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各有關地級以上市愛國衛(wèi)生運動委員會評審、省愛國衛(wèi)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抽查復核,2023年申報創(chuàng)建廣東省衛(wèi)生村的廣州市花都區(qū)花東鎮(zhèn)大東村等2516個村,創(chuàng)建工作措施落實到位,成效顯著,整體水平達到廣東省衛(wèi)生村標準要求。 |
因該村為黃村鎮(zhèn)地勢較低坳的一個村而得名。1953年稱第九區(qū)黃村坳鄉(xiāng),1957年稱黃村鄉(xiāng)黃村坳小鄉(xiāng),1958年稱黃村坳大隊,1983年稱黃村坳鄉(xiāng),1987年稱黃村坳管理區(qū),1999年經東源縣政府批準設立黃村坳村委會,沿用至今。黃村坳1村……。 |
因該村村民希望有一個永恒的新面貌,故名。1951年稱第九區(qū)永新村,1957稱黃村鄉(xiāng)永新小鄉(xiāng),1958年稱永新大隊,1983年稱永新鄉(xiāng),1987年稱永新管理區(qū),1999年經東源縣政府批準設立永新村委會,沿用至今。永新村……。 |
因該地的村民以前很貧窮,人們希望將財富和昌盛搬進來,后因“搬昌”諧音“板倉”,故名。1953年稱第九區(qū)板倉鄉(xiāng),1958年稱板倉大隊,1983年稱板倉鄉(xiāng),1987年稱板倉管理區(qū),1999年經東源縣政府批準設立板倉村委會,沿用至今。板倉村……。 |
因該村山上長有漆樹,村民稱漆樹壩,1960年分上下漆村,該村為下漆村,村委會位于下漆村。1960年稱下漆大隊,1983年稱下漆鄉(xiāng),1987年稱下漆管理區(qū),1999年經東源縣政府批準設立下漆村委會,沿用至今。下七村……。 |
因此村在鐵省坪附近而得名。1958年稱鐵崗大隊,1983年稱鐵崗鄉(xiāng),1987年稱鐵崗管理區(qū),1999年經東源縣政府批準設立鐵崗村委會,沿用至今。鐵崗村……。 |
因該地人們比較正派,希望此地越來越昌盛而得名。1951年稱第九區(qū)正昌鄉(xiāng),1957年稱黃村鄉(xiāng)正昌小鄉(xiāng),1958年稱正昌大隊,1983年稱正昌鄉(xiāng),1987年稱正昌管理區(qū),1999年經東源縣政府批準設立正昌村委會,沿用至今。正昌村……。 |
因該村從前以李姓為主而得名。1958年分高坑、育新、二聯(lián)、華新四個大隊,1983年改置合并為李田鄉(xiāng),1987年稱李田管理區(qū),1999年經東源縣政府批準設立李田村委會,沿用至今。李田村……。 |
因該地山高林密,水源豐富,氣候溫和,宜種水稻,年年糧食收成好,積糧滿倉,“糧”“良”同音,故名。1958年稱積良大隊,1983年稱積良鄉(xiāng),1987年稱積良管理區(qū),1999年經東源縣政府批準設立積良村委會,沿用至今。積良村……。 |
因山體貫連,多條山坑交匯,又因村民祈福美好生活而取名福坑。1958年稱?哟箨,1983年稱?余l(xiāng),1987年稱?庸芾韰^(qū),1999年經東源縣政府批準設立福坑村委會,沿用至今。福坑村……。 |
因四面高山,坐落在橢圓形盆地中,地形似“船”,該地附近原有一口水塘,形狀也似船,故名。1958年稱高塅大隊,1983年稱船塘鄉(xiāng),1987年稱船塘管理區(qū),1999年經東源縣政府批準設立船塘村委會,沿用至今。船塘村……。 |
礤娥村是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澗頭鎮(zhèn)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441625117204。 |
簡姓族人最早定居該地,稱為“簡屋”,后來簡姓人外遷,李姓人遷于此,改名澗頭。1958年稱澗頭大隊,1983年稱澗頭鄉(xiāng),1987年稱澗頭管理區(qū),1999年經東源縣政府批準設立澗頭村委會,沿用至今。澗頭村……。 |
因該村在建國后重新分配田地,故名。建國前稱大面田,1958年稱新田大隊,1983年稱新田鄉(xiāng),1987年稱新田管理區(qū),1999年經東源縣政府批準設立新田村委會,沿用至今。新田村……。 |
因先祖落居時,期望安居樂業(yè),保佑太平,故名。1958年稱樂平大隊,1983年稱樂平鄉(xiāng),1987年稱樂平管理區(qū),1999年經東源縣政府批準設立樂平村委會,沿用至今。樂平村……。 |
因建村時間較東壩村遲,故取名新壩。1958年屬東壩大隊,1959年由東壩大隊析分為東新大隊,1983年稱新壩鄉(xiāng),1987年稱新壩管理區(qū),1999年經東源縣政府批準設立新壩村委會,沿用至今。新壩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