)人民政府駐萬安鎮(zhèn)景樂北路88號。

古為梁州域,三國蜀漢章武元年(221)在今凱江鎮(zhèn)玄武壩始置五城縣,隸屬廣漢郡。

劉禪建興二年(224)析廣漢郡為東、西廣漢郡,五城縣改屬東廣漢郡。

南齊改五城縣為伍城縣,隸屬梓州。

隋開皇三年(583),改伍城縣為玄武縣,縣治北移至今址,隸屬蜀郡。

唐武德元年(618)蜀郡改稱益州轄玄武縣,三年(620)玄武縣改屬梓州。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避圣主趙玄朗“玄”字、道教真武大帝“武”字諱,改玄武縣為中江縣。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撤飛烏縣并入銅山縣,二十年(1283)又撤銅山縣并入中江縣,隸屬潼川府路。

明洪武九年(1376)改潼川府路為潼川州,直隸四川行省,潼川州轄中江縣,十年(1377)五月,撤中江縣并入潼川州,十三年(1380)十一月,析潼川州復(fù)置中江縣,劃屬潼川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潼川州為潼川府轄中江縣。

1913年撤潼川府,中江縣改屬川北道,翌年改稱嘉陵道,治地閬中縣城。

1929年廢道由省直轄縣。

1935年四川省建立行政督察區(qū),第十二行政督察區(qū)設(shè)署遂寧縣城,轄中江縣至解放。

1950年1月建立中江縣人民政府,劃屬川北行政公署遂寧專員公署。

1952年9月撤行署復(fù)置四川省,中江縣隸屬遂寧專區(qū)。

1958年10月改屬綿陽專區(qū)。

1968年5月綿陽專區(qū)改稱綿陽地區(qū),中江縣屬之。

1983年8月,德陽市成立,中江縣劃屬德陽市至今。

西漢高帝六年(前201),置廣漢郡,轄13縣。

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置十三州刺史,此為益州,刺史治雒。

新莽時期(9-23),改益州為庸部,部牧駐雒縣。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二年(38),復(fù)置益州和廣漢郡,雒縣為廣漢郡屬縣。

三國時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魏滅蜀,分益州為梁州。

廣漢郡改屬梁州,雒縣仍為郡治。

東晉時期(317-420),廣漢郡仍屬梁州,雒縣為郡治。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蜀郡為益州。

次年,分雒縣置什邡縣。

元世祖中統(tǒng)元年(1260),復(fù)置漢州,領(lǐng)什邡、德陽、綿竹3縣,撤銷雒縣建制,由漢州直轄原雒縣地區(qū),以原雒縣為州治。

至正二十二年(1362),明玉珍在蜀稱帝,建立大夏國,復(fù)置雒縣。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滅大夏國。

同年,省雒縣入漢州,仍領(lǐng)三縣。

明末,張獻(xiàn)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權(quán),建置沿舊。

清初,仍如明制。

康熙二十六年(1687),降漢州為散州(單州),不再轄縣,隸屬成都府,沿襲至民國元年。

1913年,改漢州為廣漢縣(緣廣漢郡而名),屬川西道(次年改為西川道)。

民國防區(qū)時代為川軍鄧錫侯部防地。

1953年開始,廣漢縣屬溫江專區(qū)下轄縣。

1960年什邡縣并入,廣漢、什邡合縣。

1963年重新析出復(fù)置什邡縣,廣漢、什邡分縣。

1968年溫江專區(qū)改稱溫江地區(qū),廣漢為溫江地區(qū)下轄縣。

1983年3月撤銷溫江地區(qū),下轄12縣全部歸成都市管轄。

1983年8月18日,廣漢縣由成都市劃歸德陽市管轄。

1988年2月24日,撤銷廣漢縣,設(shè)立廣漢市(縣級),以原廣漢縣的行政區(qū)域為廣漢市的行政區(qū)域。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封雍齒為汁方侯,為列侯國。

漢武帝元鼎元年(前116)降為普通縣,名汁方縣,屬益州廣漢郡。

新莽始建國元年(9年更名為美信縣。

東漢初(25)始名什邡縣。

西晉武帝泰始二年(266)屬梁州新都郡。

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改屬益州廣漢郡。

北周孝閔帝元年(557)改名為方亭縣,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并入雒縣。

唐武德二年(619)復(fù)置什邡縣,屬益州成都總管府。

唐貞觀元年(627)改屬劍南西川道,唐垂拱二年(686)屬漢州,唐天寶元年(742)屬德陽郡,唐乾元元年(758)復(fù)屬漢州,五代前蜀永平二年(912)更名為通計縣。

北宋乾德元年(963)恢復(fù)什邡縣名,乾德三年(965)改屬西川路漢州,北宋咸平四年(1001)屬益州路漢州,北宋嘉佑四年(1059)屬成都府路漢州。

元朝屬四川行中省成都路漢州。

明洪武九年(1376)屬四川省行省布政使司成都府漢州,次年并入綿竹縣,歷三年復(fù)置。

清康熙十九年(1680),直屬四川省承宣布政使司川西道成都府。

1914年屬川西道,1935年屬第13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12月屬川西行政公署綿陽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3年改屬溫江專區(qū),1953年,縣屬新市鄉(xiāng)9.9平方千米劃歸綿竹縣。

1956年,原屬廣漢縣三星鄉(xiāng)4個行政村5.6平方千米劃歸什邡縣。

1960年1月并入廣漢縣,1963年1月復(fù)置。

1978年,縣屬靈杰公社0.3平方千米劃歸綿竹縣,原屬綿竹縣的0.1平方千米劃歸什邡縣。

1983年初屬成都市,1983年9月劃歸德陽市。

1995年10月撤銷什邡縣,設(shè)立什邡市,由德陽市代管。

古為蜀山氏地。

西周為蠶叢國附庸。

漢高祖六年(前201),設(shè)置綿竹縣,屬廣漢郡。

三國時蜀分置陽泉縣。

晉太始二年(266),改屬新都郡。

東晉隆安二年(398),分置晉熙郡,領(lǐng)萇陽、南武都、晉熙三縣。

劉宋建元年(454),廢晉熙,屬南新巴郡。

梁天監(jiān)元年(517),復(fù)置晉熙郡,領(lǐng)南武都、萇陽,屬潼州。

北周廢晉熙縣入陽泉。

隋開皇元年(581),廢晉熙郡,陽泉改屬梁州,隋大業(yè)二年(606),復(fù)名綿竹縣,并徙治于今劍南鎮(zhèn),屬蜀郡。

1914年屬西川道。

1935年,屬第十三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解放后,屬川西區(qū)綿陽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83年8月,屬德陽市。

1996年10月,撤銷綿竹縣,設(shè)立綿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