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年間,陳友諒兵敗鄱陽湖,遺囑其后人用“生鄧死陳”之計,改名換姓,以續(xù)陳氏香火,次子陳善改名為鄧善,逃至新臺地方,被張姓人收留,并許以其女與之婚配。許多年后,鄧善已有許多兒女,于是便為后人蓋起了一排排新屋,后來,人們就將此地叫作新臺。 |
清朝時期,此地原有三條老河,一條河呈斜線通往窯臺,一條河呈南北走向通往同橋,另一條河?xùn)|西走向通往箭桿河,且均在此處交匯形成三汊狀態(tài),習(xí)慣上稱為三汊河,因此得名。 |
此地謝家灣原名“謝小家灣”,建立群眾自治組織時,就簡稱“謝小”村。 |
此地原有一廟名新南,后面有一湖池,故稱新南海,就居住在此廟附近。 |
馬尸剅,相傳一百多年前,有一黃姓的人偷了別人一匹馬,拴在剅(閘)處餓死了,后稱馬尸剅。馬家咀,相傳從前有一個姓鄭的武相公在此練過馬,故名。 |
唐朝時期,由天門搬遷來五戶人家居住在南的一處圩洲上,名叫五家洲,后者去家字,名五洲。 |
以合并的年號得名。1958年為王灘、東方兩個大隊,1971年王灘、東方兩個大隊合并,以合并的時間得名為七一大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