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長治市各縣市區(qū)地名由來

長治市各縣市區(qū)地名由來

  2018年6月由長治市城區(qū)以及郊區(qū)合置,北周宣政元年 (578) 始設潞州,據《元和志》:州得名,因潞子之國。 [詳細]
  隋開皇十六年(596)始上黨縣;明洪武二年(1369)并入潞州;嘉靖八年(1529)析原上黨縣地設長治縣,取意長治久安;2018年6月長治縣改設上黨區(qū),因其地甚高,古有與天為黨之說,故名,據《括地志》:郡地極高,與天為黨故曰上黨。 [詳細]
  春秋時稱留吁,因當地赤狄族之一支留吁得名,西漢始設屯留縣(純留縣),據《中國地名辭源》:取義中外皆善(純)的留吁(留)唐朝避憲宗(李純)之諱更名屯留縣,2018年6月設區(qū)。 [詳細]
  西漢初設潞縣,以古潞國(潞子國)為名,據《水經注·濁漳水》:(潞)縣故赤翟潞子國也;隋開皇十六年(569)潞縣更名潞城縣,以潞氏國為名;天祐二年 (905) 改為潞子縣,五代唐復名,1994年4月改設縣級潞城市,2018年6月設區(qū)。 [詳細]
  西漢置襄垣縣,因襄子筑城于甘水之北得名;據《元和郡縣志》:趙襄子所筑,因以為名。 [詳細]
  明嘉靖八年(1529)析潞城縣、壺關縣、黎城縣始設平順縣,取“長治久安、太平順化”之意;據嘉慶《一統志》:明鎮(zhèn)壓青羊山農民暴動后就地置縣,取義太平順化。 [詳細]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設刈陵縣,意指西伯戡黎時黎民被殺戮之地;隋開皇十八年(598)改現名;因曾為古黎國都城得名;另說以黎侯古國為名。 [詳細]
  秦始設置壺關縣,因山形似壺,于此置關故名,以境內壺口關(壺關)為名;另說因壺山有關,以置名焉;另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關因地形得名;兩峰夾峙而中虛,狀如壺口故名,關以山名。 [詳細]
  秦朝始設長子縣,傳堯長子丹朱受封于此而得名,取意堯之長子丹朱受封于此;另據《中國地名辭源》:相傳縣城最早為丹朱所筑,而丹朱乃堯之長子,故以名縣。 [詳細]
  西晉武帝泰始年間始設武鄉(xiāng)縣,因境內有武山和武鄉(xiāng)水得名;據《水經注》:以城瀕武鄉(xiāng)水得名。 [詳細]
  隋開皇十六年(596)設沁縣,縣沿沁州之名,州以境內最大河流沁水(少水、涅水、沁河、洎水)得名,據《山西旅游名勝大詞典》因流經沁源、沁水得名,似取浸潤之意。 [詳細]
  北魏建義元年(528)設沁源縣,因沁水為名,另說因處沁水源頭而名,據《中國地名辭源》:以黃河支流沁河發(fā)源于境內,故名。 [詳細]
說明:數據源自網絡,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