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健跳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健跳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由健跳分設,因村民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故名。
由健跳分設,因村民主要從事漁業(yè)生產(chǎn),故名。
村原地處貓頭山,由大貓頭、小貓頭等5個自然村組成,取名貓頭。
元末明初,何氏遷東郭邊(即今東郭片村),后因何氏興旺,分居東西兩地,居東面,故名東邊。
元末明初,何氏遷東郭邊(即今東郭片村),后因何氏興旺,分居東西兩地,居西面,故名。群眾積極納愛國糧,愛國思想較好,“文革”期間更名為“愛國”。因重名,1981年恢復原名西邊。
據(jù)當?shù)亍秴问献谧V》記載,呂氏從嘉興遷入此地,以村位于楊梅山腳,取名梅岙。因重名,1982年更名為梅山,以示區(qū)別。
據(jù)當?shù)亍度~氏宗譜》載,自錫公始遷臨邑東巖,又自東巖分遷桐峙山,亭德公于元朝大德元年(1297年)卜宅于西郭。其地山水秀麗,四周環(huán)繞,狀如城郭,因名西郭。
查當?shù)亍蛾愂献谧V》,陳氏祖宗,從寧?h東門街遷入,因姓陳,故稱上陳,屬后洋片村。
據(jù)宋朝,先祖張氏從黃巖縣遷居此岙時,村旁有一條山溪,名為“睦溪”(后來此溪發(fā)生變遷,成為耕地),以居民姓張,取名睦岙張。由于當?shù)亍,字與‘毛’字讀音近似,為書寫方便,又易于記憶,解放后改為毛張。
據(jù)先祖遷居睦岙,因姓葉,故名睦岙葉。由于當?shù)亍澳馈迸c“毛”讀音近似,為書寫方便,又易于記憶,1949年解放后改名毛葉。
據(jù)祖先從浮門村遷居此岙時,山岙里有幾畝田,取名為田岙。
因村座落于山岙之口,故稱岙口。
據(jù)當?shù)乩先朔从,大約在150年前,祖先把大片海涂圍墾成塘,因圍塘工程巨大,故名大塘。
據(jù)元末明初,林姓祖先從福建莆田先遷往象山縣雞嗚,后分支遷此居住。為尊祖意,稱莆田為大莆,自稱小莆,故名。
由原巡檢司村、赤礁村合并設立,沿用老村名。明代,曾設巡檢司于此,后即以此名村。據(jù)《三門年鑒》第一輯載:“巡檢司古城,為唐代南北會防之所,明設巡檢司防倭寇,城內有城隍廟、社稷祠、秦伯廟,更有唐建墩煌,明萬歷所鑿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