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潁東區(qū)各街道鄉(xiāng)鎮(zhèn)歷史沿革

潁東區(qū)各街道鄉(xiāng)鎮(zhèn)歷史沿革

1975年前,屬阜陽縣新華區(qū)新華公社。

1979年8月隸屬阜陽縣設立東市區(qū)。

1986年7月改為河東區(qū)。

1996年1月設立河東街道。

2011年末轄訾營、大橋、閘東、張北、向陽、棗園、閆前、趙大、北京東路共9個社區(qū)居委會,41個自然莊、5個居民組。

至2014年末,轄北京東路社區(qū)、閆前社區(qū)、棗園社區(qū)、閘東社區(qū)、張北社區(qū)、向陽社區(qū)、訾營社區(qū)共7個社區(qū)居委會。

古代有辛橋,1978年9月設立辛橋鄉(xiāng),1992年3月由鄉(xiāng)改設辛橋鎮(zhèn),1995年5月由辛橋鎮(zhèn)改設新華街道。

2011年末轄新華、梨樹、辛橋、老集、任海、楊付、呂寨8個村(居)委會。

至2014年末,下轄梨樹社區(qū)、辛橋社區(qū)、新華社區(qū)3個社區(qū)居委會,以及蔡湖村、老集村、呂寨村、任海村、楊付村5個村委會。

至2018年初,下轄梨樹社區(qū)、辛橋社區(qū)、新華社區(qū)3個社區(qū)居委會,以及蔡湖居、老集居、呂寨居、任海居、楊付居5個居委會。

截至2020年6月,新華街道下轄8個社區(qū)。

1996年設立潁東區(qū),為向陽街道,是區(qū)政府派出機構。

1948年8月成立口孜區(qū);1958年10月改區(qū)為人民公社;1979年8月成立口孜區(qū),置口孜鎮(zhèn);1992年2月撤區(qū)并鄉(xiāng)建鎮(zhèn),原汪廟鄉(xiāng)、洪溝鄉(xiāng)劃歸口孜鎮(zhèn)。

1948年8月成立插花區(qū),又稱新河區(qū)。

1958年10月設立插花人民公社。

1962年1月回復插花區(qū)。

1969年12月建立插花人民公社。

1979年8月改為插花區(qū)。

1992年2月撤區(qū)設鎮(zhèn)。

1935年隸屬阜陽縣二區(qū)(洄溜區(qū))管轄;1952年8月,洄溜區(qū)撤銷,設袁寨區(qū);1949年為袁寨鄉(xiāng);1958年10月,撤銷袁寨區(qū),成立袁寨人民公社;1962年1月,撤袁寨人民公社,恢復袁寨區(qū)建制;1983年復設鄉(xiāng),1984年改置鎮(zhèn);1992年2月,阜陽縣和縣級阜陽市合并,北照、臨潁2鄉(xiāng)并入袁寨鎮(zhèn);1996年1月,撤地建市,袁寨鎮(zhèn)建制未變,隸屬潁東區(qū)。

1948年8月為口孜區(qū)棗莊鄉(xiāng)。

1950年5月劃入正午區(qū)。

1956年1月復歸口孜區(qū)。

1958年1月為老廟人民公社棗莊生產大隊。

1962年1月為老廟區(qū)棗莊人民公社。

1969年3月撤銷區(qū),屬老廟人民公社。

1973年11月升為棗莊人民公社。

1979年8月,改為棗莊區(qū),下轄6個人民公社(棗莊、蔣樓、公平、童莊、李橋)。

1983年公社改鄉(xiāng)。

1992年2月撤區(qū)劃鎮(zhèn),童莊鄉(xiāng)和蔣樓鄉(xiāng)部分村委會并入,并改置為鎮(zhèn)。

1948年設老廟鄉(xiāng),屬胡集區(qū)。

1958年10月成立老廟人民公社。

1961年5月設老廟區(qū),轄老廟公社。

1979年8月屬棗莊區(qū)。

1983年2月恢復老廟鄉(xiāng)。

1992年2月撤區(qū)并鄉(xiāng),公平鄉(xiāng)和李橋鄉(xiāng)的閻莊村并入并改置鎮(zhèn)。

設老廟鎮(zhèn)。

1948年6月置正午鄉(xiāng),屬插花區(qū)。

1950年7月屬正午區(qū)。

1956年6月屬永安區(qū)。

1958年2月屬插花公社。

1961年5月成立正午人民公社,屬插花區(qū)。

1969年10月撤區(qū)并社,建立正午大公社。

1979年8月改為新華區(qū)正午公社。

1983年2月改稱為正午鄉(xiāng)。

1992年2月撤區(qū)并鄉(xiāng),正午鄉(xiāng)、高臺鄉(xiāng)和蔣樓鄉(xiāng)的4個村合并為新的正午鄉(xiāng)。

2001年10月撤鄉(xiāng)設鎮(zhèn),為正午鎮(zhèn)。

解放后,楊樓孜的行政機構幾經變革,轄區(qū)面積大小不等。

1949年2月設鹿橋鄉(xiāng),1950年3月撤鹿橋鄉(xiāng)設新河鄉(xiāng),1951年8月撤新河鄉(xiāng)設楊樓鄉(xiāng),皆屬阜陽縣口孜區(qū)。

1958年7月設張崗二社、八里六社和王小莊八社,屬口孜公社。

1961年10月劃歸王古同革委會(后為王古同鄉(xiāng))。

1962年1月恢復口孜區(qū),為所屬楊樓孜人民公社。

1964年2月又設楊樓鄉(xiāng),屬口孜區(qū)。

1969年3月,撤銷區(qū)級建制,全縣合并為20個人民公社,楊樓人民公社成立。

1983年8月又設楊樓鄉(xiāng),仍屬口孜區(qū)。

現(xiàn)在的楊樓孜鎮(zhèn),是1992年2月撤區(qū)并鄉(xiāng)時由原楊樓鄉(xiāng)、湯圩鄉(xiāng)組合在一起的,組建時稱楊樓鄉(xiāng),2001年2月撤鄉(xiāng)設鎮(zhèn)。

2011年末轄王臺、湯圩、張崗、八里、楊樓、前進、王小莊和王屯等8個村委會。

至2021年末,下轄八里、前進、湯圩、王臺、王小莊、王屯民族、楊樓、張崗等8個村居。

1948年8月為口孜區(qū)王古同鄉(xiāng);1958年10月,撤銷王古同鄉(xiāng),并入老廟人民公社;1962年1月,成立王古同人民公社;1970年2月,改為楊樓人民公社;1976年4月,改為烏江人民公社;1983年7月,改為王古同鄉(xiāng);1992年2月撤區(qū)并鄉(xiāng),王古同鄉(xiāng)、李橋鄉(xiāng)、瓦房鄉(xiāng),合并成立新的王古同鄉(xiāng);1994年10月改為烏江鄉(xiāng);2001年8月改為新烏江鎮(zhèn)。

1948年8月成立插花區(qū),為插花區(qū)冉廟鄉(xiāng)。

1952年5月劃歸王老人集區(qū)。

1956年1月撤銷。

1957年2月恢復冉廟鄉(xiāng),屬插花區(qū)。

1958年10月,改為插花人民公社冉廟大隊。

1962年1月改為插花區(qū)冉廟人民公社。

1969年3月撤銷區(qū),改為插花人民公社冉廟大隊。

1979年8月,恢復區(qū),改為插花區(qū)冉廟人民公社。

1983年7月改為冉廟鄉(xiāng)。

1992年2月撤區(qū)并鄉(xiāng),由原插花區(qū)冉廟鄉(xiāng)、張灣鄉(xiāng)合并成立新的冉廟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