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窩堡村〕建制村,位于鄉(xiāng)政府東北4.5千米處,東靠遼河,地勢平坦,屬遼河沖積平原。轄6個自然屯。區(qū)城面積9.2平方千米,耕地面積5995畝。
〔朝陽窩堡〕自然屯,村駐地。清嘉慶年間,冷再春、冷仁春兄弟倆從山東登州府來到這里。哥倆開墾一片荒地,蓋起了窩棚,開始了春種秋收的農(nóng)耕生活。后從山東省又陸續(xù)來了劉、李等人家,人口不斷增加。此時冷家日子興隆,逐漸成為本地大戶,故人們稱此地為冷家窩堡。嘉慶二十五年,冷家兄弟覺得此名欠妥,為取朝陽暖和之意,便將冷家窩堡更名為朝陽窩堡。文革期間更名為文革村,兩年后又恢復(fù)了原名朝陽窩堡。區(qū)域面積1.4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020畝。
〔海豐張〕自然屯,位于村部西1.5千米處,地勢平坦。清順治年間,從山東武定府海豐縣來了一戶張姓人家到此開荒占草。同時又有賈姓、李姓從關(guān)里遷此,人們把從海豐縣來的張姓人家叫海豐張,久而久之便成了這里的地名。區(qū)域面積1.7平方千米,耕地面積982畝。
〔萬勝河)自然屯,位于村部北1.5千米處。萬勝河屬遼河分支,遼河治理后萬勝河在遼河壩西,流經(jīng)此屯,該地便以河名為屯名。區(qū)域面積1.6平方千米,耕地面積820畝。
〔李家油坊〕自然屯,位于村部西1千米處,地勢平坦。清道光年間,有一李姓從山東來到此處開荒種田,搭棚建灶。李家人非常勤勞,日子過得很富裕。咸豐年間,李家后人在這里開了個油坊,商號“李家油坊”,村名由此而稱“李家油坊”。區(qū)域面積1.9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450畝。
〔王家坨子〕自然屯,位于村東1千米處。清嘉慶年間有姓王的在此居住,窩棚后有個大坨崗子。故稱此地為王家坨子。區(qū)域面積1.5平方千米。耕地面積920畝。
〔朱家坨子〕自然屯,位于村部東北2千米處,地勢平坦。清順治年間,從河北逃荒而來2戶朱姓人家,到這里開荒占草,因窩棚附近有坨子,故名朱家坨子。區(qū)域面積1.1平方千米,耕地面積763畝。