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岔河則鄉(xiāng)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岔河則鄉(xiāng)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清乾隆前期(1736-1755)漢人出邊墾植到此落戶,建村于村側河谷石峁處,故名。
清乾隆前期(1736-1755)開放邊地,邊內漢民到邊外墾植,在白河與補浪河交匯處建村,故名。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建村,因此地處白河河灣部位,在清初曾是邊地開放之界限,因而插牌以示界,故稱“牌子灣”,后諧音為“排則灣”。
村內人信奉白河廟神,常來此地祈福求安,久而久之,此廟在轄區(qū)內就婦孺皆知,故名。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建村于白河上游入縣境處,故名。
民國元年(1912)漢民在此建村,因此處原蒙民游牧之地,曾被戰(zhàn)火摧毀,故蒙語命名為“什它汗”,意為“火燒過的地方”,后仍以原地名為村名。
清康熙中期(1682~1701)邊地開放后,漢民逐漸移居此地居住,原是蒙民游牧之地,因灘內雜草叢生,形成很多草圪堵,蒙語稱此灘為“燈爐采當”,意為遍地有草圪堵的灘。后意譯“采當”為“灘”,故稱“燈爐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