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許鎮(zhèn)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許鎮(zhèn)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因其往西約3000米處為蕪湖市三山區(qū)峨橋鎮(zhèn)一座山名為丁塘山,傳說此山的龍脈延伸到,故而得名丁塘村。
相傳后漢三國吳,丹陽將軍都尉偏將軍黃蓋墓,因緊靠漳河黃墓渡口,故而得名黃墓村。
人民公社化時期,根據(j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取名星火大隊,后改名為星火村村民委員會。
據(jù)仙坊鄉(xiāng)稿記載“太平天國軍乘勝東下時,(1851至1853)地方封建勢力為效忠清廷抵抗太平軍筑土為城,號稱清城,故而得名清城村。
此地原有馬仁渡,是漳河航道一個重要的商業(yè)碼頭,歷來十分繁華,從唐朝(785-805)便有文獻記載,古語有:“居人聞石馬鳴,遂夷其首”,故而得名馬仁村。
明末建廟,名為“仙酒坊庵”,故而得名仙坊,以志紀念。
因其始建于長青壩旁,沿長青壩居住,故而得名長青村。
東臨許鎮(zhèn)河(資福河直流),史稱許村埠。據(jù)史料記載,約公元1100年(北宋徽宗大觀至政和年間)前后,春谷許氏鼻祖許幾公(時為南陵縣令)之長孫元一公在此定居,是為許鎮(zhèn)開埠之始,距今約有800余年歷史。后春谷許氏支脈元一公宗族,圍繞許鎮(zhèn)遠近繁衍生息,故而得名許鎮(zhèn)。
因其是由新中村和渭塘村合并而來,新中村因新中塘得名,渭塘村因渭家塘得名,兩村合并后各取一個字,故而得名新渭村。
地名來源于其境內水潭,因其境內有六百畝水面的龍角潭,以潭為名,故而得名龍?zhí)洞濉?/div>
元朝中后期,不斷有村民從四面八方遷移來此處定居生活,繁衍子孫,距今約有一千年,因地處青弋江上潮河內,地勢低洼,湖塘溝渠縱橫交錯,為生產生活需要,村民建橋眾多,在高壩自然村處有一座高大木橋,故而得名高橋村。
建村時因境內有上、中、下黃塘及黃塘庵,故而得名黃塘村。
因其村中有一大片水域為池家湖,以湖名村,故而得名池湖村村民委員會。
明代初期,村民在此地建了一座名為“建福殿”的關帝廟,故而得名建福村。
因其境內有茅草灘,明末清初,民間于此灘上建一庵名稱東勝庵,此后多少年間此庵香火鼎盛,百姓于此祈求風調雨順,富足安康,故而得名東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