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統(tǒng)二年(1334)黃姓遷此定居,因臨汝河渡口,又為上蔡至遂平的通道,商賈云集,聚居成村,取名黃埠。 |
新莊和張橋原為一村,清雍正十年(1732),汝沙河從村西頭向北決口,沖刷成河,受災(zāi)村民在新河西岸前后建村,往北,取名后莊,后更名為新莊。 |
據(jù)元世祖1260年,忽必烈?guī)П险鳎跣諏㈩I(lǐng)與其不睦,離隊(duì)在此定居,后建“閨閣樓”一幢,得名王樓。因位于另王樓南,1981年更名為南王樓。 |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王姓自大王莊析出建村,因村小取名小王莊。 |
明洪武十年(1377),苑姓自汝南縣張樓鄉(xiāng)苑寨村遷此建村,因地勢(shì)低洼,取名苑坡。 |
村民委員會(huì)區(qū)域內(nèi)有前汝河涯、中汝河涯、后汝河涯。明洪武五年(1372),王姓兄弟三人自山西洪洞縣遷至汝河西岸,分前、中、后三地建村,取名前汝河涯、中汝河涯、后汝河涯。 |
明洪武四年(1371),蔡姓夫婦遷至汝河西岸以擺渡謀生,后形成村取名為蔡埠口。 |
明初,王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稱王莊。明崇禎年間,官軍駐此,稱王營。為與鄰村老王營區(qū)別,故改村名為小王營。 |
東漢光武二十五年(49),尚姓始祖從山西洪洞縣遷至此地建村,故名尚莊。 |
明洪武四年(1371),李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后衍成村,因村旁有石頭像獅子。取名獅子口。 |
清康熙九年(1670),常姓自無量寺鄉(xiāng)小常莊遷此建村,故名。 |
明初,周姓從山西洪洞遷此建村,取村名周莊。 |
明洪武年間,原小侯莊、后小侯莊人絕,牛張莊擴(kuò)展,將村連為一體,人們稱牛張莊。1949年改稱張莊,后演變?yōu)楹髲垺?/div> |
清康熙年間,馮、肖二氏始祖自黃埠鎮(zhèn)獅子口村遷此定居,取村名肖坡,其后來肖氏絕嗣,更名為馮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