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林圩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林圩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傳清雍正十年(1732)林姓人在路邊搭棚賣粥,后漸成圩,得名林圩。[詳細]
傳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建村,村前有一大池塘,故名。因村委會原駐地“大塘屯”而得名。[詳細]
該村原稱為“那四村”,新中國成立后那四村和上林、上后屯合并為新華村,以新中國成立初期新建的村莊,而得名。[詳細]
民國時竹林、那齊2村合設七賢村,以古代竹林七賢故事取名。竹林七賢指的是三國魏正始年間(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焦作修武縣,可能為現(xiàn)今云臺山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賢,后與地名竹林合稱。[詳細]
民國時龍?zhí)K、龍肯合稱蘇肯村,后寫成蘇厪村。后簡寫成蘇僅!翱稀薄皡彙薄皟H”都是壯語的譯音字,指上面。[詳細]
取三和、李圩各一字得名,諧音寫成合理!昂稀迸c“和”同音,指三和村!袄怼焙汀袄睢蓖簦咐钲状。[詳細]
取伏六、定興2自然村各一字得名!胺敝阜!芭d”指定興村。[詳細]
1952年四莊、四黃、東七3村合設東莊鄉(xiāng),取東七、四莊各一字得名!皷|”指東七村,“莊”指四莊村。[詳細]
六馬,原名六麻,“六”壯語指山谷,“麻”即哥麻(一種樹的壯語名稱)。傳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在長有哥麻的山谷里建村,故名。后諧音寫成六馬。[詳細]
取東呈、塘七2自然村各一字得名!皷|”指東七屯。“七”指塘七屯。[詳細]
興隆街,因此地明末為興隆土司治所,當?shù)赝了竟俦阍诖司幼〗ㄛ,由于生意興隆,故名。[詳細]
甘豆,壯語Gamjdaeuh,“甘gamj”指巖洞,“豆daeuh”指灰土。傳清嘉慶六年(1801)在旗山巖洞前建村,因洞前全是灰土田,故名。[詳細]
黃番原名黃旛,即黃色旛旗。傳清乾隆五年(1740)皇帝曾派人到此地巡游,儀仗中的黃旛醒目。后人在此建村,便以黃旛取村名。[詳細]
因該村坐落在一座名叫將軍山的山上而得名。“將軍”指將軍山。[詳細]
因該村由高圩街、德新村合并成立,故名“高德村”!案摺备咣捉郑暗隆钡滦麓。[詳細]
說明:數(shù)據(jù)源自網(wǎng)絡,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