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都拉為蒙古語,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 [詳細] |
希拉穆仁,蒙語意為“黃色的河”。 [詳細] |
鎮(zhèn)人民政府駐石寶村,因駐地而得名。 [詳細] |
鎮(zhèn)人民政府駐烏克忽洞村,因駐地而得名。 [詳細] |
1958年,改新寶力格公社。1984年,改為新寶力格蘇木。2006年,撤鄉(xiāng)并鎮(zhèn),建明安鎮(zhèn)。 [詳細] |
2006年,巴音敖包、烏蘭寶力格和敖龍忽洞3嘎查劃歸查干淖爾蘇木,同時改稱巴音花鎮(zhèn)。 [詳細] |
因歷史上屬達爾罕旗而得名。 [詳細] |
查干哈達為蒙古語,意為白色的哈達。 [詳細] |
巴音敖包蘇木是達茂聯(lián)合旗12個蘇木鄉(xiāng)鎮(zhèn)之一,東鄰達爾罕蘇木,西接包頭市白云鄂博礦區(qū)和達茂旗明安鎮(zhèn),南與百靈廟鎮(zhèn)接壤。北與巴音花鎮(zhèn)相接。蘇木機關(guān)位于距離達茂旗政府所在地36公里,下轄7個嘎查8個支部?傉嫉孛娣e為2331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場面積333.72萬畝,飼料基地面積15450畝,總戶數(shù)1564戶,總?cè)丝?655人,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的牧業(yè)蘇木,也是達茂旗通往中蒙滿都拉口岸的必經(jīng)之地![詳細] |
因鄉(xiāng)人民政府駐西河村而得名。 [詳細] |
因鄉(xiāng)人民政府駐小文公村而得名。 [詳細] |
清順治十年(1653年)二月,游牧于今蒙古國境內(nèi)的喀爾克右翼部千余戶,在首領(lǐng)本塔爾的率領(lǐng)下,南歸清朝。當年三月,順治帝敕封本塔爾為扎薩克和碩達爾罕親王,駐牧于大青山后塔爾渾河及艾不蓋河流域,稱喀爾喀右翼旗?滴跛氖吣辏1708年),爵位傳至本塔爾的孫子詹達固密時,由親王降為扎薩克多羅達爾罕貝勒,自此,喀爾喀右翼旗改稱達爾罕貝勒旗。“達爾罕”為蒙古語,漢語意為“神圣”。明崇禎六年(后金天聰七年,1633年)成吉思汗弟弟哈布圖哈薩爾后裔車根率所部歸降皇太極,此后從故鄉(xiāng)呼倫貝爾草原一路向西,與后金聯(lián)軍征伐察哈爾部林丹汗。康熙三年(1664年),清朝封車根長子僧格為扎薩克一等臺吉,賜駐牧于艾不蓋河上游一帶,為茂明安旗!懊睘槊晒耪Z,意為“不好”;“明安”意為“千戶”。1952年10月,達爾罕旗與茂明安旗合并,建立達爾罕茂明安聯(lián)合旗。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