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年間屬慶云鄉(xiāng)太平堡。 清嘉慶年間屬盈里。 1943年屬耿集鎮(zhèn)。 1949年分屬第四區(qū)(瓦屋)、第八區(qū)(董村)。 1956年屬石頭坡中心鄉(xiāng)。 1958年屬瓦屋公社。 1961年分屬瓦屋區(qū)石坡頭、岳村公社。 1969年兩社合并成立石坡頭公社,直屬縣。 1980年更名觀音寺公社。 1983年改設觀音寺鄉(xiāng),屬魯山縣。 |
1980年稱昭平臺庫區(qū)公社。 1983改設昭平臺庫區(qū)鄉(xiāng),屬魯山縣。 |
明嘉靖年間屬慶云鄉(xiāng)太平堡。 清嘉慶間年屬盈里。 1943年屬四維鄉(xiāng)。 1949年屬第四區(qū)(瓦屋)。 1956年屬瓦屋區(qū)背孜、二道崗鄉(xiāng)。 1958年屬瓦屋公社。 1962年稱瓦屋區(qū)背孜公社。 1969年成立背孜公社,直屬縣。 1983年改設背孜鄉(xiāng),屬魯山縣。 |
元至正九年(1349)屬魯山縣白象保。 明嘉靖三年(1552)屬慶云鄉(xiāng)太平保。 清乾隆、嘉慶年間分屬倉頭鎮(zhèn)和盈里。 1943年屬四維鄉(xiāng)。 1949年屬第八區(qū)董村。 1956年設倉頭中心鄉(xiāng)。 1958年屬董村公社。 1961年屬董村區(qū)。 1969年成立倉頭公社,直屬縣。 1983年底改設倉頭鄉(xiāng),屬魯山縣。 |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屬慶云鄉(xiāng),分屬十里保、太平保。 清嘉慶元年(1796)分屬法里、慶里。 1943年屬耿集鎮(zhèn)。 1948年秋設魯山縣第八區(qū)。 1956年廢區(qū),分設董村、倉頭、康莊3中心鄉(xiāng)。 1958年成立董村公社。 1961年復董村區(qū)。 1969年復董村公社。 1982年更名董周公社。 1983年改設董周鄉(xiāng),屬魯山縣。 |
1969年11月,設張店公社。 1987年為張店鄉(xiāng),隸屬五馬區(qū)。 1992年,根據省民政廳《關于同意阜陽地區(qū)(亳州市)撤區(qū)并鄉(xiāng)方案的批復》(民地字【1992】第057號),張店鄉(xiāng)、泥店鄉(xiāng)合并設立張店鄉(xiāng)。 |
明嘉靖年間屬永安鄉(xiāng)。 清嘉慶年間分屬寧里和良里。 1932年屬第六區(qū)。 1943年屬民樂鄉(xiāng)。 1948年屬第二區(qū)(三街)。 1954年屬二區(qū)(程村)。 1956年分屬辛集、程村中心鄉(xiāng)。 1958年成立辛集公社。 1961年設辛集區(qū)。 1969年改稱辛集公社。 1983年改設辛集鄉(xiāng),屬魯山縣。 |
明嘉靖年間屬大寧鄉(xiāng)。 清嘉慶年間分屬易里、遵里與簡里。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直屬汝州。 1947年屬魯山。 1947年屬魯南縣,同年秋魯南縣廢,復屬魯山三區(qū)(張良),后由三區(qū)與九區(qū)(張官營)之間劃出110個自然村設十二區(qū),稱楊村區(qū)。 1956年析為楊村、韓信2中心鄉(xiāng)。 1958年并為楊村公社。 1961年改為楊村區(qū)。 1969年仍為楊村公社。 1980年楊村公社改為磙子營公社。 1983年改設磙子營鄉(xiāng),屬魯山縣。 |
明嘉靖年間屬大寧鄉(xiāng)。 清嘉慶年間分屬良里、遵里、易里和物里。 民國末為中正鄉(xiāng)。 1949年分屬三區(qū)(張良)和六區(qū)(瀼河)。 1956年區(qū)廢,改稱馬樓中心鄉(xiāng)。 1958年成立馬樓公社。 1961年復馬樓區(qū)。 1969年復馬樓公社。 1983年改設馬樓鄉(xiāng),屬魯山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