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合川區(qū)龍市鎮(zhèn)各村社區(qū)歷史沿革

合川區(qū)龍市鎮(zhèn)各村社區(qū)歷史沿革

1992年成立龍市鎮(zhèn)并在鎮(zhèn)駐地建立龍市社區(qū)居民委員會,1993年孫家鄉(xiāng)并入,2001年佛門鄉(xiāng)并入,2004年碼頭鄉(xiāng)并入,地名沿用至今。

該村1952年至1958年為三青花村,1959年至1970年為10村,1971年至2001年為二夾村,2009年至今為山青村,此名沿用至今。

該村1949年以前為義和寨第九堡,1949年至1958年為義和村,1959年至1970年為13村,1971年復(fù)為義和村,2001年11月鉤角村、烽火村并入。

該村1983年以前,名叫龍市公社雙河大隊,1983年取名龍市鄉(xiāng)雙河村,1993年撤鄉(xiāng)并鎮(zhèn)又為龍市鎮(zhèn)雙河村,2009年撤并村將高灘村、響堂村并入,地名沿用至今。

該村解放前為龍市鄉(xiāng)二保,1950年為2村,1955年建;莩跫壣,1958年建高級社,1962年改為;鄞箨牐1983年改為;鄞,1999年合并八角1.2.3.4.5.6隊,2009年12月合并眾地1-20隊,設(shè)立;鄞宕迕裎瘑T會。

該村解放前為龍市鄉(xiāng)十二保,1952年為十二村,1955年建龍頭初級社,1958年建高級社后改七管理區(qū),1962年改龍頭大隊,1983年更名龍頭村,2002年獨柏村并入,2009年風(fēng)埡村并入,該名沿用至今。

1983年以前名叫龍市公社中心大隊,1983年取名龍市鄉(xiāng)中心村,1993年撤鄉(xiāng)并鎮(zhèn)又為龍市鎮(zhèn)中心村,2009年撤并村將高三星、井灣、高臺村合并為中心村,地名沿用至今。

該村1958年屬飛龍大隊,1984年更名為飛龍村,2001與萬全村合并,2009年再與青巖村通明村合并統(tǒng)稱飛龍村,地名沿用至今。

1950年建初級社,1958年為孫家公社四管理區(qū),1961年改四大隊,1981年定名涼巖大隊,1989年取名涼巖村,2009年7月由原來的涼巖村1、2、3、4、5、6、7、8組和安沖村9、10、11、12、13、14組和白廟村15、16、17、18、19組和毛壩村20、21、22、23、24、25、26、27、28、29組合并為涼巖村,地名沿用至今。

原為孫家鄉(xiāng)九大隊。

1980年取名為九井村。

2003由原高巖村7、8、9、10、11與老九井村1、2、3、4、5、6合并為九井村。

2009年與垣城村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合并為九井村,地名沿用至今。

該村解放前為佛門鄉(xiāng)一保,1950年改為一村,1955年建回龍初級社,1958年建高級社不久為佛門公社一管理區(qū),1962改一大隊,1981年定名新場大隊,1983年更名新場村,2001年與祠堂村合并為新場村,地名沿用至今。

該村1955年建生龍初級社,1962年改為八大隊,1981年定名生龍大隊,2009年更名生龍村,2009年由松柏村、粟坪村,埝塘村合并而成,村地名沿用至今。

該村解放前為碼頭鄉(xiāng),1950年為八村,1955年建光輝初級社,1971年1月成立生產(chǎn)大隊叫九大隊,1981年改為四碑大隊,1983年改為四碑村,2009年6月成立四碑村村民委員會。

該村解放前為碼頭鄉(xiāng)三保,1950年為三村,1955年建青草壩初級社,1958年建高級社為四管理區(qū),1962年改為四大隊,1981年復(fù)為青草壩大隊,1983年改為青草村,2003年與梯子村合并為青壩村,2003年丹溪與東岳村合并為東岳村,又于2009年東岳村與青壩村合并為青壩村,該名沿用至今。

該村解放前為古城鄉(xiāng)五保,1950年為五村,1955年建缽耳初級社,1958年建高級社后改五管理區(qū),1962年改缽耳大隊,1984年更名為缽耳村,2003年由牛角1、2、3、4、5、6組、川石1、2、3、4、5、6、7組、仙巖1、2、3、4組、石虎1、2、3、4、5、6、7組和缽耳村1、2、3、4、5、6、7、8、9、10、11組合并為缽耳村,地名沿用至今。

1942年始由碼頭鄉(xiāng)和孫家鄉(xiāng)分置,1958年建古城公社,1958年為向陽公社,1971年復(fù)原名,1983年更名古城村,2001年原來的古城村、石母村合并為古城村;育嬰村、石板村合并成為育嬰村,2009年古城村和育嬰村合并成為古城村,地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