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寶雞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寶雞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渭濱區(qū)轄地,西晉以前為陳倉縣地,西晉始設剻城縣,北魏時撤銷,轄地并入苑川縣。

西魏將苑川縣治遷入陳倉故城,復名陳倉縣,以后本區(qū)一直是陳倉縣的組成部分。

1949年7月設立寶雞市后,南部仍屬寶雞縣,北部劃歸寶雞市,設有渭濱區(qū)。

1956年5月增設清姜區(qū),1958年10月將區(qū)改設為人民公社。

1961年10月復設清姜區(qū),1962年11月復設渭濱區(qū)。

1966年8月寶雞市升為省轄市。

1967年1月將渭濱、清姜2區(qū)分別改名為東風區(qū)和紅星區(qū),1968年9月恢復原名。

1971年2月,清姜區(qū)并入渭濱區(qū),10月改為縣級建制,同年12月,又轄石壩河、益門、高家村3個農(nóng)村公社。

1981年1月,取消區(qū)革委會名稱,恢復區(qū)人民政府,名稱沿用至今。

1949年7月16日,寶雞市人民政府成立。

1951年2月,建立第二區(qū)(原新市區(qū)),即為今金臺區(qū)前身。

1955年7月,區(qū)人民委員會始以所在地命名,第二區(qū)改稱金臺區(qū)。

1956年3月,原金臺區(qū)、金陵區(qū)合并為新編第二區(qū);5月,更名為金臺區(qū)。

1958年12月,金臺、斗雞、渭濱、清姜4個區(qū)合并為金臺區(qū),為縣級行政建制。

1960年4月,撤銷原金臺區(qū),建立金臺公社、斗雞公社。

1961年10月,撤銷金臺分社,成立金臺區(qū)。

1967年1月,更名朝陽區(qū)。

1968年9月,恢復原名并成立革命委員會。

1971年2月,金臺、斗雞兩區(qū)合并,命名金臺區(qū),并成立金臺區(qū)革命委員會;10月5日,國務院批復同意,為縣級行政建制。

1971年12月,寶雞市郊區(qū)(縣級)撤銷,原所屬四季青、陳倉、長壽3個公社劃歸金臺區(qū),原金河、陵塬、硤石公社劃歸寶雞縣;時下設5個城市公社3個農(nóng)村公社。

1980年12月,城市公社改稱街道辦事處,農(nóng)村公社改稱鄉(xiāng),新設臥龍寺、店子街街道辦事處,金臺區(qū)時轄解放東路、解放西路、群眾路、十里鋪、上馬營、店子街7個街道。

1981年1月,取消革命委員會名稱。

1982年8月,四季青公社劃歸渭濱區(qū)管轄。

1987年12月,渭濱區(qū)西關街道劃歸金臺區(qū)管轄,共轄8個街道2個鄉(xiāng)。

1998年,上馬營街道辦事處更名東風路街道辦事處。

2001年11月至12月,分別撤銷陳倉鄉(xiāng)、長壽鄉(xiāng)、臥龍寺街道辦事處,設陳倉鎮(zhèn)。

時下設為7街1鎮(zhèn)建制。

2003年4月,原寶雞縣蟠龍鎮(zhèn)、金河鄉(xiāng)、陵塬鄉(xiāng)、硤石鄉(xiāng)4個鄉(xiāng)(鎮(zhèn))劃歸金臺區(qū)管轄,共下設2鎮(zhèn)3鄉(xiāng)7街道。

2008年1月,恢復設立臥龍寺街道,撤銷店子街街道。

2010年,撤銷金河鄉(xiāng)、陵塬鄉(xiāng),改設金河鎮(zhèn);撤銷硤石鄉(xiāng),改設硤石鎮(zhèn)。

時轄4鎮(zhèn)7街。

得名以來,沿用至今。

夏商(前21~前11世紀)屬雍州域。

《尚書·禹貢》載“黑水西河惟雍州”(今寶雞地區(qū)及甘肅南部),建有姜氏城、姜姓國和黃帝后世所建的陳國。

商末,為周之虢國,姬姓,系文王胞弟虢仲封地,為區(qū)分地處河南萓陽的東虢故世稱西虢。

西周(前11世紀~前771)為西周王畿之地。

今境內磻溪一帶為井封國,金陵河以西至陵原一帶(中心在清澗河兩岸臺地)為國,賈村原及千陽縣南部一帶為夨(讀cè)國,渭河南至散關一帶為周臣散宜生之散國。

春秋戰(zhàn)國(前770~前221)西周亡,平王東遷,支族仍留原地,稱為小虢,故城在今虢鎮(zhèn)。

秦襄公因護送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賜岐以西之地。

秦襄公十二年(前766),襄公率兵自隴西伐戎,至岐而死。

其子秦文公四年(前762),遷都汧渭之會(今千河鎮(zhèn)魏家崖村一帶),十六年(前750)大勝戎人,擴地至岐。

秦寧公二年(前714),東遷,都平陽邑(今太公廟村東關街道辦事處一帶)。

秦武公十一年(前687)滅小虢,置虢縣。

秦孝公時(前361)設陳倉縣(縣治在今寶雞市東長樂原上),以陳倉山(今雞峰山)得名。

秦(前221~前207)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廢封國,行郡縣制。

虢縣、陳倉縣屬以國都咸陽為中心的內史領轄。

楚漢相爭初年,屬雍國。

西漢(前206~公元25)屬中地;高祖九年(前198),恢復內史,虢縣屬之。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右內史為右扶風,治所長安,領21縣,虢縣屬之。

本境西部為郁夷縣地,中部仍為陳倉縣地,二縣俱屬右扶風。

西漢,轄區(qū)屬扶風郡,治所移槐里縣(在今興平市東南),轄雍、陳倉、汧等縣。

東漢(公元25~220)廢虢縣,轄地并入雍縣(縣治在今鳳翔縣南);郁夷縣亦廢入汧縣(縣治在今隴縣東南)。

本境東部、中部、西部分屬雍縣、陳倉縣、汧縣。

三國(220~280)政區(qū)與東漢同,屬曹魏轄十二州之雍州扶風郡。

西晉(280~316)咸寧四年(278)于本境東置剻城縣,屬始平郡,不久廢入陳倉縣。

本境仍為雍州扶風郡之雍縣、陳倉、汧縣轄地。

扶風郡治所移池陽(縣治在今涇陽縣東南)。

東晉、十六國(317~420)咸和六年(331)廢陳倉縣,轄地分別并入雍縣、汧縣。

東晉永和七年(351),苻健在長安稱天王、大單于,國號大秦(史稱前秦),于三交城(今渭濱區(qū)晁峪鄉(xiāng)坊塘村)設武都郡。

前秦甘露元年(359),于境內設宛川縣,武都郡治所置此。

南北朝(420~589)孝明帝時于南由谷口置南由縣,因南由古道為名,故城在今境西之香泉鎮(zhèn)。

北魏太延二年(436),遷武都郡于古虢城,即今虢鎮(zhèn)。

太平真君六年(445),于本境東之平陽設平陽縣,故城在今陽平鎮(zhèn)。

苑川、南由、平陽三縣屬武都郡轄。

孝昌二年(526),在本境西北長蛇鎮(zhèn)(今縣功鎮(zhèn)附近)設長蛇縣,屬東秦州隴東郡轄。

西魏大統(tǒng)十三年(547)于古虢城設洛邑縣;撤銷南由縣,其地并入長蛇縣;平陽縣改名郿城縣,遷縣治至舊眉縣城。

大統(tǒng)十五年(549),遷宛川縣于陳倉故城,改名陳倉縣,屬岐州武都郡轄。

北周天和四年(569),撤陳倉縣,轄地并入洛邑縣,屬岐州武都郡轄。

大象二年(580),復設南由縣。

長蛇、南由兩縣屬隴州隴東郡領轄。

隋(581~618)開皇三年(583)撤銷長蛇縣,并入南由縣,其后分出復設長蛇縣。

十八年(598),取縣西吳山之名,長蛇縣改稱吳山縣。

同年,分洛邑縣西部復設陳倉縣。

大業(yè)三年(607),洛邑縣改稱虢縣。

虢縣、陳倉縣、吳山縣、南由縣均屬扶風郡轄。

大業(yè)九年(613)縣治遷入留谷城(今寶雞市區(qū))。

唐(618~907)武德元年(618)分南由縣東部設長蛇縣,貞觀元年(627)改為吳山縣,上元二年(761)改為華山縣,不久又復稱吳山縣。

元和三年(808),撤南由縣,轄地并入?yún)巧娇h。

貞觀七年(633),虢縣并入岐山縣,天授二年(691)分岐山縣地復設虢縣。

至德二年(757),以陳倉山有“雞鳴之祥瑞”,改陳倉縣為寶雞縣。

唐時,虢縣、寶雞縣屬鳳翔府轄;吳山縣、南由縣屬隴州轄。

五代十國(907~960)今陜西境內秦嶺以北屬梁、唐、晉、漢、周五國。

唐天祐四年(907),李茂貞開岐王府。

后唐同光二年(924),李茂貞向后唐稱臣,改封為秦王。

時,虢縣、寶雞縣屬鳳翔府轄,吳山縣屬隴州轄。

北宋(960~1127)開寶二年(969)分吳山縣西部地設隴安縣,以境內隴安關得名,縣治即原南由縣。

虢縣、寶雞縣屬秦鳳路鳳翔府轄;吳山縣、隴安縣屬秦鳳路隴州轄。

南宋、金(1127~1234)隴安縣、吳山縣曾并人汧源縣(今隴縣);大定二十七年(1187),吳山縣分出復設;太和八年(1208)隴安縣分出復設,吳、隴二縣屬鳳翔路隴州轄。

虢縣、寶雞縣屬鳳翔路鳳翔府轄。

元(1271~1368)元世祖至元年間(1264-1294),廢虢縣,降為鎮(zhèn),并入寶雞縣,直屬陜西行中書省鳳翔府轄;廢吳山、隴安二縣,并入汧源縣,屬鳳翔路隴州轄。

明(1368~1644)寶雞縣屬陜西承宣布政使司鳳翔府轄。

清(1644~1911)寶雞縣屬陜西省鳳邠道鳳翔府轄。

民國(1912~1949.9)寶雞縣屬陜西省關中道轄。

二十二年(1933),撤銷道一級設置,寶雞縣直隸陜西省轄。

1938年,寶雞縣屬陜西省第九區(qū)督察專員公署轄。

1941年2月,第九行政督察區(qū)專員公署由鳳翔遷駐寶雞縣城(今寶雞市西關)。

1948年4月2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zhàn)軍首次解放寶雞縣城,西府分區(qū)行政專員公署批準設立寶雞縣民主政府。

1949年5月20日,陜甘寧邊區(qū)政府批準成立寶雞市人民政府,轄渭濱、新市、縣城、十里鋪、虢鎮(zhèn)、蔡家坡等六區(qū),市政府設在寶雞縣城。

同時批準成立寶雞縣人民政府。

1949年7月14日,寶雞縣城再次解放,市縣分設。

7月16日,縣人民政府遷至石羊廟底店堡,9月5日又移駐虢鎮(zhèn)。

11月5日,虢鎮(zhèn)正式劃歸寶雞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10起)新中國成立之初,寶雞縣屬陜甘寧邊區(qū)寶雞分區(qū)管轄。

1950年1月1日,陜甘寧邊區(qū)寶雞分區(qū)劃歸陜西省轄,改稱陜西省寶雞分區(qū),寶雞縣屬寶雞分區(qū)轄。

10月11日,陜西省寶雞分區(qū)改名寶雞專區(qū),寶雞縣屬寶雞專區(qū)轄。

1956年10月1日,寶雞專區(qū)撤銷,寶雞縣屬陜西省直轄。

1958年12月27日,撤銷寶雞縣,并入寶雞市。

1961年9月10日,復設寶雞專區(qū)、寶雞縣,將原寶雞市虢鎮(zhèn)、縣功、坪頭3公社(縣團級)和益門公社(縣團級)甘峪管理區(qū)劃歸寶雞縣。

寶雞縣仍屬寶雞專區(qū)轄。

1969年10月1日,寶雞專區(qū)更名寶雞地區(qū),寶雞縣屬寶雞地區(qū)轄。

1971年12月28日,撤銷寶雞地區(qū),轄區(qū)劃歸寶雞市,寶雞縣屬寶雞市轄。

1979年3月1日,恢復寶雞地區(qū),寶雞縣屬寶雞地區(qū)轄。

1980年8月1日,寶雞地區(qū)與寶雞市合并,設省轄寶雞市領導縣、區(qū)體制,寶雞縣歸寶雞市轄。

時寶雞縣轄2區(qū)、7鎮(zhèn)、31鄉(xiāng),分別是坪頭區(qū)、縣功區(qū);虢鎮(zhèn)鎮(zhèn)、馬營鎮(zhèn)、天王鎮(zhèn)、賈村鎮(zhèn)、坪頭鎮(zhèn)、拓石鎮(zhèn)、縣功鎮(zhèn);陽平鄉(xiāng)、寧王鄉(xiāng)、楊家溝鄉(xiāng)、千河鄉(xiāng)、石羊廟鄉(xiāng)、八魚鄉(xiāng)、清溪鄉(xiāng)、磻溪鄉(xiāng)、釣渭鄉(xiāng)、蜀倉鄉(xiāng)、慕儀鄉(xiāng)、周原鄉(xiāng)、蟠龍鄉(xiāng)、橋鎮(zhèn)鄉(xiāng)、雙白楊鄉(xiāng)、新街鄉(xiāng)、上王鄉(xiāng)、金河鄉(xiāng)、陵原鄉(xiāng)、硤石鄉(xiāng)、六川河鄉(xiāng)、甘峪鄉(xiāng)、晁峪鄉(xiāng)、固川鄉(xiāng)、新民鄉(xiāng)、香泉鄉(xiāng)、赤沙鄉(xiāng)、顏家河鄉(xiāng)、通洞鄉(xiāng)、胡店鄉(xiāng)、鳳閣嶺鄉(xiāng)。

1987年11月17日,馬營鎮(zhèn)劃歸寶雞市渭濱區(qū)。

1988年8月4日,撤銷坪頭、縣功兩區(qū),設立寶雞縣西部山區(qū)建設委員會(簡稱“西山建委”),址設原縣功區(qū)(位于縣功鎮(zhèn))。

2003年3月1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撤銷陜西省寶雞縣,設立寶雞市陳倉區(qū)。

將原寶雞縣的金河鄉(xiāng)、陵原鄉(xiāng)、硤石鄉(xiāng)、蟠龍鎮(zhèn)劃歸寶雞市金臺區(qū)管轄,晁峪鄉(xiāng)、八魚鎮(zhèn)劃歸寶雞市渭濱區(qū)管轄。

陳倉區(qū)委、區(qū)政府駐地虢鎮(zhèn)。

2005年10月14日,市委、市政府決定,在保持西部山區(qū)行政區(qū)劃不變的情況下,成立寶雞市西山工委和建委,全面負責西山8鎮(zhèn)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工作。

2011年7月11日,省民政廳批準,撤銷虢鎮(zhèn)建制,分設虢鎮(zhèn)、東關、千渭3個街道辦事處。

2016年12月30日,陳倉區(qū)政府批準撤銷了79個村。

2018年4月8日,陳倉區(qū)政府批準撤銷了33個村。

截止2018年底,全區(qū)共轄18個街、鎮(zhèn),218個行政村和17個社區(qū)。

夏代為九州之一的雍州之域。

商代為太史周任之封國,稱為周國。

西周為王畿地,屬召公奭采邑,稱雍邑。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周室東遷后,封護駕有功的秦襄公為諸侯,賜為秦地。

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設雍縣,定為大縣,唐至德二年(757)八月改雍縣為鳳翔縣。

代宗寶應元年(762),鳳翔縣并入天興縣,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將天興縣更名為鳳翔縣。

1949年7月14日鳳翔解放,鳳翔縣隸屬陜甘寧邊區(qū)寶雞分區(qū)。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鳳翔縣于1950年1月改屬陜西省寶雞分區(qū),10月分區(qū)更名專區(qū)。

1956年10月專區(qū)撤銷,鳳翔縣由陜西省直轄。

1958年11月,撤銷岐山、麟游縣建置,將原岐山、麟游縣及眉縣渭河以北地域統(tǒng)歸鳳翔縣管轄,縣人民政府設鳳翔。

1961年1月,鳳翔縣改屬寶雞市管轄。

9月,三縣分設,鳳翔縣改屬寶雞專區(qū)管轄。

1969年10月,鳳翔縣改屬寶雞專區(qū)更名的寶雞地區(qū)管轄。

1980年,鳳翔縣改屬寶雞地、市合一的寶雞市管轄至今。

2021年1月,由于撤縣設區(qū),將鳳翔縣行政區(qū)劃變更為寶雞市鳳翔區(qū)。

自隋朝(596年)設置岐山縣,后屢經(jīng)分合撤遷,至唐代貞觀八年(634年)縣址定于鳳鳴鎮(zhèn)。

1958年12月撤銷岐山縣,轄境分屬鳳翔縣和周至縣,1961年恢復岐山縣建制至今。

隋朝屬岐州所轄,唐代屬關內道鳳翔府轄,自后至清代均屬鳳翔府轄,中華民國屬關中道轄,1933年撤道屬陜西省第九行政區(qū)轄。

1949年解放初屬陜甘寧邊區(qū)寶雞分區(qū),1950年10月1日改屬寶雞專區(qū),1956年10月屬陜西省轄,1961年復屬寶雞專區(qū)所轄,1969年屬寶雞地區(qū)所轄,1980年屬寶雞市所轄至今。

原始社會神農(nóng)氏時期,縣域屬姜氏國(部族)。

黃帝時期,屬岐伯國(部落),后又屬黃帝后裔郮國(部落)。

堯舜時代,為周始祖棄的封地,屬后稷有邰氏。

西周時,屬岐邑,為京畿。

東周時,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在今法門鎮(zhèn)始設美陽縣,揉谷鄉(xiāng)法禧村設邰縣,屬內史。

西漢時,美陽縣、邰縣始歸雍國,后屬內史。

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歸右扶風轄領。

新莽時屬扶風縣都尉大夫府。

東漢時,美陽縣轄區(qū)未變。

南部邰縣改為武功縣。

三國時,美陽、武功縣治未變,歸扶風郡轄領。

西晉時,美陽縣屬扶風國,武功縣屬始平郡。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廢美陽縣。

在今縣北部、岐山縣東北部設周城縣,美陽縣并入周城縣,治城在今周原遺址,歸平秦郡。

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撤武功縣,在武功縣治姜塬嘴設美陽縣,轄今縣南部、武功縣全部和太白、駱谷、邰亭等地,歸武功郡轄領。

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移美陽縣治崇正鎮(zhèn)。

建德三年(公元574年),移周城縣治于眉城,在原周城縣址設三龍縣,撤銷美陽縣。

置武功縣治于中亭川(今武功鎮(zhèn))。

隋文帝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三龍縣為岐山縣,治城在岐山(今箭括嶺)南十里。

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分岐山縣設湋川縣,縣治設今扶風縣城老區(qū),同年,析始平縣(今興平),在今武功長寧鎮(zhèn),設扶風縣(俗稱東扶風),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以“扶風”為縣名。

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撤扶風縣,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湋川縣為扶風縣,在今法門鎮(zhèn)設置岐陽縣。

元和三年(公元808年)撤岐陽縣。

五代后梁、唐、晉、漢、周時,扶風縣設置未變,歸鳳翔府轄。

北宋時,縣置未變。

南宋初(公元1127年),金人統(tǒng)治北方,更名扶興縣。

后又復原名,歸鳳翔府轄。

元、明、清時,縣名和治城均未變更。

元時屬陜西行中書省關中路鳳翔府轄,明清歸陜西布政使司鳳翔府轄。

民國初,屬陜西關中道。

二十四至三十八年(1935-1949),歸寶雞第九行政督察區(qū)專員公署轄。

1949年7月13日解放,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寶雞專員公署。

1958年12月并入興平縣。

1961年8月從興平縣分出至今,隸屬寶雞市。

秦代在今縣渭水以北地區(qū)設立郿縣,北魏初撤銷,太延二年(436)另設平陽縣,西魏大統(tǒng)四年(538)改名郿城縣,北周建德三年(574)撤銷,轄地并入周城縣。

秦孝公在今縣渭水以南地區(qū)設立武功縣,東漢初縣廢,永平八年(65)將武功縣復設于斄城(故址在今咸陽市楊陵區(qū)),其地仍屬武功縣管理。

北周建德三年(574)把周城縣由今岐山縣境內遷設到斜城(故址在今眉縣首善鎮(zhèn)西),隋開皇十八年(598)改名渭濱縣,大業(yè)二年(606)改名郿縣。

義寧二年(618)曾分東部增設鳳泉縣,唐貞觀八年(634)撤銷。

元初把郿縣升為郿州,并分設柿林縣。

至元元年(1264)撤銷郿州和柿林縣,復設郿縣。

此后,近700年間因襲不變。

1958年12月撤銷郿縣,渭水以北劃歸鳳翔縣,渭水以南并入盩厔縣,1961年9月恢復縣制,1964年9月改“郿縣”為眉縣。

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為“汧邑”,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改邑為“縣”,置隴關,故有秦都隴關之稱。

馳名中外的絲綢之路由此關經(jīng)過。

北魏孝明帝時(公元517年)于“汧縣”又置“東秦州”,北魏廢帝2年(公元553年)改秦為“隴州”,歷經(jīng)五代、宋、元、明、清,辛亥革命后(公元1913年)改州為隴縣,1961年與千陽合并,1964年重新恢復隴縣縣制至今。

其地秦代屬汧縣管轄,西漢設置隃麋縣,東漢建武四年(28)改為隃麋侯國,曹魏恢復隃麋縣,西晉時撤銷,轄地并入汧縣。

北魏正光三年(522)始設汧陽縣。

此后1430多年間,治城三遷,縣名未變。

1958年12縣撤銷縣制,轄地并入隴縣,1961年9月復設汧陽縣,1964年9月改“汧陽”為千陽。

更名以來,名稱沿用至今。

夏代為雍州之城,商代置杜陽邑,秦時設漆縣和杜陽縣,漢時屬右扶風所轄,三國時改右扶風為扶風郡,漆縣和杜陽縣屬扶風郡轄,北周屬三龍縣,隋朝置風棲郡,唐改為麟州設麟游縣和普潤縣,元代撤普潤縣并入麟游縣,明清麟游歸鳳翔府,民國初屬關內道。

1949年歸彬縣專區(qū)轄,1950年劃歸寶雞專區(qū),1956年直屬陜西省,1958年,麟游、岐山、鳳翔三縣合并為鳳翔縣。

1961年恢復麟游縣,歸寶雞專區(qū)(市)管轄。

自得名以來,名稱沿用至今。

鳳縣屬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區(qū)。

春秋為氐,羌族所居。

夏屬雍、梁二州交叉地區(qū)。

商末屬岐封地。

周屬雍州。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設故道縣,西魏廢帝三年(554),改南岐州為鳳州。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河池郡為鳳州,分置黃花縣。

北宋太祖乾德元年(963),隸秦鳳路,治梁泉,轄梁泉、兩當、河池三縣。

淳熙二年(1175),隸興元府。

咸淳四年(1268),隸屬興元路。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隸屬鳳翔府。

四年(1371),改屬漢中府。

清洪武七年(1374),改州為縣,“鳳縣”名始于此。

乾隆二十九年(1764),以鳳縣分置留壩廳,以南星界碑為界,南屬留壩,北屬鳳縣。

中華民國時期,縣境域未有變化。

1913年,屬陜南道(后改漢中道)轄。

1928年,直隸于省。

1935年,屬第六行政督察區(qū)(漢中)專員公署轄。

1949年5月,隸屬陜甘寧邊區(qū)寶雞分區(qū)。

1949年5月20日,鳳縣人民政府于解放戰(zhàn)爭中在戶縣成立,隸屬陜甘寧邊區(qū)寶雞分區(qū)。

1949年7月,寶雞解放,1949年8月30日,黃牛鋪地區(qū)解放,鳳縣人民政府由戶縣進駐寶雞西關,行政區(qū)劃調整,劃寶雞縣轄之黃牛鋪東街、鮑家莊、黃牛溝、井兒巷、堆子、周家莊、麥澗溝、東河橋、東峪溝、寬灘村歸鳳縣轄。

1949年9月,由寶雞縣玉澗堡進駐黃牛鋪,縣治暫設黃牛鋪。

1949年11月27日,鳳縣全縣解放,隸屬于陜甘寧邊區(qū)寶雞專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縣治設鳳州。

1950年5月,劃歸陜南行政公署管轄。

1951年2月,隸屬于南鄭專員公署管轄;同年6月1日,鳳縣人民政府由鳳州遷駐雙石鋪。

1953年,行政區(qū)劃調整,劃歸西南閘口石鄉(xiāng)歸留壩縣轄,二溝鄉(xiāng)歸勉縣轄,縣東靖口關、黃牛河及上白云村、下白云村歸太白縣轄。

1954年1月,南鄭專員公署改為漢中專員公署,即隸屬于漢中公署管轄。

1955年4月,鳳縣人民政府改稱鳳縣人民委員會。

1958年7月,劃瓦房壩鄉(xiāng)老莊村歸勉縣轄。

1959年,鳳縣、留壩合并。

1961年1月,分設,以柴關嶺為界劃原留壩縣之南星、榆林鋪、高橋鋪、坪坎、碾子壩、倒貼金歸鳳縣轄,留壩縣歸漢中市轄,鳳縣歸寶雞市轄。

1961年10月,隸屬于寶雞專區(qū)管轄,1969年10月,隸屬于寶雞地區(qū)革命委員會轄,1971年12月,隸屬于寶雞市管轄,1979年3月,隸屬于寶雞地區(qū)管轄,1980年8月,改為寶雞市管轄,1981年1月,恢復鳳縣人民政府。

至2014年,縣域境界無變化。

1961年8月,設立太白縣,駐地嘴頭街,屬寶雞專區(qū)管轄。

原所轄11個管理區(qū)改為10個公社(嘴頭、白云合并為終南公社)。

1962年8月,終南公社分設為終南、白云兩個公社。

1984年5月,改設鄉(xiāng)鎮(zhèn),轄嘴頭鎮(zhèn)、靖口鄉(xiāng)、桃川鄉(xiāng)、鸚鴿鄉(xiāng)、龍窩鄉(xiāng)、高碼頭鄉(xiāng)、黃柏塬鄉(xiāng)、二郎壩鄉(xiāng)、太白河鄉(xiāng)、王家堎鄉(xiāng)、白云鄉(xiāng)10鄉(xiāng)1鎮(zhèn)。

2001年11月,高碼頭鄉(xiāng)與龍窩鄉(xiāng)合并設高龍鄉(xiāng),二郎壩鄉(xiāng)與黃柏塬鄉(xiāng)合并設黃柏塬鄉(xiāng),白云鄉(xiāng)與嘴頭鎮(zhèn)合并設嘴頭鎮(zhèn)。

轄高龍鄉(xiāng)、鸚鴿鎮(zhèn)、桃川鎮(zhèn)、嘴頭鎮(zhèn)、黃柏塬鄉(xiāng)、太白河鎮(zhèn)、王家堎鄉(xiāng)、靖口鎮(zhèn)等5鎮(zhèn)3鄉(xiāng)。

2011年12月,高龍鄉(xiāng)并入鸚鴿鎮(zhèn),改設黃柏塬鄉(xiāng)、王家堎鄉(xiāng),設為黃柏塬鎮(zhèn)、王家堎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