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萬安縣志》記載:“南唐(937-975)始分地為鎮(zhèn),建立時辟地得石符‘萬民以安’,因置萬安鎮(zhèn)”。將地處城池的地區(qū),稱為城廂鎮(zhèn),因“廂”與“關”字異義同,為別新舊,中華人民共和國后改稱為城關鎮(zhèn),1984年以沿江遺存明故城之芙蓉門改芙蓉鎮(zhèn)。 [詳細] |
因1956年茶亭、龍溪、白棉、下官、中洲5鄉(xiāng)合并成五豐人民公社,2001年12月,原棉津鄉(xiāng)、桂江鄉(xiāng)和原五豐的云洲、中洲村組建而成五豐鎮(zhèn)。五,為五谷之意;豐,為豐收之意;五豐一詞寓意當地年年五谷豐登。 [詳細] |
因境內有天然石枧槽而得名。 [詳細] |
原名高坡,因街道臨水陂,清初秀才郭云清,題書改為高陂,有含財源滾進,興旺發(fā)達之意。 [詳細] |
百嘉原名灘頭,因地處贛江河灘之上,故名。明末清初時開鎮(zhèn)設市,辟地建房設街,逐漸發(fā)展到百家店鋪,而取名為“百家”,后取嘉祥之意,更為“百嘉”。 [詳細] |
潞田圩鎮(zhèn)開設于明代中期,這里古時為贛、湘、粵三省交通要道,因這條要道要通過田垅中間,并穿過小溪,合路合水,故名潞田。 [詳細] |
傳說開基前這里原是流水沖積成的一塊沙洲坪地,后來辟基建村設墟,命名為沙坪,曾經俗寫成社坪,后又恢復沙坪,為鎮(zhèn)所在地,故名。 [詳細] |
據傳,從前這一帶油茶山很多,為了便于榨油,在上、下相距離3公里的兩個村子各建了一座大油槽,在水溪上游的為上槽,在水溪下游的為下槽,據此位置為下槽,后以方言諧音成下造。清代為夏造村,1998年經上級批準設鎮(zhèn),改稱夏造,故名。 [詳細] |
地處羅塘灣,古稱兩江市,系贛江與遂川江匯合處。以駐地名為鄉(xiāng)名。 [詳細] |
據傳北宋末年,因避金人騷擾,隆祐皇太后南逃,路經皂逕村。當地因勤王有功升為禮部尚書的許貴得知此事,就用絨毛毯子鋪地,從皂逕一直鋪了十華里去迎接。這里正是毯子的盡頭,故稱毯子前,因諧音俗叫彈子前,簡稱彈前,經上級批準設鄉(xiāng),故名。 [詳細] |
清朝即有“武朔市”,“朔”為“索”之誤,古稱“五索”,后人認為此名束縛了當地的發(fā)展,取“五索”諧稱“武術”。 [詳細] |
因生產石灰石、煤炭、等故稱寶山。 [詳細] |
駐地澗田村位于澗田河邊,以河名為村名,因鄉(xiāng)政府原駐地澗田村,故得名澗田鄉(xiāng)。 [詳細] |
以境內順峰山為名。因境內有一座高山叫瑞峰山,方言“瑞”與“順”近音,俗叫成順峰山。 [詳細] |
韶口原名韶江,因地處于韶水入贛江出口處,同時由于江面被洪水沖刷逐年擴大,形成一渡口,故取名為韶口。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