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三年(1370年)縣治遷此,遂稱魏縣鎮(zhèn),簡稱魏鎮(zhèn),又稱魏集。1953年設魏鎮(zhèn)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城關鎮(zhèn),1987年改今名。 |
相傳,宋朝打仗時曾在此地得勝,為紀念此事,引“得勝”為村名,后演變成德政。因古地名“德政”得名德政鎮(zhèn)。 |
此地北高南底,常有積水,人們居高處成村,得名北高;明正德年間,行人多于此落腳,稱為北高店,后“高”字演化成“皋”,簡稱北皋。因古地名“北皋”得名北皋鎮(zhèn)。 |
明朝嘉靖年間,雙井一帶稱楊家店,后改稱雙井集,因這一帶有四對井,每對井相連,一口井是甜水,而另一口井是苦水,傳說這口井打水,另一口井有動靜,一口井掉進水桶,而能從另一口井把桶撈出,故得名雙井。雙井鎮(zhèn)因政府駐地雙井西村得名。 |
相傳,明初翟氏奉詔遷此立莊,名翟莊,因設一衙門,又被稱衙門里,后演變?yōu)檠览。因自然村“牙里”得名牙里?zhèn)。 |
唐末戰(zhàn)亂時,在這一帶駐扎營盤多處,因此營居中,車輛往來頻繁,故人們取村名為車往。因唐朝古地名“車往”得名車往鎮(zhèn)。 |
據(jù)清康熙《魏縣志》載,該村原名大徐村,隋唐時改名御河鎮(zhèn),因村東臨御河而得名。宋朝真宗北征至此而回,村名遂改為回龍鎮(zhèn),后龍字演變?yōu)槁。笕朔Q之為回隆。 |
據(jù)民國《大名縣志》記載,該村建于明初,名張兒莊,后“兒”演變成“二”。因鎮(zhèn)政府位于張二莊村,故得名張二莊鎮(zhèn)。 |
以鄉(xiāng)政府駐地東代固得名。東代固、西代固、北代固、張固四村原為一村,名張固。元統(tǒng)二年(1334),張姓先民由外地遷此定居,為穩(wěn)固居于此地,而取村名張固。后張氏老大在村北立莊,老二在村西立莊,老三在村東立莊。為表示世世代代固居于此,而取村名“代固”,并冠以方位。 |
明初院氏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居住,取名院家堡,簡稱院堡。因鎮(zhèn)政府駐地院堡東村,得名院堡鎮(zhèn)。 |
據(jù)傳,該村建于明代,因村周圍用棘針樹筑墻,得名棘針寨。因鎮(zhèn)政府駐地棘針寨村,故得名棘針寨鎮(zhèn)。 |
該村因村南、村北各有座大廟,廟門相對而得名雙廟;因重名,于1982年5月1日經(jīng)政府批準更名為南雙廟。因鎮(zhèn)政府位于南雙廟村,故得名南雙廟鎮(zhèn)。 |
據(jù)傳邊馬為黃帝子昌意封地,昌意在此筑有昌意城,先后為樂昌、昌樂郡、州治所,繁水縣治,歷代為軍事要沖。倉頡曾在此筑臺造字,唐代有四人入閣拜相,村北有張公謹墓,村東有倉頡陵,村西有潘埠,村南有葛貴妃墳。宋代此地為兵馬屯駐的城堡,遂命名邊馬。 |
明初余氏從山西遷此立村,取名余村,后改名古余州。明正德年間御河改道村北,此處為一渡口,又是集市,被稱為泊口鎮(zhèn)(泊口鎮(zhèn)當時為河南內黃縣管轄),后簡稱泊口。 |
仕望集始建時間較早,原名志望里。據(jù)傳該村首居先民為盼望后代仕路廣闊,官運亨通,遂改村名為仕望村。后村落漸大,發(fā)展成一集市,改稱仕望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