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白寺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白寺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唐代時期,此處建有一座寺院,有和尚10余人居此,寺院有土地200余畝種植農(nóng)作物,寺院北面有菜市場,時稱北菜市。民國時期,易名北菜寺,又稱北寺。1956年撤區(qū)并鄉(xiāng)時,因“北”“白”諧音,將北寺更名為白寺。
明洪武年間,郭姓始祖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村周圍很高,中間低洼,故名郭洼。
明初,李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故名李莊。后郭姓從郭小寨、郭洼遷此居住,張姓為此村外甥落戶,村名仍沿用李莊。
明末,穆、丁、石三姓人家居此建村,因穆姓家業(yè)大,田地千余畝,故名穆莊。
明初,王眼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村莊定名王眼家,后其他姓氏相繼遷入,因“眼”“演”同音,村莊易名王演莊。
明洪武元年(1368),始祖郭氏兄弟四人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故名郭莊。
明洪武元年(1368),郭姓兄弟四人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村莊定名郭老家。
明初,魏姓于此建村,因村北青龍河支流上建有橋梁,故名魏橋。
明中期,有一儒士周景春居此,生有四子,其中周繼宇、周繼昌在此建村,村名取名周莊,其他二子遷往姚集鄉(xiāng)鄧樓安家立業(yè)。朱洪武未建明代前在此與元朝官兵爭戰(zhàn),與馬拉梅夫人失散,馬拉梅在路轉(zhuǎn)彎處爻字卜卦占吉兇,后人稱爻字處為爻字灣,村莊又稱爻字灣周莊。清中期建廟一所,稱爻灣廟,村名又稱爻灣周莊,后演變?yōu)橹芮f。
明初,吳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始名吳莊,又稱吳三橋。清初,劉姓從城關(guān)王溝橋遷入此村,后有張、郭、黃、王、杜、魏、江、梁、許姓相繼遷入,村莊易名北岳。
清初,靳姓兄弟三人從天津遷此建村,村莊定名靳莊。
明洪武年間,張姓始祖從山西洪洞縣遷至商水縣王溝橋定居。清初,張姓一支由王溝橋遷此建村,建有土樓一所;清順治年間,樓房失火,取村名為火燒樓。
明初,秦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居住,因山西吃水困難,為方便取水選擇此低洼地建村,名秦湘湖。
明初,趙姓在此建村,因擁有土地多達(dá)2000余畝,村名叫千頃坡。清光緒二十年(1894),低洼,如同井地,一年四季積水成災(zāi),趙世套上訪至縣衙免交公糧,縣官視察后答應(yīng)免交公糧的80%,剩余20%推遲到農(nóng)歷八月十五后交納,此后村莊易名天井坡,又演化為天坡。
元末,王姓由周口南八里灣遷此坡洼地,故名王坡。
說明:數(shù)據(jù)源自網(wǎng)絡(luò),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