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石浦鎮(zhèn)各村社區(qū)歷史沿革

石浦鎮(zhèn)各村社區(qū)歷史沿革

原為海興、海豐居民區(qū),均為1998年建,2004年6月,撤上述居民區(qū),與鄔家村、文旦港村合置海寧社區(qū)。

2020年象山縣行政村調(diào)整時中心村、北山村、西邊村、東邊村、下塘村并入海寧社區(qū)。

原為鳳凰、錦河、鳳棲、文海居民區(qū),均為1998建。

2004年4月、8月,撤上述居民區(qū)與東港村合置鳳凰社區(qū)。

1985年,番東成居民區(qū)建第十五村,1986年以上塘路32號為界拆除門村,同年,分別被改為番東,新港居民區(qū)。

2004年,撤上述居民區(qū),與上塘社區(qū)合置荔港社區(qū)。

原為荔港、金屏居民區(qū)、1998年建。

2004年6月,撤上述居民區(qū),與中央塘,里塘林合置金屏社區(qū)。

原為第一村、二村、三村、四村,1953年建。

1986年分別改為文瀾橋、南志橋、福建街,成為吉城居民區(qū)。

1998年合南關(guān)橋、福建街為南關(guān)橋居民區(qū)。

2006年6月。

撤上述居民區(qū),與本嶺村合置為文蘭社區(qū)。

原為第五村、六村、七村、八村、九村、1953年建,1986年分別改為后街、中街、牌坊井、城西、九市曲居民區(qū)。

1991年因城西要去邪改兩城。

1988年,后街、牌坊井為牌坊井居民區(qū)。

2004年6月撤牌坊井、中街、九市曲、兩城居民區(qū)與后崗山、城北、文昌閣3個行政村合置九市曲社區(qū)。

原為第十二村、十一村、十村與銅錢礁村。

1953年建。

1986年分別改為延宮、延中、潼關(guān)、銅錢礁居民。

1998年,合延宮與銅錢礁為延宮居民區(qū),延港,延信為延港居民區(qū),東關(guān)、延中為東關(guān)居民區(qū)。

2004年撤延宮、延港、潼關(guān)、延新居民區(qū),合置為延昌社區(qū)。

2020年象山縣行政村調(diào)整時延昌農(nóng)村并入延昌社區(qū)。

原為十三村,1983年建。

1986年,改延港居民區(qū),并析昌石路以南,石浦港以西,新塘岸路以北、延昌塘以東區(qū)塊,成立延新居民區(qū)。

1991年,析昌石路以北,塘頭港西岸區(qū)塊,成立塘頭港居民區(qū),2004年6月,合延新,延港,塘頭港居民區(qū)為塘頭港社區(qū)。

2020年象山縣行政村調(diào)整時蛟龍村、平巖漁村、金山漁村、銅瓦門漁村、向浦村并入塘頭崗社區(qū)。

民國時屬石浦鎮(zhèn),1951年屬東門鄉(xiāng),1958年建東門大隊,1961年始建一、二2個漁業(yè)大隊,屬東門公社。

次年合為東門漁業(yè)大隊,1983年改為東門漁村。

1992年5月屬石浦鎮(zhèn)。

2020年象山縣行政村調(diào)整時撤銷馬盤行政村、橫路橋行政村,合并建立石北行政村。

2020年象山縣行政村調(diào)整時撤銷低峧行政村、蒲灣行政村、朝天門行政村,合并建立永安行政村。

解放前屬三門縣檀漁鄉(xiāng),1952年4月析歸象山,1956年屬石浦鎮(zhèn),1958年各建生產(chǎn)隊,屬檀頭山大隊,1961年改稱大隊,屬檀頭山公社,1983年改為村,1992年又析歸石浦鎮(zhèn),1994年10月撤銷上述8個行政村,遷入城區(qū)葛峙山西側(cè)建村,由原8村村民組建檀興漁村,取希望檀頭山村民移入城區(qū)后興旺發(fā)達(dá)之意。

2020年象山縣行政村調(diào)整時撤銷橫峙漁村行政村、橫峙農(nóng)村行政村,合并建立橫峙行政村。

2020年象山縣行政村調(diào)整時由馬峙村和井水村合并為井馬村。

2020年象山縣行政村調(diào)整時撤銷蔣家灣行政村、上灣行政村,合并建立蔣上灣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