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村時因村西有一深水潭,初名大潭上,清末民初,簡為今名大潭。 |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建村時此處有一園形高崗,從未被水淹沒過,得名固頭。 |
據(jù),戰(zhàn)國時期,大將吳起曾在黃河北岸屯兵(吳起城遺址),他的兩個兒子在這暫住,大兒住地稱大吳,二兒住地稱小吳。后有李姓遷入,人口增多,以李姓稱“李家大吳”,后簡化為今名。 |
閆姓人家從李大吳遷此定居,初名“閆家大吳”,清代簡化為今名。 |
漢代時期,有幾戶周姓人家從李大吳村遷此定居,名“周家大吳”,清末,簡化為今名。因村委會位于周大吳,故命名為周大吳村民委員會。 |
據(jù),周圍村莊井水咸,而內(nèi)有一水井,其水質(zhì)甘甜,得名”甜水井“。 |
明代建村,當時只有19戶人家,初名“照里”(俗稱笊籬)因和縣城十字街直線相照,有“城西十里照里村,直出西門不隔村”的說法。后植樹較多,樹木參天,在縣城墻上遠望像一座土寨。曾有一縣令問道“西面是個寨子嗎?”,跟班隨聲附和說是,自此改稱“寨子”,清末稱“寨子村”。 |
戰(zhàn)國時為吳起之小兒暫居之地,得名小吳。 |
元大德年間建村,因距縣城七里,命名為里七村,1961年以村中路溝為界分為東里七村與西里七村,故名西里七村。 |
元大德年間建村,因距縣城七里,命名為里七村。1961年以村中路溝為界劃分為東里七村與西里七村,故名東里七村。 |
明代時,馮姓在此定居,初名馮家莊,后簡化為今名。 |
明洪武年間,山西澤州或潞州地區(qū)移民周姓遷此,以姓命名為周莊。清雍正五年(1727)延津縣無此村。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延津縣志*村落》此方位僅有西莊子、果子園,是否二村之一演變,無從考證,存疑。因村委會位于周莊,故命名為周莊村民委員會。 |
明代時設驛站,以傳遞公文。顧炎武《日知錄*驛傳》:“今日十里一鋪,設卒以遞公文。”初為婁姓在此定居,繁衍成村。因在延津至京城管道旁,距縣城十華里,初名十里長亭,清代,易為今名。 |
明代時尹姓遷此建村,以姓命村,初名“尹家莊”,清末簡化為尹莊。 |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山西移民侯姓在此定居。清初,本縣申佛駐村(即今大佛村)申姓十六世孫申本山、申本資、申本岱等遷此,初因侯姓經(jīng)營香油作坊,其西北已有“油房頭”村莊,得名“小油房頭”,清末簡稱今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