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定西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定西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安定區(qū)在4000年前,即有人類繁衍生息;至宋代,先后有戎、吐蕃、羌等民族居住。

宋元豐四年(1081),筑通西寨今屬隴西縣。

宋哲宗紹圣三年(1096),筑安西今巉口鎮(zhèn)三十里鋪古城及定西今縣治所在地二城。

次年筑平西城在今魯家溝以東;金于太宗天會八年(1130)取定西,至熙宗皇統(tǒng)二年(1142)建縣。

金宣宗貞祐四年(1216),定西縣升為州,轄定西、安西、通西三縣。

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元取代金而轄定西,至世祖至元三年(1266),撤并定西、安西、通西三縣直屬于定西州。

惠宗至正十二年(1352),改定西州為安定州;1914年定西縣歸屬甘肅省蘭山道。

1928年廢道設行政區(qū),定西縣歸屬蘭州行政區(qū)。

1944年成立甘肅省第九督察專員公署,治臨洮縣,轄定西;1949年8月14日,定西解放;16日成立定西縣人民政府,隸屬會寧專員公署。

9月改會寧專員公署為定西專員公署,定西縣一直為定西地區(qū)所在地;2003年9月撤縣設區(qū),改稱為定西市安定區(qū)。

春秋和戰(zhàn)國前期,通渭地為襄戎地。

戰(zhàn)國后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置隴西郡,通渭地屬隴西郡(治今臨洮)轄。

秦統(tǒng)一后,通渭地仍屬隴西郡轄。

天會五年(1127),金在通渭境內(nèi)置通渭、雞川、甘谷3縣。

通渭屬臨洮路鞏州轄。

元至元七年(1270),并雞川縣入秦安縣,廢甘谷縣,于秦州屬伏羌城置伏羌縣(今甘谷),通渭縣移治今城區(qū),屬陜西行省鞏昌路轄。

明洪武二年(1369),總兵徐達西征至鞏昌,時通渭為元主簿楊忠所據(jù),徐差萬戶董提招楊歸附。

通渭縣屬陜西行都司隴右道鞏昌府轄。

清初,因明制。

康熙二年(1663),通渭縣屬陜西右布政使司鞏昌府轄。

康熙七年(1968),通渭縣屬甘肅省鞏昌府轄。

康熙五十七年,縣城覆沒,縣署臨時移治西關(guān)。

雍正八年,縣署又臨時移駐平?jīng)鲈否R寺屬安定監(jiān)(今馬營)。

同時,割安定監(jiān)屬通渭,鞏昌府轄。

乾隆四年(1739),在舊城址始筑新城,即今縣城。

乾隆十三年(1748)城成還治,仍屬鞏昌府。

1913年3月,廢府設道,通渭縣屬甘肅省隴南道(旋改渭川道,治今天水)轄。

1927年7月,改道為行政區(qū),通渭縣屬甘肅省渭川行政區(qū)轄。

1941年8月,改渭川行政區(qū)為廿肅省第四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8月6日,縣城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通渭縣屬甘肅省天水專區(qū)轄。

至1955年10月22日改屬甘肅省定西地區(qū)所轄至今。

上古屬“雍州”地,為西戎部族居。

春秋時,為豲戎牧居。

秦孝公十三年(前349),置豲道,為境內(nèi)最早的縣級建置。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始設隴西郡。

西漢時期,境有襄武縣、首陽縣、蘭干縣和豲道并存,分屬隴西郡和天水郡。

東漢永初五年(111),“隴西郡徙襄武”。

中平五年(188),又置南安郡,境內(nèi)有襄武縣、首陽縣、豲道、中陶縣并存,直至北魏時期。

北魏永安三年(530),置渭州,襄武為州及隴西郡治所。

隋開皇三年(583),置渭州,州治襄武。

并改內(nèi)陶縣為武陽縣,開皇十年(590),改為隴西縣,此為隴西縣名之始,與襄武縣同屬渭州。

大業(yè)三年(607),廢渭州設隴西郡。

唐武德二年(619),復置渭州,仍治襄武。

天寶元年(742),又置隴西郡。

乾元元年(758),恢復渭州建置,隴西郡隸屬渭州,并增設中都督府,郡、州、府治均在襄武縣。

五代十國時期,被吐蕃占據(jù)。

宋皇祐五年(1053),建古渭砦。

熙寧五年(1072),升格為通遠軍。

元祐五年(1090),設隴西縣,縣名沿用。

崇寧三年(1104),改通遠軍為鞏州,州治隴西。

金正大六年(1229年),設鞏昌府,后改為鞏昌路,并置陜西西路鞏昌總帥府,均治隴西。

元中統(tǒng)二年(1261),改為鞏昌路便宜都總帥府。

至元九年(1272),設鞏昌路府。

至元十一年(1274),設隴右諸州提刑按察使司,治隴西。

明朝設鞏昌府,永樂年間(1403-1424),設隴右分守道,均治隴西。

清初,仍設鞏昌府。

康熙三年(1664),陜西右布政使司移駐鞏昌。

康熙六年(1667),改為鞏昌布政使司。

次年,改設甘肅布政使司和甘肅按察使司,移治蘭州,隴右道由秦州移駐鞏昌。

光緒年間(1875-1908),鞏昌府隸于蘭州道。

1913年,置隴西縣,隸屬蘭山道。

1927年,隴西縣直轄于省政府。

1936年,歸甘肅省第一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成立隴西縣人民政府,隸屬岷縣分區(qū)。

1950年5月,屬天水專區(qū)。

1956年1月歸定西專區(qū)。

1968年成立隴西縣革委會,1978年改為縣人民政府。

2003年4月為定西市屬縣。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為隴西郡所轄九縣之一。

漢高祖二年(前205),置首陽縣,治今清源鎮(zhèn)東北,屬隴西郡。

西魏大統(tǒng)十七年(551)改稱渭源縣,以渭水發(fā)源于境內(nèi)鳥鼠山故名,為渭源郡治。

唐寶應二年(763)為吐蕃占據(jù)。

北宋熙寧五年(1072)筑渭源堡,屬熙州。

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渭源堡為縣,屬陜西行中省鞏昌路臨洮府。

明屬陜西布政使司。

1913年屬蘭山道。

1936年屬第一、第九行政督察區(qū)。

1944年析渭源縣置會川縣,治今會川鎮(zhèn)。

1949年渭源、會川2縣屬岷縣專區(qū)。

1950年屬定西專區(qū)。

1958年撤銷渭源縣并入隴西縣。

1961年恢復渭源縣,沿用至今。

臨洮,古稱狄道,地處古絲綢之路要道、唐蕃古道要沖,自古為西北名邑、隴右重鎮(zhèn),素有“彩陶之鄉(xiāng)”的美譽。

秦獻公元年(前384),滅西戎部族狄,設置狄道縣,為臨洮建縣之始。

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設置隴西郡,郡治為狄道。

東晉十六國時,前涼改置武始郡。

唐朝初期,置臨州,后置狄道郡。

唐肅宗寶應元年(762),吐蕃連陷秦、渭、洮、臨四軍,狄道陷于吐蕃。

五代十國時期,仍屬吐蕃所有,改稱武勝軍地。

北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改武勝軍為鎮(zhèn)洮軍,后升鎮(zhèn)洮軍為熙州,建置熙河路,治所設熙州。

金、元、明、清均置臨洮府,府治狄道。

清乾隆五年(1740),遷府治于蘭州,建狄道州。

1913年,降州為縣。

1929年,改狄道縣為臨洮縣。

1949年8月16日,臨洮和平解放。

1949年7月,中央西北局決定設立臨夏分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臨洮、洮沙二縣屬臨夏分區(qū)。

1950年5月,撤銷洮沙縣并入臨洮縣,劃入定西分區(qū)。

1961年12月,設立臨洮專區(qū)。

1963年10月撤銷,劃歸定西專區(qū)。

漳縣上古為《禹貢》雍州之地。

先秦至東漢為犬戎、氐羌居所。

東漢,章帝元年(公元76年)始設立縣治,因戰(zhàn)略地位重要被認為是漢王朝的""西陲屏障""而名障縣。

魏、晉、南北朝仍為障縣。

唐,武后天授二年更名武陽縣,屬隴右道。

武德中為吐蕃占據(jù)。

北宋置鹽川寨,金改寨為鎮(zhèn)。

至元七年(1270)升鎮(zhèn)置障縣。

明,洪武年間因""漳水瀠洄潤地、寶井便民裕國""而改名漳縣。

道光九年(1829)縣廢,并入隴西縣。

1913年,復置漳縣,屬蘭山道。

1949年8月13日,漳縣解放。

1950年,屬天水專區(qū)。

1985年,屬定西地區(qū),2003年為定西市屬縣。

西魏大統(tǒng)十年(544)初設岷州,后來雖有過短暫變更,至此岷州之稱一直延續(xù)下來。

西魏至唐代,在今縣城區(qū)域設溢樂縣,宋代設祐川縣,均為岷州治所。

元朝置岷州,屬鞏昌府,歸脫思麻路,為宣政院轄區(qū)。

明洪武十一年(1378)置衛(wèi)筑城,岷州衛(wèi)歸陜西都司管轄。

有清一代,岷州為鞏昌府轄地。

1913年改置岷縣。

中華民國初期,岷縣歸蘭山道和臨洮專員公署管轄。

自1938年甘肅省第一行政督察區(qū)專員公署駐岷縣,1944年改制為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公署,1949年終結(jié)。

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首設岷縣分區(qū)。

自1950年5月以后,依次歸屬武都、天水、定西、臨洮、武都及定西專區(qū)(或地區(qū))。

2003年以來,為定西市屬縣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