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河東區(qū)各街道歷史沿革

河東區(qū)各街道歷史沿革

1952年,設義信里、十一經(jīng)路、六緯路3個街公所,后改稱街道。

1956年,義信里街道與六緯路街道合并為大王莊街道。

1961年,改大王莊街公社。

1963年,復置大王莊街道。

1968年,撤大王莊街道。

1978年,復置大王莊街道。

1952年建立大直沽街公所,1954年改稱大直沽街道。

1956年,小孫莊街道轄區(qū)大部分劃入大直沽街道。

1958年津塘路街道轄區(qū)除其東部地區(qū)外,并入大直沽街道。

1968年撤,1978年復置。

1996年,面積3.7平方千米,人口2.6萬人,辦事處駐大直沽前街,轄西觀臺、前街、煤建樓、河沿街、同樂街、義樂街、田莊、六號路、西街、南北街、西宿舍、中街、東下坡、小孫莊、十號路、鋼廠樓、東宿舍、五號路、東庫、西庫20個居委會。

1952年,建中山門工人新村;同年,成立中山工人新村臨時管理委員會。

1956年,正式成立中山門街道辦事處。

1961年7月,稱中山門人民公社。

1963年2月16日,復稱中山門街道辦事處。

1968年8月,改稱中山門街革命委員會。

1978年,恢復中山門街辦事處原稱。

1977年3月2日,將月牙河以東地區(qū)劃出另建二號橋街道辦事處。

1979年7月3日,又將廣寧路一帶地區(qū)劃出另建廣寧路街道辦事處。

2000年5月,將原廣寧路街道辦事處管轄區(qū)域并入中山門街道辦事處。

建國前屬五區(qū),設5個保,分別為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保。

建國后仍屬五區(qū)。

1952年改設鄭家莊、賈家沽道兩個街公所。

1954年改稱街道辦事處。

1956年5月鄭家莊街道辦事處更名鄭莊子街道辦事處,賈家沽道街道辦事處更名賈沽道街道辦事處。

1959年9月賈沽道街道辦事處并入鄭莊子街道辦事處。

1968年8月改稱鄭莊子街革命委員會。

1978年復稱鄭莊子街道辦事處。

2000年5月17日將原鄭莊子街道辦事處管轄區(qū)域與原大直沽街道辦事處管轄的東興路東南部區(qū)域、原廣寧路街道辦事處管轄的津塘路以南區(qū)域合并,組建富民路街道力事處,沿用至今。

原是中山門街道的一部分,為便于管理,1977年3月由中山門街道辦事處析置至今。

1998年11月將原郭莊子街道辦事處、沈莊子街道辦事處管轄區(qū)域合并組建春華街道辦事處,并將李公樓街道街道辦事處管轄的華昌道以北,新開路以西的區(qū)域劃歸春華街道辦事處管轄。

2000年5月將原和平村街道辦事處管轄區(qū)域并入春華街道辦事處。

1942年2月建立唐家口街公所,6月撤銷。

1952年11月建立唐家口工人新村臨時管理委員會,1953年3月建立唐家口街公所。

1954年6月街公所改為街辦事處。

1956年6月,唐家口新村管委會與唐家口街道辦事處合并稱唐家口街道辦事處。

1960年初撤銷街道建制,建立唐家口人民公社。

1963年2月撤銷人民公社,恢復唐家口街道辦事處。

1968年9月建立唐家口街道革命委員會。

1978年5月撤銷革命委員會,恢復唐家口街道辦事處。

1979年8月由唐家口街道辦事處分置成立向陽樓街道辦事處。

1985年7月將程林莊路(今成林道)以南,萬東小馬路(今萬東路)以東地區(qū)劃歸萬辛莊街道辦事處。

1985年9月將萬辛莊街道辦事處的萬東小馬路(今萬東路)與衛(wèi)國道相交的三角地帶劃入,成今貌。

1981年6月由原李公樓街道辦事處析置成立常州道街道辦事處,沿用至今。

上杭路街道前身為萬辛莊街道辦事處(因界內(nèi)萬辛莊得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四區(qū)三十三保。

1953年,劃歸天津縣。

1958年10月,劃歸河東區(qū)。

1962年2月,又劃歸東郊區(qū)(今東麗區(qū));同年,為萬新村人民公社的一個大隊。

1981年8月,建立萬新莊街道辦事處。

1985年1月,原東郊區(qū)萬新莊地區(qū)劃歸河東區(qū)管轄;同年7月,將萬新改名為萬辛,建立萬辛莊街道。

將原屬東郊區(qū)的2個居民區(qū)2377戶居民和河東區(qū)向陽樓街道的8個居民區(qū)同時劃歸萬辛莊街道。

截至1995年,萬辛莊街道轄區(qū)范圍:東起月牙河與昆侖路街道及東麗區(qū)隔河相望,西至紅星路與唐家口街道為鄰,南至京山鐵路與中山門和大橋道街道毗鄰,北至衛(wèi)國道與常州道及向陽樓街道相接。

1996年,萬辛莊街道更名為上杭路街道。

該區(qū)域1982年之前為天津市東麗區(qū)農(nóng)田,1982年在此修建住宅樓,1985年1月該區(qū)域劃歸河東區(qū)管轄,1985年10月分別成立香山道街辦事處、盤山道街辦事處、昆侖路街道辦事處,1998年11月將香山道街辦事處、盤山道街辦事處管轄區(qū)域合并,重新組建成立東新街道辦事處,2000年5月將昆侖路街道辦事處管轄區(qū)域并入,沿用至今。

1989年前為東麗區(qū)農(nóng)田,1989年在此地開始興建居民住宅,1989年10月開始籌備建立街道辦事處,1993年4月31日正式成立魯山道街道辦事處。

1995年3月14日該地界劃歸河東區(qū),約0.53平方公里。

1999年4月13日正式接管麗苑太陽城居住區(qū)的政府行政職能。

1990年2月,經(jīng)天津市政府批準成立天鐵街道,前身是始建于1973年1月的天津鐵廠后勤處居民工作科。

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天鐵街道的雙重職能,既是河東區(qū)的一個街道辦事處,又是天鐵的一個后勤單位,街道機構設置、人員配置、費用開支均由天鐵集團負責,街道工作始終堅持“支持生產(chǎn)、服務生活、方便居民”的宗旨。

2017年4月1企業(yè)剝離社會職能,正式脫離天鐵集團,成為河東區(qū)的一個街道。

說明:數(shù)據(jù)源自網(wǎng)絡,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